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4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包括靠背、第二座椅和桌板,所述靠背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所述靠背的下端设置有坐垫,所述坐垫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安装有手机支架,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脚部按摩装置,所述脚部按摩装置上安装有按摩辊,所述第二座椅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座椅,所述桌板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桌板与靠背之间连接有活动支撑架,所述护杆的左端与左侧的扶手相连接,所述护杆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凸块。该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能够提高一定的安全保证,防止游客受到冲力从座椅上跌落以及防止儿童随意乱动,影响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
,具体为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
技术介绍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特种设备包括大型游乐设施,所谓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而旅游景区专用车属于大型游乐设施。现有的旅游景区专用机动车座椅结构单一,安全性差,在游客游览观光时,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光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旅游景区专用机动车座椅结构单一,安全性差,在游客游览观光时,无法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光体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包括靠背、第二座椅和桌板,所述靠背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且靠背的上端连接头靠区,所述靠背的下端设置有坐垫,且靠背与坐垫之间连接有支架,所述坐垫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上安装有手机支架,所述坐垫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脚部按摩装置,所述脚部按摩装置上安装有按摩辊,且脚部按摩装置与底座之间安装有第一活动轴,所述按摩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凸块,且按摩辊与脚部按摩装置之间通过转杆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座椅,所述扶手上设置有护杆,所述桌板设置在靠背的背面,所述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在坐垫的下端,所述桌板与靠背之间连接有活动支撑架,且桌板上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头靠区的背面安装有镜子,且头靠区的前端设置有头垫,所述护杆的左端与左侧的扶手相连接,且护杆与左侧的扶手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活动轴,所述护杆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凸块,且护杆右侧下端对应的扶手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优选的,所述靠背、头靠区和坐垫为整体结构,且靠背、头靠区和坐垫为第一座椅结构,所述第二座椅、第三座椅与第一座椅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脚部按摩装置设置有三组,且分别与坐垫位置相对应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三座椅下端的滑轨长度大于第二座椅下端的滑轨,且第二座椅、第三座椅下端的滑轨一端与靠背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轴、第二活动轴的活动角度均为0-180°。优选的,所述护杆上的凸块与凹槽位置相对应,且凸块与凹槽相嵌合。优选的,所述海绵垫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设置在坐垫和头垫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在底座处设置有脚部按摩装置,利用脚部按摩装置可对游客疲劳的脚部进行按摩,为游客提供实用性;在扶手上设置有手机支架,方便游客安放手机,进行拍摄;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可利用滑轨将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移动到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第一座椅、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处于不同水平线上,不会妨碍到同一排座椅上的游客观看左右两边不同的风景,使其观光游览效果更好;在靠背的背面设置桌板,利用该桌板可放置一些物品,方便游客使用,减少重量,使其观光过程更加愉悦,同时增加镜子,可观看到游览车后端的景色;在扶手上增设护杆,该护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提高一定的安全保证,防止游客受到冲力从座椅上跌落以及防止儿童随意乱动,影响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头靠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护杆与扶手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靠背,2、海绵垫,3、头靠区,4、坐垫,5、支架,6、扶手,7、手机支架,8、底座,9、脚部按摩装置,10、第一活动轴,11、按摩辊,12、橡胶凸块,13、转杆,14、第二座椅,15、第三座椅,16、护杆,17、桌板,18、滑轨,19、活动支撑架,20、固定块,21、镜子,22、头垫,23、第二活动轴,24、凸块,2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包括靠背1、海绵垫2、头靠区3、坐垫4、支架5、扶手6、手机支架7、底座8、脚部按摩装置9、第一活动轴10、按摩辊11、橡胶凸块12、转杆13、第二座椅14、第三座椅15、护杆16、桌板17、滑轨18、活动支撑架19、固定块20、镜子21、头垫22、第二活动轴23、凸块24和凹槽25,靠背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2,且靠背1的上端连接头靠区3,靠背1的下端设置有坐垫4,且靠背1与坐垫4之间连接有支架5,坐垫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6,扶手6上安装有手机支架7,坐垫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脚部按摩装置9,脚部按摩装置9设置有三组,且分别与坐垫4位置相对应安装,脚部按摩装置9上安装有按摩辊11,且脚部按摩装置9与底座8之间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0,按摩辊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凸块12,且按摩辊11与脚部按摩装置9之间通过转杆13相连接,第二座椅14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座椅15,扶手6上设置有护杆16,桌板17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第二座椅14和第三座椅15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18,靠背1、头靠区3和坐垫4为整体结构,且靠背1、头靠区3和坐垫4为第一座椅结构,第二座椅14、第三座椅15与第一座椅结构相同,第三座椅15下端的滑轨18长度大于第二座椅14下端的滑轨18,且第二座椅14、第三座椅15下端的滑轨18一端与靠背1在同一水平线上,滑轨18设置在坐垫4的下端,桌板17与靠背1之间连接有活动支撑架19,且桌板17上侧设置有固定块20,头靠区3的背面安装有镜子21,且头靠区3的前端设置有头垫22,海绵垫2设置有三组,其中两组设置在坐垫4和头垫22上,护杆16的左端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且护杆16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3,第一活动轴10、第二活动轴23的活动角度均为0-180°,护杆16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凸块24,且护杆16右侧下端对应的扶手6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25,护杆16上的凸块24与凹槽25位置相对应,且凸块24与凹槽25相嵌合。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之前,需要对整个装置的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游客根据个人需求,可通过滑轨18调节第二座椅14以及第三座椅15的位置(第一座椅为固定结构),方便游客观看两边的风景,不受左右两侧游客的影响,在坐在座椅上后,将扶手6上的护杆16活动下来,利用护杆16上的凸块24卡入凹槽25内即可对护杆16进行固定,形成一个安全装置,当游客脚部酸痛时,可将脚部按摩装置9活动到与底座8垂直位置,将脚部放置在按摩辊11上,进行来回滚动,按摩辊11上的橡胶凸块12对脚部进行按摩,坐在后排的游客,可将靠背1背部的桌板17放下,用于安置小物品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包括靠背(1)、第二座椅(14)和桌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2),且靠背(1)的上端连接头靠区(3),所述靠背(1)的下端设置有坐垫(4),且靠背(1)与坐垫(4)之间连接有支架(5),所述坐垫(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6),所述扶手(6)上安装有手机支架(7),所述坐垫(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脚部按摩装置(9),所述脚部按摩装置(9)上安装有按摩辊(11),且脚部按摩装置(9)与底座(8)之间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0),所述按摩辊(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凸块(12),且按摩辊(11)与脚部按摩装置(9)之间通过转杆(13)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14)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座椅(15),所述扶手(6)上设置有护杆(16),所述桌板(17)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所述第二座椅(14)和第三座椅(15)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18),所述滑轨(18)设置在坐垫(4)的下端,所述桌板(17)与靠背(1)之间连接有活动支撑架(19),且桌板(17)上侧设置有固定块(20),所述头靠区(3)的背面安装有镜子(21),且头靠区(3)的前端设置有头垫(22),所述护杆(16)的左端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且护杆(16)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3),所述护杆(16)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凸块(24),且护杆(16)右侧下端对应的扶手(6)上外表面上设置有凹槽(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游景区特种设备专用机动车座椅,包括靠背(1)、第二座椅(14)和桌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海绵垫(2),且靠背(1)的上端连接头靠区(3),所述靠背(1)的下端设置有坐垫(4),且靠背(1)与坐垫(4)之间连接有支架(5),所述坐垫(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扶手(6),所述扶手(6)上安装有手机支架(7),所述坐垫(4)的下端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外表面上安装有脚部按摩装置(9),所述脚部按摩装置(9)上安装有按摩辊(11),且脚部按摩装置(9)与底座(8)之间安装有第一活动轴(10),所述按摩辊(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凸块(12),且按摩辊(11)与脚部按摩装置(9)之间通过转杆(13)相连接,所述第二座椅(14)的左端连接有第三座椅(15),所述扶手(6)上设置有护杆(16),所述桌板(17)设置在靠背(1)的背面,所述第二座椅(14)和第三座椅(15)的下端均设置有滑轨(18),所述滑轨(18)设置在坐垫(4)的下端,所述桌板(17)与靠背(1)之间连接有活动支撑架(19),且桌板(17)上侧设置有固定块(20),所述头靠区(3)的背面安装有镜子(21),且头靠区(3)的前端设置有头垫(22),所述护杆(16)的左端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且护杆(16)与左侧的扶手(6)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活动轴(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周晶童彦吕嫄陶婧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