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15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包括底座、吸水件以及金属端子,底座设有发生箱和存水槽,发生箱的内部设有加湿腔,加湿腔通过设于发生箱底部的第一开口与存水槽相连通,吸水件设于加湿腔内并与从存水槽流入加湿腔的水相接触,发生箱设有与加湿腔相连通的通孔,金属端子设有接线端,金属端子设于加湿腔内且接线端从通孔伸出加湿腔,金属端子设有放电尖端,发生箱上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释放针的底部与放电尖端相抵接。跟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的释放针能够激发出附着有负离子的水粒子,从而能够长时间、大范围地抗菌、除臭、除尘、分解有害气体,而又不会对设备或人体造成危害,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滤芯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类空气净化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负离子发生器,通过释放大量的负离子,一方面中和对人体不利的正离子,另一方面使空气中带电荷的灰尘发生沉降和聚集,进而实现清新空气的功能。但是,其缺点在于,负离子存在的时间非常短,瞬间产生又瞬间消失,无法持续净化,而且,高压放电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臭氧。二是臭氧发生器,通过产生臭氧,快速并广泛地杀菌和分解有害气体,其缺点在于臭氧对人体有伤害性,必须严格控制浓度。三是紫外灯,通过发出紫外线,对细菌和有害气体进行快速消杀,其缺点同样在于对人体有伤害,使用时人必须回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该装置能够长时间、大范围地抗菌、除臭、除尘、分解有害气体,而又不会对设备或人体造成危害,且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包括底座、吸水件以及金属端子;所述底座设有发生箱和存水槽,所述发生箱的内部设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设于所述发生箱底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存水槽相连通,所述吸水件设于所述加湿腔内并与从所述存水槽流入所述加湿腔的水相接触;所述发生箱设有与所述加湿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接线端,所述金属端子设于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接线端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加湿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放电尖端,所述发生箱上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所述释放针的底部与所述放电尖端相抵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存水槽内设有聚水片,所述聚水片设有半导体引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聚水片的底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加湿腔内的支撑板,所述金属端子的底部落于所述支撑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生箱设有与所述加湿腔相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外遮盖有带插孔的释放针基板,所述释放针的底部插接于所述插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卡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水件为吸水纸,所述吸水纸紧贴于所述发生箱的侧壁内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释放针上添加有纳米铂金。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存水槽内或所述吸水件上添加有水溶性净化剂。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包括底座、吸水件以及金属端子,底座设有发生箱和存水槽,发生箱的内部设有加湿腔,加湿腔通过设于发生箱底部的第一开口与存水槽相连通,吸水件设于加湿腔内并与从存水槽流入加湿腔的水相接触,发生箱设有与加湿腔相连通的通孔,金属端子设有接线端,金属端子设于加湿腔内且接线端从通孔伸出加湿腔,金属端子设有放电尖端,发生箱上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释放针的底部与放电尖端相抵接。基于上述结构,一方面,吸水件吸收存水槽内的水,使得加湿腔内湿度增高,释放针上由此聚集了大量的水,与此同时,金属端子的接线端通过电线与高压电源相接,通过放电尖端的高压放电,释放针上的水被激发出带负电的OH-离子,OH-离子具有非常高的活性,能够有效的抗菌、除臭、除尘、分解有害气体;另一方面,由于释放针是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水聚集在释放针上时会被分化为水粒子,由此,在激发出OH-离子的同时,释放针也激发出直径为5-50nm的水粒子,OH-离子附着于水粒子上,由于水粒子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非常长,因此,OH-离子持续时间短的缺点被克服。跟现有的技术相比,带OH-离子的水粒子能够长时间、大范围地对空气进行净化,且不会对设备或人体造成危害,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存水槽,12、发生箱,13、加湿腔,14、通孔,15、卡槽,16、支撑柱,17、限位卡板,2、吸水件,3、金属端子,31、接线端,32、放电尖端,4、释放针,5、释放针基板,6、密封圈,7、支撑架,71、支撑板,8、散热架,9、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底座1设有呈矩形的存水槽11以及竖立于存水槽11一侧的发生箱12,发生箱12的内部设有加湿腔13,加湿腔13通过设于发生箱12底部的第一开口与存水槽11相连通,由此,存水槽11内的水可通过第一开口流入加湿腔13内。加湿腔13内设有吸水件2,吸水件2优选吸水纸,吸水纸贴于发生箱12的侧壁内侧,且吸水纸底部与从存水槽11流入加湿腔13的水相接触。加湿腔13内设有金属端子3,金属端子3设有接线端31和放电尖端32,发生箱12的顶部设有与加湿腔13相连通的通孔14,金属端子3的接线端31从通孔14伸出加湿腔13,发生箱12的侧壁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4,金属端子3的放电尖端32与释放针4的底部相抵接,优选的,释放针4由树脂材料、陶瓷材料、金属纤维、金属多孔体或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制成。基于上述结构,一方面,吸水件2吸收存水槽11内的水,使得加湿腔13内湿度增高,释放针4上由此聚集了大量的水,与此同时,金属端子3的接线端31通过电线与高压电源相接,通过放电尖端32的高压放电,释放针4上的水被激发出带负电的OH-离子,OH-离子具有非常高的活性,能够有效的抗菌、除臭、除尘、分解有害气体;另一方面,由于释放针4是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水聚集在释放针4上时会被分化为水粒子,由此,在激发出OH-离子的同时,释放针4也激发出直径为5-50nm的水粒子,OH-离子附着于水粒子上,由于水粒子在空气中存在的时间非常长,因此,OH-离子持续时间短的缺点被克服。跟现有的技术相比,带OH-离子的水粒子能够长时间、大范围地对空气进行净化,且不会对设备或人体造成危害,安全性高。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2所示,发生箱12设有与加湿腔13相连通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外遮盖有带插孔的释放针基板5,释放针4的底部插接于插孔内,并且,释放针基板5通过紧固件与发生箱12可拆卸连接。此种结构不仅便于释放针4及其基板的组装、更换,同时便于对金属端子3和吸水件2的维护、保养。另外,为了保证第二开口的密封性,防止其有水渗出,第二开口的边缘设有卡槽15,卡槽15内安装有密封圈6。更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水粒子的杀菌能力,释放针4上添加有纳米铂金,且纳米铂金粒子的直径优选2-5nm,因为在此尺寸下,纳米铂金带有电压。随着金属端子3放电尖端32的高压放电,纳米铂金粒子就会带上负电荷并随着水粒子四处扩散,当水粒子接触到细菌,例如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以及白藓菌等常见细菌时,带负电荷的纳米铂金粒子会立刻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和DNA,以达到杀灭细菌、抑制细菌滋生的目的。另外,存水槽11内或吸水件2上还可以添加水溶性净化剂,例如维他命C诱导体和/或防尘螨材料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吸水件以及金属端子;所述底座设有发生箱和存水槽,所述发生箱的内部设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设于所述发生箱底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存水槽相连通,所述吸水件设于所述加湿腔内并与从所述存水槽流入所述加湿腔的水相接触;所述发生箱设有与所述加湿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接线端,所述金属端子设于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接线端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加湿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放电尖端,所述发生箱上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所述释放针的底部与所述放电尖端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吸水件以及金属端子;所述底座设有发生箱和存水槽,所述发生箱的内部设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通过设于所述发生箱底部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存水槽相连通,所述吸水件设于所述加湿腔内并与从所述存水槽流入所述加湿腔的水相接触;所述发生箱设有与所述加湿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接线端,所述金属端子设于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接线端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加湿腔;所述金属端子设有放电尖端,所述发生箱上安装有由多孔纳米材料制成的释放针,所述释放针的底部与所述放电尖端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槽内设有聚水片,所述聚水片设有半导体引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水片的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孝乐黄晓杰皮小春李清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