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20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其中输送管道包括管体,管体的壁面从外到内依次为聚烯烃外层、聚氨酯保温发泡层、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聚烯烃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60份,热塑性弹性体30~50份,长玻璃纤维5~30份,聚酯纤维或碳纤维1~20份,巯基石墨烯3~5份,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5~10份,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5~7份,填料1~10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剂1~2份,脱模剂0.5~1份;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为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塑料输送管道强度低、韧性差、耐冲击性差、阻燃性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过去,输水输气管道多采用钢管以及保温层、保护层结构,但是这种金属结构的输送管道普遍存在着自重大、质地硬而脆、材料价格高、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点。为克服这些缺陷,行业内的技术人员不断研究塑料材质的管道,用以替代金属管道,达到耐腐蚀、加工简单、成本低的目的。但是,现有塑料输送管道存在着强度低、韧性差、耐冲击性差、阻燃性能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塑料输送管道强度低、韧性差、耐冲击性差、阻燃性能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壁面从外到内依次为聚烯烃外层、聚氨酯保温发泡层、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所述聚烯烃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60份,热塑性弹性体30~50份,长玻璃纤维5~30份,聚酯纤维或碳纤维1~20份,巯基石墨烯3~5份,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5~10份,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5~7份,填料1~10份,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壁面从外到内依次为聚烯烃外层、聚氨酯保温发泡层、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所述聚烯烃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60份,热塑性弹性体30~50份,长玻璃纤维5~30份,聚酯纤维或碳纤维1~20份,巯基石墨烯3~5份,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5~10份,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5~7份,填料1~10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剂1~2份,脱模剂0.5~1份;所述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为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壁面从外到内依次为聚烯烃外层、聚氨酯保温发泡层、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所述聚烯烃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0~60份,热塑性弹性体30~50份,长玻璃纤维5~30份,聚酯纤维或碳纤维1~20份,巯基石墨烯3~5份,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5~10份,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5~7份,填料1~10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剂1~2份,脱模剂0.5~1份;所述耐热聚烯烃复合材料内层为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聚乙烯57份,热塑性弹性体40份,长玻璃纤维20份,聚酯纤维或碳纤维2份,巯基石墨烯4份,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7份马来酸酐接枝热塑性弹性体6份,填料5份,润滑剂0.8份,抗氧剂1.6份,脱模剂0.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聚烯烃弹性体或聚氨酯弹性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石墨、陶土、碳酸钙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酸酰胺,所述脱模剂为甲基硅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塑保温耐压输送管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连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汇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