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辅助支撑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22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机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和夹持轮。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公共自行车的车轮两侧;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公共自行车停放后的稳定性,防止翻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辅助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非机动车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辅助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非机动车特别是共享非机动车的推广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关于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乱停放的非机动车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容易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其次,对于非机动车即使配置了用于停车辅助撑地的脚撑,当遇到其他物品碰撞后极易翻倒,对于翻倒在地的非机动车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即使维护,不仅占用的停车面积较大,而且长时间的倒地容易使得非机动车受损进而影响使用,因此维护成本较大。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用于将非机动车锁定于固定的位置,而且具备防止非机动车在碰撞后翻倒的装置具有非常实用的意义。一方面可以规范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节约停放空寂,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非机动车长期倒地导致的损坏问题,节约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以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后的防翻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以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后的防翻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公共自行车的车轮两侧;所述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以及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轮包括相连的且镜像设置的左翼轮和右翼轮;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相对的侧端面均为椎体,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以及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处的纵切面呈上下互为镜像的“V”形结构;所述左翼轮和右翼轮上的椎体上沿周向间隔均匀排布有若干圈轮环。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调节杆包括转动连接于公共自行车的锁车器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相连的中转调节杆,以及与所述中转调节杆相连的第二调节杆;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中转调节杆的同一侧;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轮毂外侧宽度;所述夹持轮设于第二调节杆的端部。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包括:停靠桩,以及设于所述停靠桩上的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停靠桩包括一用于支撑于地面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用于锁定非机动车的车轮锁具。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轮锁具包括:锁座,所述锁座包括锁体和设于所述锁体的一侧端面的一组镜像对称的锁翼;锁钩,包括分别铰接于一组所述锁翼上的一对弧口相对的抱箍,一对所述抱箍的端部铰接相连;一对所述抱箍之间具有一适于非机动车的车轮嵌入的豁口,所述豁口位于一对所述自适应调节杆中间;锁钩驱动机构,包括设于锁体内的一推杆,以及设于所述推杆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适于抵顶推杆的推杆弹簧;所述推杆相对于与推杆弹簧相抵的另一端与一对所述抱箍铰接的端部转动相连;以及锁钩止动机构,包括设于锁体内抵顶所述推杆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端面的挡杆,以及抵顶于所述挡杆相对于与推杆相抵的另一端部的挡杆弹簧;所述推杆与所述挡杆相抵的侧端面设有内凹的止口,以及所述挡杆上与所述推杆相抵的端面设有一外凸的卡头;所述卡头适于伸入止口内。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轮锁具还包括一止动驱动机构;所述挡杆与挡杆弹簧相抵的端部对应的侧端设有一与所述挡杆垂直的凸杆,即所述凸杆与所述挡杆形成一L型转角部;所述止动驱动机构包括适于抵顶所述L型转角部的凸轮,以及与所述凸轮相连的适于驱动凸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轮锁具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适于控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的控制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一对所述自适应调节杆中任一自适应调节杆的中转调节杆上配置有适于读取非机动车的轮毂外侧的前叉上配置的身份标签的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与所述控制器无线或有线通信相连。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轮锁具还包括一取车扫描单元,该取车扫描单元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及其辅助支撑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当非机动车的车轮被锁车器锁定后,通过设置一对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从非机动车的车轮两侧止挡支撑车轮,结合设于自适应调节杆端部的用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的夹持轮,使得当非机动车被他物碰撞后,被锁车器锁定的车轮的两个侧面均具有来自于自适应调节杆的支撑作用,以及来自夹持轮的夹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非机动车的在碰撞下的防倒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停放有车轮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停放有另一尺寸的车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车轮锁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车轮锁具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锁体1、锁翼3、基部5、翼部7、铰接轴8、豁口10、推杆12、凸翼13、推杆弹簧14、挡杆16、挡杆弹簧18、止口21、卡头22、推杆收容槽24、挡杆收容槽27、凸杆28、L型转角部29、凸轮31、驱动电机32、支撑架10、车轮锁具200、取车扫描单元207、太阳能电池板210、自适应调节杆300、第一调节杆303、中转调节杆305、第二调节杆307、识别单元309、夹持轮400、左翼轮402、右翼轮403、轮环405、车轮600、前叉602、身份标签6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300和一夹持轮400。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300,适于分别位于公共自行车的车轮600两侧;自适应调节杆300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300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一对,也可以设置为多对,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施例就一对自适应调节杆300为例。具体的,一对自适应调节杆300的转动端分别与支撑架100的一相对的两侧端面转动连接。可选的,本实施例的转动端采用例如但不限通过一转动关节与停靠桩内腔相连,具体的转动关节设于停靠桩内腔,因此附图中未作标注。夹持轮400,设于一对自适应调节杆300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公共自行车的车轮两侧;所述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以及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适于分别位于公共自行车的车轮两侧;所述自适应调节杆的一端与非机动车的停靠桩转动连接以形成转动端;以及夹持轮,设于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相对于所述转动端的另一端之间且与自适应调节杆均相连,适于夹持非机动车的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轮包括相连的且镜像设置的左翼轮和右翼轮;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相对的侧端面均为椎体,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以及所述左翼轮与右翼轮的椎体相连处的纵切面呈上下互为镜像的“V”形结构;所述左翼轮和右翼轮上的椎体上沿周向间隔均匀排布有若干圈轮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节杆包括转动连接于公共自行车的锁车器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相连的中转调节杆,以及与所述中转调节杆相连的第二调节杆;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位于中转调节杆的同一侧;对称设置的自适应调节杆之间的横向间距大于车辆轮毂外侧宽度;所述夹持轮设于第二调节杆的端部。4.一种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停靠桩,以及设于所述停靠桩上的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的辅助支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桩包括一用于支撑于地面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用于锁定非机动车的车轮锁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机动车停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锁具包括:锁座,所述锁座包括锁体和设于所述锁体的一侧端面的一组镜像对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安平黄得云李提伟曹文安王珏
申请(专利权)人: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