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777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并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弃流口;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封堵塞,封堵塞具有远离弃流口的初始位,以及因承接雨水的积累而下降,以构成对所述弃流口的封堵的第二工位,并于密封塞上形成有节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通过设置密封塞可承接雨水,并使得密封塞因承接雨水而可下降对弃流口进行封堵,进而当初期降雨时可使得雨水经由弃流口排出,当降雨量大时密封塞下降而对弃流口形成封堵,使得雨水经由出水口排出,而在降雨结束后密封塞内的雨水经由节流孔流出,而使得密封塞重新上升,以便于下次降雨时弃流作业。以便于下次降雨时弃流作业。以便于下次降雨时弃流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雨水是自然界的水源之一,但大部分雨水并没有被充分回收,海绵城市则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利用,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通过雨水弃流装置是将降雨前期污染严重的部分雨水舍弃,现有结构中的雨水弃流装置一般是需要人工定期打开弃流口,从而便于下次降雨时使用,使用过程中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以可用于降雨初期时部分雨水的弃流,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弃流口;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封堵塞,所述封堵塞具有远离所述弃流口的初始位,以及因承接雨水的积累而下降,以构成对所述弃流口的封堵的第二工位,并于所述封堵塞上形成有节流孔。
[0006]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内转动设置有滑轮,于所述滑轮上绕设有柔性绳,所述封堵塞挂设于柔性绳的一端,并于所述柔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封堵塞进行拉拽的弹性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塞包括共中心线设置的圆柱体和锥状体,于所述圆柱体上形成有雨水槽。
[0009]进一步的,于雨水槽上方的壳体上固连有集雨斗,并于所述集雨斗上设置有对所述封堵塞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固连于所述集雨斗上的支架,以及固连于所述支架上并与封堵塞共中心线设置的导向筒,于所述封堵塞上固连有由所述导向筒内滑动穿出的导向柱。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为中空结构,并于所述导向柱的顶部连接有单向阀。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3](1)本技术所述的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通过设置封堵塞可承接雨水,并使得封堵塞因承接雨水而可下降对弃流口进行封堵,进而当初期降雨时可使得雨水经由弃流口排出,当降雨量大时封堵塞下降而对弃流口形成封堵,使得雨水经由出水口排出,而在降雨结束后封堵塞内的雨水经由节流孔流出,而使得封堵塞重新上升,以便于下次降雨时弃流作业。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集雨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进水口,2

出水口,3

壳体,4

弃流口,5

封堵塞,501

圆柱体,502

锥状体,6

雨水槽,7

节流孔,8

滑轮,9

柔性绳,10

弹簧,11

集雨斗,12

导向筒,13

导向柱,14

连接臂,15

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具有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壳体3,并在壳体3的底部设置有弃流口4。本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3内的封堵塞5,该封堵塞5 具有远离弃流口4的初始位,以及因承接雨水的积累而下降,以构成对弃流口 4的封堵的第二工位。
[0022]上述的结构中,壳体3为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圆柱筒结构,而进水口1 位于壳体3靠近顶端的外周面上,出水口2位于壳体3靠近底端的外周面上,并略高于壳体3底端设置,而弃流口4则位于壳体3的底端上,并与壳体3共中心线设置。
[0023]本实施例中封堵塞5包括共中心线设置的圆柱体501和锥状体502,并在圆柱体501上形成有雨水槽6,并在圆柱体501上还形成有连通雨水槽6的节流孔7,该节流孔7位置要求为:当封堵塞5对弃流口4形成封堵时,节流孔7 的高度高于出水口2的最低处,从而便于雨水槽6内的雨水流入至壳体3内。本实施例中锥状体502位于圆柱体501的下部,其小径端直径小于弃流口4的直径,而大径端则大于弃流口4的直径,从而可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而为了便于封堵塞5的布置,本实施例中在壳体3内转动设置有滑轮8,该滑轮8可为环封堵塞5设置的多个,在滑轮8上绕设有柔性绳9,上述的封堵塞5顶端则挂设于柔性绳9的一端,并在柔性绳9的另一端与壳体3之间设置有对柔性绳9进行拉拽的弹性件,该弹性件为弹簧10,该弹簧10顶端与柔性绳9固连,底端则固连于壳体3的底壁上。
[0024]在降雨过程中,当进入雨水槽6内的雨水速度大于节流孔7的流出速度时,进入到雨水槽6内的雨水越来越多,当雨水槽6内雨水的重量大于弹簧10对封堵塞5的拉力时,封堵塞5下降,直至锥状体502将弃流口4形成封堵,此时经由进水口1进入到壳体3内的雨水则只能经由出水口2排出。为了便于雨水进入到雨水槽6内,由图1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雨水槽6上方的壳体3上固连有集雨斗11,该集雨斗11呈锥状,并与壳体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为了减少封堵塞5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以保证其始终与弃流口4共中心线设置,本实施例中在在集雨斗11上设置有对封堵塞5的升降进行导向的导向部。该导向部包括固连于集雨斗11上的支架,以及固连于支架并与封堵塞5共中心线设置的导向筒12,并在封堵塞5上
固连有由导向筒12内滑动穿出的导向柱 13,该导向柱13由封堵塞5固定穿出,并经由硫化固定。本实施例中支架由多个端部焊接于集雨斗11上的连接臂14围构而成,而导向筒12则焊接于各连接臂14的自由端之间。
[0025]本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在使用时,进水口1和出水口2分别接雨水输送管道,弃流口4接排污管,而集雨斗11则露天设置,当没有降雨时,封堵塞5在弹簧10的拉拽下远离弃流口4。在降雨时,雨水槽6内的雨水越来越多,封堵塞5克服弹簧10的拉力而下降,直至对弃流口4形成封堵,从而使得雨水可由出水口2排出。当降雨停止后,雨水槽6内的雨水经由节流孔7慢慢排出至壳体3内并经由出水口2排出,从而使得封堵塞5可在弹簧10的拉拽下重新上升,以便于下次降雨时弃流作业。
[0026]此外,本实施例中导向柱可为中空结构,并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并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弃流口;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封堵塞,所述封堵塞具有远离所述弃流口的初始位,以及因承接雨水的积累而下降,以构成对所述弃流口的封堵的第二工位,并于所述封堵塞上形成有节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壳体内转动设置有滑轮,于所述滑轮上绕设有柔性绳,所述封堵塞挂设于柔性绳的一端,并于所述柔性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对所述封堵塞进行拉拽的弹性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用初期雨水自动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澹台建礼侯连龙贾少伟张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汇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