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则有专利>正文

一种空间结构楼盖用模壳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31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间结构楼盖用预制空腔构件,包括上底(4)、侧壁(5)、下底(6)、加强件(7),上底(4)、侧壁(5)围成模壳(9),模壳(9)与下底(6)相互连接构成有空腔(8)的模壳构件,加强件(7)设置在空腔(8)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加强件(7)内有在上底(4)或/和侧壁(5)上向外开口的至少一个空心孔洞(10),加强件(7)为空心孔洞(10)的管状杆件,管状杆件设置在上底(4)和/或下底(6)的中心部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结构楼盖用预制空腔构件。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中钢筋砼楼盖,有预制多孔板或实心屋面板及密肋型楼板等结构形式。预制多孔板、实心屋面板自重大,施工麻烦,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密肋型楼板,通常是利用可拆除的全塑型模壳进行砼浇注,待砼凝固成型后再将模壳予以拆除,这样成型的楼板结构虽能减轻自重,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拆除模壳后影响楼板成型性能,如楼板上部易产生裂痕,板的下面不是完整的平面,整体性差;2、在某些场合需吊顶弥补、工序多、操作麻烦、周期长、施工费时费事;3、工程造价高,模壳虽拆下周转使用,但每次每块的折旧费达120元以上,而且只能使用4-6次;4、室内屋顶需再吊顶、抹灰等,开支较大。为此,天津的于少华专利技术了一种“模壳构件”,并申请了专利技术专利,其专利号为ZL93206310.1。该种模壳构件包括上板、侧壁、下底、加强肋,上板、侧壁、下底构成全封闭空腔多面体结构,加强肋设置在空腔内,并采用GRC或氯化镁GRC或无砂陶粒水泥制造。这种构件的力学性能可满足各种建筑的设计要求,容重大幅度下降,应用于楼盖后,楼盖包括钢筋砼上板、钢筋砼暗肋、模壳构件,模壳构件间隔水平布置,钢筋砼暗肋设置在相邻模壳构件之间,钢筋砼上板位于钢筋砼暗肋和模壳构件之上。楼盖施工后,无需拆除模壳构件,整体性强,简化施工程序,不用吊顶、施工进度快,降低工程造价,经济效益明显。能较好地克服以往技术的不足。但这种模壳构件使用后,易出现现浇砼暗肋与模壳构件之间的裂缝,同时,加强肋不能很好地参与受力传力。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空间结构楼盖用预制空腔构件已为急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结构楼盖用预制空腔构件,应用于密肋楼盖后,能有效地防止楼盖中现浇砼暗肋与模壳构件之间的裂缝,同时,其加强件能很好地参与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包括上底、侧壁、下底、加强件,上底、侧壁围成模壳,模壳与下底相互连接构成有空腔的模壳构件,加强件设置在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加强件内有在上底或/和侧壁上向外开口的至少一个空心孔洞,加强件为空心孔洞的管状杆件,管状杆件设置在上底和/或下底的中心部位。这样,由于在加强件内有在上底或侧壁上向外开口的至少一个空心孔洞,楼盖施工时,现浇砼能进入到空心孔洞内,在砼凝结硬化后,能起到彼此嵌固的作用,因而楼盖的整体性更强,能有效地防止现浇砼暗肋与模壳构件之间产生裂缝,同时其空腔内的加强件也能很好地参与受力与传力,从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管状杆件垂直于上底和/或下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孔洞包括有至少二个分支孔洞,加强件上的分支孔洞彼此形成桁架式或网架式孔洞结构,现浇砼进入分支孔洞内,形成现浇砼桁架或网架结构。这样,楼盖施工时,在现浇砼进入分支孔洞后,能形成现浇砼的桁架式或网架式受力结构,加强件的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模壳构件在现浇砼中的嵌固作用更牢,更不容易在现浇砼暗肋与模壳构件之间产生裂缝。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上底或侧壁或下底或者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增强物。这样,由于设置增强物,因而模壳构件的强度与刚度大大提高,受力传力性能更好;若还有增强物露出,则模壳构件与现浇砼粘结更牢,楼盖的整体性更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为钢筋或钢丝或钢纤维或纤维丝或纤维网格布或无纺布或编织带或包装带或金属薄条带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钢筋为预应力钢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钢丝为预应力钢丝。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增强物露出,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空心孔洞内有增强物,空心孔洞内的增强物与下底内的增强物彼此连结为一体。这样,由于在空心孔洞内有增强物并与下底内的增强物彼此连结为一体,因而浇入现浇砼后,其整体性、嵌固性更好,楼盖的整体性更佳,受力与传力性能更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强件部分或全部凸出上底、侧壁或者同时从两者中凸出。这样,加强件直接嵌固到现浇砼中,因而楼盖的整体性更好、力学性能更高。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加强件所在部位沿上底或者侧壁或者两者制成局部或者全部凹槽。这样,现浇砼直接嵌固到模壳上,因而楼盖的整体性更好,受力传力性能更强。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强件为十字型、米字型、井字型加强肋。这样,楼盖中的加强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楼盖的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强件为空心的杆件。这样,模壳构件生产更简单、成本更低,楼盖施工时,浇入现浇砼之后,形成了复合的剪力柱或桁架或网架,进一步改善了楼盖的受力与传力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下底伸出侧壁构成挑板或者下底从侧壁内缩成凹角,伸出或内缩部分为局部或全部。这样,模壳构件的下底伸出侧壁构成挑板,在楼盖施工时,可省略楼盖现浇砼暗肋的底模板,施工简单,成本低。若内缩成凹角则可形成工字型的现浇砼暗肋,其力学性能更好。其下底伸出为局部或全部,则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使模壳构件与现浇砼的粘结更牢,进一步提高楼盖的整体性,并有效地防止楼盖裂缝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侧壁、下底或者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加强筋。这样,楼盖的强度、刚度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进一步改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下底设置有连接支撑或模板的拉紧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可以是拉环、拉钩、铁丝或钢筋。这样,模壳构件应用于楼盖施工时更方便,施工成本更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的空腔内填充或粘贴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可为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这样,楼盖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更好。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上底、侧壁、下底、加强件中的至少一个中含有至少一块轻质材料。这样,模壳构件的重量更轻,同时制作更简单容易,搬运方便,相应楼盖施工更容易,重量更轻。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构件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模壳设置在同一下底上构成。这样,模壳构件可大型化,成为成组的模壳构件,楼盖施工时,可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模壳在下底上呈平行或交错设置。这样,可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实际需要,方便楼盖的设计与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预制空腔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中,1为钢筋砼上板,2为钢筋砼暗肋,3为模壳构件,4为模壳构件3的上底,5为模壳构件3的侧壁,6为模壳构件3的下底,7为模壳构件3内的加强件,8为模壳构件的空腔,9为上底4、侧壁5围成的模壳,10为空心孔洞,各附图中,编号相同的,其说明相同。如图1所示,在模壳构件3的加强件7内有在上底4上向外开口的空心孔洞10,现浇砼进入空心孔洞10内与模壳构件3形成整体。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预制空腔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空心孔洞10包括有分支孔洞11,加强件7上的分支孔洞11彼此形成网架式孔洞结构,现浇砼进入分支孔洞11内,形成了现浇砼网架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的预制空腔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上底4、侧壁5、加强件7中含有增强物12,图示增强物12为钢丝网,同时上底4上还有金属薄条带增强物12露出,与现浇砼粘结成整体。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的预制空腔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空心孔洞10内有钢丝增强物12,并与下底6内的钢丝网增强物12彼此连结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结构楼盖用预制空腔构件,包括上底(4)、侧壁(5)、下底(6)、加强件(7),上底(4)、侧壁(5)围成模壳(9),模壳(9)与下底(6)相互连接构成有空腔(8)的模壳构件,加强件(7)设置在空腔(8)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加强件(7)内有在上底(4)或/和侧壁(5)上向外开口的至少一个空心孔洞(10),加强件(7)为空心孔洞(10)的管状杆件,管状杆件设置在上底(4)和/或下底(6)的中心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则有
申请(专利权)人:邱则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