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支撑防倒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77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机动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支撑防倒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非机动车的车轮两侧;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夹持轮,设于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车轮引导架,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相连固定且位于自适应调节杆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防止非机动车停放后碰撞后翻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支撑防倒结构
本技术涉及非机动车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支撑防倒结构。
技术介绍
非机动车特别是共享非机动车的推广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关于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乱停放的非机动车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容易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其次,对于非机动车即使配置了用于停车辅助撑地的脚撑,当遇到其他物品碰撞后极易翻倒,对于翻倒在地的非机动车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即使维护,不仅占用的停车面积较大,而且长时间的倒地容易使得非机动车受损进而影响使用,因此维护成本较大。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用于将非机动车锁定于固定的位置,而且具备防止非机动车在碰撞后翻倒的装置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规范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节约停放空寂,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非机动车长期倒地导致的损坏问题,节约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以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后的防翻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以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后的防翻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非机动车的车轮两侧;所述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以及车轮引导架,与所述非机动车的停靠桩相连固定且位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的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非机动车的车轮两侧;所述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以及车轮引导架,与所述非机动车的停靠桩相连固定且位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的正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轮包括相连的且镜像设置的左翼轮和右翼轮;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相对的侧端面均为椎体,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以及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处的纵切面呈上下互为镜像的“V”形结构;所述左翼轮和右翼轮上的椎体上沿周向间隔均匀排布有若干圈轮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支撑防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杆包括转动连接于非机动车的锁车器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相连的中转调节杆,以及与所述中转调节杆相连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平黄得云李提伟曹文安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