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针和具有该阀针的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702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阀针和具有该阀针的热流道系统。所述阀针具有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可对应至热流道的浇口;所述阀针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密封状地形成于所述阀针本体内并靠近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针和具有该阀针的热流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流道
,尤其涉及一种阀针和具有该阀针的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热流道系统通常包括驱动装置、热嘴组件以及阀针。所述阀针至少部分配置于所述热嘴组件内部,所述驱动装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所述阀针的上端并驱动所述阀针沿纵向(也即上下方向)往复运动,以使所述阀针的下端封闭或开启所述热嘴组件的出胶口(其附近形成有热流道的浇口)。当所述阀针开启所述热嘴组件的出胶口时,熔融胶料经所述热嘴组件流入模具型腔内,并形成注塑制品;当所述阀针封闭所述热嘴组件的出胶口时,熔融胶料经所述热嘴组件流入模具型腔内的路径被截断。而所述阀针至少下端部分在熔融胶料内运动,随着往复运动,所述阀针构成了一个向浇口处不断转移热量的导热件,往往会造成注塑制品表面上对应浇口处出现加热痕,或者发生注塑制品的黏附,影响注塑制品的加工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针和具有该阀针的热流道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针,所述阀针具有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可对应至热流道的浇口;所述阀针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密封状地形成于所述阀针本体内并靠近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本体包括主体件和堵头,所述主体件呈纵长杆状,所述空腔纵向上凹陷地形成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上,所述堵头配接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处并密封所述空腔。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包括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贴合适配地配接面。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接面和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均设置为平面且二者等径。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件的外壁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堵头的下端面限定出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所述堵头设置为由所述配接面至所述堵头的下端面直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台状。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包括凸伸出所述配接面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插置于所述空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部具有远离所述配接面设置的远端面,所述密封部的远端面至少部分设置为弧面或由下及上向中心倾斜的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与所述阀针本体同轴。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件具有外壁和围出所述空腔的内壁,所述外壁的横截面和所述内壁的横截面呈同心圆。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具有浇口的热流道以及所述阀针,所述阀针的下端对应至所述浇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空腔,将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附近做成中空结构,减小所述浇口处阀针的热容量,降低阀针的热传导作用,从而降低制成的注塑制品表面上对应浇口处出现加热痕的可能性,同时降低发生黏附的可能性,提升注塑制品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阀针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阀针的局部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横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阀针的局部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其应用于注塑模具中,该热流道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分流板、热嘴以及阀针。所述热嘴组装于所述分流板下方,所述分流板和所述热嘴中形成有供熔融胶料流动的热流道。其中,所述热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分流板内的分配通道,所述分配通道具有与注塑机喷嘴相适配的入胶口、以及至少一个出胶口;所述流道还包括形成于所述热嘴中的运送通道,所述热嘴组装于所述出胶口处,所述运送通道与所述分配通道流体性连通,所述运送通道具有对应至模具型腔的浇口。参图1,在本申请中,阀针100的本体设置为纵长杆状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101,为便于描述,在本申请中定义由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101的方向为“下”,反之,由第二端101指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上”,则阀针100的本体的纵长方向也称为上下方向或纵向;与阀针100本体的纵长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定义为横向。这样,所述第一端也可以称之为阀针100本体的上端,第二端101也可以称之为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阀针100本体的上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上,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穿过所述分流板并部分配置于所述热嘴内的所述运送通道中,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对应于所述热流道的所述浇口。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阀针100纵向往复运动以开启或封闭所述运送通道,具体地:当阀针100纵向向上运动时,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开启所述运送通道时,熔融胶料可通过所述运送通道进入模具型腔内;当阀针100纵向向下运动时,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关闭所述运送通道时,熔融胶料无法通过所述运送通道进入模具型腔内。参图2,在本申请中,阀针100还包括空腔200,空腔200靠近下端101处并且呈密封状地形成在阀针100本体内。这样,通过将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附近做成中空结构,减小所述浇口处阀针100的热容量,降低阀针100的热传导作用,从而降低制成的注塑制品表面上对应浇口处出现加热痕的可能性,同时降低发生黏附的可能性,提升注塑制品的良率。进一步地,参图3,阀针100本体包括主体件10和堵头20。主体件10构成阀针100本体的绝大部分并呈纵长杆状,其限定出阀针100本体的所述上端。空腔200纵向向上凹陷地形成在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上。堵头20配接于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处,并且密封空腔200。这样,本实施例的阀针100通过分体设置的主体件10和堵头20,方便空腔200的加工成型,而且通过对空腔200密封,可避免熔融胶料进入空腔200内而造成粘料或藏料(可导致换色不良)。当然,在替代的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一体成型地方式加工出阀针100。其中,参图3和图4,阀针100本体与空腔200同轴设置。具体来讲,阀针100本体具有沿纵长方向的中轴线V,空腔200设置于中轴线V处并且以中轴线V为中轴线。主体件10具有外壁11和内壁13,内壁13用于围出空腔200。优选地,内壁13的横截面与外壁11的横截面设置为同心圆,也即,主体件10在空腔200处的横截面呈圆环状。这样,可以保证阀针100结构均匀。进一步地,参图3,堵头20包括配接面22,配接面22与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贴合适配。在本实施例中,配接面22和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均设置为平面,这样便于贴合紧密,避免熔融胶料进入配接面22和下端面12之间而造成粘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配接面22和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还可以设置为彼此适配的三维面,例如弧面、波浪面等。配接面22设置为与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等径,从而避免主体件10的下端面12和配接面22之间形成段差,保证阀针100本体表面光滑。进一步地,堵头20的下端面23限定出阀针100本体的下端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针,所述阀针具有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可对应至热流道的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密封状地形成于所述阀针本体内并靠近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针,所述阀针具有阀针本体,所述阀针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可对应至热流道的浇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还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呈密封状地形成于所述阀针本体内并靠近所述阀针本体的下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本体包括主体件和堵头,所述主体件呈纵长杆状,所述空腔纵向上凹陷地形成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上,所述堵头配接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处并密封所述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包括与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贴合适配地配接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接面和所述主体件的下端面均设置为平面且二者等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的外壁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堵头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