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4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架、控制器、散热口、侧板、控制柜、纺织机体、横杆、外绕线装置、中转装置,所述顶架前端内侧装有外绕线装置,所述中转装置两端贯穿外绕线装置连接到顶架前端内部,所述顶架底部与纺织机体顶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体右侧装有侧板,所述散热口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侧板上,所述横杆两端垂直固定于纺织机体前端内部,增加了中转装置,该设备设有两种绕线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属于辊中转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控制器(英文名称:controller)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1348865.7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纺织辊中转装置,包括底部设有车轮的车板,所述车板上设有至少一组将纺织辊支撑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车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分别固定有一呈弧形的支撑件,呈弧形的支撑件开口向上;所述支撑件由厚度为1.5~2.5cm厚的钢板弯折构成,钢板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等间隔排列的带状槽孔,若干个带状槽孔沿钢板的宽度方向设置,若干个带状槽孔内分别设有一滚轴,各滚轴的顶部的侧面分别凸出钢板的内侧壁面设置。但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只能够用纺织辊去绕线,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用不同的绕线方式,降低设备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只能够用纺织辊去绕线,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用不同的绕线方式,降低设备实用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架、控制器、散热口、侧板、控制柜、纺织机体、横杆、外绕线装置、中转装置,所述顶架前端内侧装有外绕线装置,所述中转装置两端贯穿外绕线装置连接到顶架前端内部,所述顶架底部与纺织机体顶部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体右侧装有侧板,所述散热口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侧板上,所述横杆两端垂直固定于纺织机体前端内部,所述控制柜背部与纺织机体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控制柜顶端前侧装有控制器;所述中转装置由左传动杆、纺织辊、右连接块、连接套、连接支撑杆、卡块组成,所述左传动杆右端设于纺织辊左端内部,所述左传动杆右端侧面通过右连接块与纺织辊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纺织辊右端内部装有连接支撑杆,所述连接支撑杆右端与右连接块左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右端与连接套左端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绕线装置由顶部连接杆、绕线侧板、第一外杆、第二外杆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杆与第二外杆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杆与第二外杆两端垂直固定于绕线侧板底端内侧。进一步地,所述顶部连接杆两端垂直固定于绕线侧板顶端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左传动杆左端与电机的轴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内部与电机轴承固定连接。本技术增加了中转装置,该设备设有两种绕线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外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顶架-1、控制器-2、散热口-3、侧板-4、控制柜-5、纺织机体-6、横杆-7、外绕线装置-8、中转装置-9、左传动杆-901、纺织辊-902、右连接块-903、连接套-904、连接支撑杆-905、卡块-906、顶部连接杆-801、绕线侧板-802、第一外杆-803、第二外杆-80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架1、控制器2、散热口3、侧板4、控制柜5、纺织机体6、横杆7、外绕线装置8、中转装置9,所述顶架1前端内侧装有外绕线装置8,所述中转装置9两端贯穿外绕线装置8连接到顶架1前端内部,所述顶架1底部与纺织机体6顶部焊接,所述纺织机体6右侧装有侧板4,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侧板4上,所述横杆7两端垂直固定于纺织机体6前端内部,所述控制柜5背部与纺织机体6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控制柜5顶端前侧装有控制器2;所述中转装置9由左传动杆901、纺织辊902、右连接块903、连接套904、连接支撑杆905、卡块906组成,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设于纺织辊902左端内部,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侧面通过右连接块903与纺织辊902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纺织辊902右端内部装有连接支撑杆905,所述连接支撑杆905右端与右连接块903左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903右端与连接套904左端焊接,所述外绕线装置8由顶部连接杆801、绕线侧板802、第一外杆803、第二外杆804组成,所述第一外杆803与第二外杆804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外杆803与第二外杆804两端垂直固定于绕线侧板802底端内侧,所述顶部连接杆801两端垂直固定于绕线侧板802顶端内侧,所述左传动杆901左端与电机的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904内部与电机轴承固定连接。本专利所说电机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专利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专利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控制器2来启动纺织机体6,散热口3能够增加纺织机体6的散热速度,控制器2能够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能够带动传动杆901转动,传动杆901通过卡块906固定于纺织辊902内部,这样纺织辊902就能够进行转动绕线,同时连接支撑杆905与右连接块903是活动连接的,所以整个外绕线装置8是不会动的,这是第一种绕线方式,第二种是电机带动连接套904、连接套904转动,右连接块903能带动外绕线装置8转动,而纺织辊902保持不动,这样第一外杆803、第二外杆804、顶部连接杆801就能够进行绕线,该设备设有两种绕线方式,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的绕线方式,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注技术人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架(1)、控制器(2)、散热口(3)、侧板(4)、控制柜(5)、纺织机体(6)、横杆(7)、外绕线装置(8)、中转装置(9),所述顶架(1)前端内侧装有外绕线装置(8),所述中转装置(9)两端贯穿外绕线装置(8)连接到顶架(1)前端内部,所述顶架(1)底部与纺织机体(6)顶部焊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纺织机体(6)右侧装有侧板(4),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侧板(4)上,所述横杆(7)两端垂直固定于纺织机体(6)前端内部,所述控制柜(5)背部与纺织机体(6)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控制柜(5)顶端前侧装有控制器(2);/n所述中转装置(9)由左传动杆(901)、纺织辊(902)、右连接块(903)、连接套(904)、连接支撑杆(905)、卡块(906)组成,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设于纺织辊(902)左端内部,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侧面通过右连接块(903)与纺织辊(902)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纺织辊(902)右端内部装有连接支撑杆(905),所述连接支撑杆(905)右端与右连接块(903)左端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右连接块(903)右端与连接套(904)左端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辊中转装置,其结构包括顶架(1)、控制器(2)、散热口(3)、侧板(4)、控制柜(5)、纺织机体(6)、横杆(7)、外绕线装置(8)、中转装置(9),所述顶架(1)前端内侧装有外绕线装置(8),所述中转装置(9)两端贯穿外绕线装置(8)连接到顶架(1)前端内部,所述顶架(1)底部与纺织机体(6)顶部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织机体(6)右侧装有侧板(4),所述散热口(3)从上到下间隔相同依次排列于侧板(4)上,所述横杆(7)两端垂直固定于纺织机体(6)前端内部,所述控制柜(5)背部与纺织机体(6)前侧垂直连接,所述控制柜(5)顶端前侧装有控制器(2);
所述中转装置(9)由左传动杆(901)、纺织辊(902)、右连接块(903)、连接套(904)、连接支撑杆(905)、卡块(906)组成,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设于纺织辊(902)左端内部,所述左传动杆(901)右端侧面通过右连接块(903)与纺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疆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凯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