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51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承接块和下模承接块,上模承接块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注塑口,上模承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座,上模承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栓,上模承接块的背部设置有螺帽,下模承接块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该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设置有弹簧和支撑腿,在注塑完成且塑胶原料完全冷却凝固后,将上模承接块抬起,再将下连接座向下推动,使下模承接块向下运动,下模具即可从下模承接块中顶出,即可直接将成品从下模具中取出,同时在上模具中设置有条注塑槽,可将塑胶液体输送到上模具与下模具形成的空腔的各个部位,避免塑胶液体冷却程度不同导致的缩胶,从而提高成品的出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中控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地方,汽车中控包括中央控制门锁系统,驾驶员可以通过汽车中控控制整车车门开关及玻璃升降系统。现有的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在浇注成型原料冷却后,塑胶成品紧紧的镶嵌在模具内部难以取出,现有的取出方式主要是使用撬棒插入塑胶成品的边缘,通过杠杆的原理将成品撬出,这种方式回导致塑胶成品表面划伤,影响成品的表面完整度,若划伤到模具会导致模具的报废,因模具的制造成本较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现有的模具在浇注时只通注塑口对模具内部浇注,依靠塑胶液体在模具内部流动充满模具内的空腔,会导致塑胶液体在模具内凝固程度不同,容易造成缩胶,影响出货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模具内的成品那难以取出,单管道注塑容易造成缩胶降低成品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承接块和下模承接块,所述上模承接块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注塑口,所述上模承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座,所述上模承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承接块(1)和下模承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注塑口(7),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座(5),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栓(6),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背部设置有螺帽(17),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连接座(8),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底部通过支撑腿(9)固定有底座(3),且所述支撑腿(9)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0),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内部设置有上模具(12),所述上模具(1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上模具(12)的内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控组合模具,包括上模承接块(1)和下模承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注塑口(7),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两侧均设置有上连接座(5),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栓(6),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背部设置有螺帽(17),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两侧均设置有下连接座(8),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底部通过支撑腿(9)固定有底座(3),且所述支撑腿(9)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10),所述上模承接块(1)的内部设置有上模具(12),所述上模具(12)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上模具(12)的内部设置有注塑槽(13),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下模具(15),所述下模承接块(2)的内部下方设置有通孔(16),所述下模具(15)的顶部与上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明易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