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层状材料
,涉及一种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
技术介绍
垂直磁记录被誉为足“打开TB存储级别的钥匙”,从1976年垂区磁记录首先在实验上获得成功,到2005垂直磁记录硬盘开始生产,再到现在垂直磁记录完全取代了水平磁记录,仅仅经历了30年的时问,而记录密度却已经提高了近百倍。相对于水平磁记录,垂直磁记录有以下优点:一是在垂直磁记录中,相邻记录位的磁化相互巩固,并且该退磁场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它能轻易实现更高密度的存储水平。其次是垂直磁记录有更高的磁头写入场。磁头的磁场通过记录介质和软磁层形成闭合回路,从而进行写入;由于镜像,相当于将介质放在磁头缝隙中,因而具有很高的写入场。而水平磁记录磁头则是通过磁头的散磁场直接进行写入,相对较小。最后,水平记录中的散磁场随介质厚度的增加显著减小,为了获得均匀的磁场,必须使用很薄的介质;而垂直记录的记录介质可以使用较厚的介质,因此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从内到外依次包括:Si基片、Fe3O4层、FeCo层、第一FeNdB层、第一FePt层、第二FeNdB层、金属Mn层以及第二FePt层,其中,所述Fe3O4层的厚度为10‑20nm,所述FeCo层的厚度为15‑25nm,所述第一FeNdB层的厚度为35‑50nm、所述第一FePt层的厚度为15‑25nm、所述第二FeNdB层的厚度为25‑45nm、所述金属Mn层的厚度为10‑20nm以及所述第二FePt层的厚度为20‑3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从内到外依次包括:Si基片、Fe3O4层、FeCo层、第一FeNdB层、第一FePt层、第二FeNdB层、金属Mn层以及第二FePt层,其中,所述Fe3O4层的厚度为10-20nm,所述FeCo层的厚度为15-25nm,所述第一FeNdB层的厚度为35-50nm、所述第一FePt层的厚度为15-25nm、所述第二FeNdB层的厚度为25-45nm、所述金属Mn层的厚度为10-20nm以及所述第二FePt层的厚度为20-3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Fe3O4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由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所述Si基片上沉积Fe3O4层,溅射靶材为金属Fe靶,溅射气氛为氧气,氧气流量为30-50sccm,溅射功率为100-200W,溅射电压为50-100V,基片温度为300-4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FeCo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由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所述Fe3O4层上沉积FeCo层,溅射靶材为金属FeCo靶,溅射气氛为氩气,氩气流量为60-80sccm,溅射功率为150-250W,溅射电压为100-150V,基片温度为300-400℃,其中,在所述金属FeCo靶中,Fe与Co的原子比为(1-4):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磁各向异性增强的Fe基多层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FeNdB层是由如下方法制备的:由射频磁控溅射法在所述FeCo层上沉积第一FeNdB层,溅射靶材为金属FeNdB靶,溅射气氛为氩气,氩气流量为50-70sccm,溅射功率为250-450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疆,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凯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