筛网可调式稻麦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筛网可调式稻麦脱粒机,该脱粒机将传统机型上的整体型固定式上筛网,设计为由上下(主、副)两部分筛网组成且与滚筒之间的距离活动可调的筛网,从而克服原脱粒机不能对带穗秆和穗尖脱粒两种方式兼顾,且对送料要求较严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对带穗秆稻麦,又可对穗尖进行脱粒,同时还可针对操作过程中的进料情况调节筛网与滚筒之间的距离,从而具有一机两用,脱粒效果好,效率高,适应性强,使用方便等特点。(*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带筛网的稻麦脱粒机,特别是一种筛网可调式,既适合于带穗杆脱粒,又适合于仅对穗尖进行脱粒的两用稻麦脱粒机。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筛网式稻麦脱粒机,其上筛网为单一的网罩且与脱粒滚筒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如四川裕丰机械厂生产的5TG-680型稻麦脱粒机即属于此类机型。此类脱粒机由于上筛网与滚筒之间的距离在操作中不能根据脱粒对象进行调节,因此适应性差,即对带穗杆及穗尖两种脱粒方式不能兼顾进行,面且对送料要求较高。目前农村对稻麦的收割既有采用连杆收割,也有采用穗尖收割,因此这类脱粒机存在功能单一,适应性较差,应用范围受限制等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筛网与滚筒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脱粒方式及种类进行调节的脱粒机,以达到一机多用,适应性较强及提高脱粒效果等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原机型的基础上将整体性的上筛网分为主、副两筛结构,其下部筛网为主筛活动地固定于机架上并可绕定轴转动,针对不同的脱粒方式调节其与滚筒的距离和角度上部筛网为副筛活动地固定于主筛上部且可绕主筛转动,以针对脱粒过程中送料等的变化进行调节,提高其脱粒效果,因此本技术包括上。下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定齿,滚筒及设于滚筒上的动齿,护板,上筛网及底筛进料口围板;关键在于上筛网为可调式活动筛网,且由主、副两部分筛网组成,主筛网活动地固定于机架上并可绕定轴转动,副筛网则固定于主筛网上部,且可绕主筛网转动。主筛网绕定轴转动的角度可在65°范围内任意调定。本技术由于将上筛网设计成由主、副筛组成的并可对筛网与滚筒之间的距离根据作业对象进行调节的活动式筛网,因此,不但可对传统的带穗杆的稻麦进行脱粒,面且还可对按穗尖方式收割的穗尖进行脱粒并可针对工作过程中的进料状况进行调节,因而本技术具有一机两用,适应性强,脱粒效果好,使用方便并可提高效率20%左右等特点。 附图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机架、2、滚筒,3、封头板,4、机架,5、进料口围板,6、副筛网,7、主筛网,8、左墙板,9、定轴,10、定齿,11、动齿,12、底筛。实施例本实施例以680型(即滚筒长为680mm的)脱粒机为例上下机架1、4 ,滚筒2,封头板3,进料口围板5,左墙板8,定齿10动齿11及活动底筛12的结构、尺寸均与5SG-680型脱粒机相同。主筛网7的宽度为692mm(亦与原结构的上筛网相同),两边主幅条宽30mm,总长465mm,曲率半径R340mm(在65°范围内弧长385mm),端部为直板(长80mm)用以活动固定副筛网中部仍设两条支撑幅条用以增强网体的强度,其曲率半径亦为R340mm,弧长长385mm(圆心角亦为65°),宽20mm。副筛6幅条共四条,对应于主筛网7的幅条设置,各条幅宽25mm,长均为155mm,两边的两根幅条上各设有一支撑用以与主筛网7的两边主幅条端部直板配合,主、副筛网通过一活动销及一定位螺钉连接。附图中主、副筛7、6实线位置为打带杆稻麦时的极限位置虚线位置为打穗尖位置。箭头F方向为稻麦进料方向,该脱粒机可较同规格传统脱粒机提高效率2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筛网可调式稻麦脱粒机,包括上、下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定齿,滚筒及设于滚筒上的动齿,封头板,上筛网及底筛,进料口围板;其特征在于上筛网为可调式活动筛网,且由主、副两部分筛网组成;主筛网活动地固定于机架上并可绕定轴转动,副筛网则固定于主筛网上部且可绕主筛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筛网可调式稻麦脱粒机,包括上、下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定齿,滚筒及设于滚筒上的动齿,封头板,上筛网及底筛,进料口围板其特征在于上筛网为可调式活动筛网,且由主、副两部分筛网组成主筛网活动地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昆德黄家烈曹启亮王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裕丰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