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56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包括保温壳和锅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和所述锅内胆之间还设置有加热壳,所述发热壳侧壁与所述保温壳侧壁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得电烹饪锅具热量分布均匀、减小上下温差、提高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
本技术涉及电热炊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饭锅、电高压锅、电炖锅、电火锅等电热炊具器件,一般是在锅体底部设置发热盘(如电热板或电热盘),通过锅内胆底部与发热盘接触传热,进而使热量从发热盘传至锅内胆,实现对锅体内部物体的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简单有效,能实现加热的基本要求。但是,这种加热方式仅有从底部发热盘到锅内胆底部的接触传热,会导致锅中底部温度过高而侧部和底部温度过低,使得热量分布不均,上下温差明显,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能够使得热量分布均匀、减小上下温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包括保温壳和锅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和所述锅内胆之间还设置有加热壳,所述加热壳侧壁与所述保温壳侧壁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体。相比于目前通过发热盘与锅内胆底部接触、热量仅从发热盘向锅内胆底部传递的加热方式,该技术方案通过电加热体向锅内胆侧壁补充热量,使锅内的热量分布更均匀、上下温差小,产生的烹饪效果更好。进一步的,上述电加热体为电加热丝或电加热膜。电加热丝是实现热量补充的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用电加热膜,如石墨烯发热膜,但是成本较高,也可以采用能够发出热量的其他设计方案。进一步的,上述电加热体通过电加热体接头与外部电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电加热体与保温壳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可以将更多地热量锁定在锅内部,降低保温壳的温度,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热量损耗。进一步的,上述加热壳为金属材质,加热壳要求热传导快、加工方便,以金属材质为宜。进一步的,上述电烹饪锅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锅内胆底部与所述加热壳底部之间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加热壳固定。在传统的锅具中,由于不存在加热壳,发热盘仅与锅内胆接触,仅通过向上的热传递将热量传递给锅内胆。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加热壳的设置,再通过紧固件使发热盘和加热壳产生紧密的面接触,可使得加热盘向下发出的热量先传递给加热壳,再传递或辐射给锅内胆侧壁,增加热传递效率,进一步改善锅内温度不均匀的情况,改善加热效果。紧固件进一步优选为金属螺丝或金属卡扣。进一步的,上述发热盘通过发热盘接脚与外部电路连接。发热盘和电加热体所连的外部电路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关联。进一步的,上述发热盘和所述加热壳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温控器保险的开孔,所述温控器保险一端与所述锅内胆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电控线路连接,用于对锅内温度进行监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电加热体与加热壳的设置,使电加热体向锅内胆侧壁补充热量,改善了加热效果,使锅内的热量分布更均匀、上下温差小,产生的烹饪效果更好;(2)通过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改善了电烹饪锅具内部的热量分布,对热量的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减小了热量损耗;(3)通过紧固件使发热盘和加热壳产生紧密的面接触,可使得加热盘向下发出的热量先传递或辐射给加热壳,再传递给锅内胆侧壁,增加热传递效率,进一步改善锅内温度不均匀的情况,改善加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烹饪锅具的侧剖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发热盘的侧剖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电烹饪锅具的侧剖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发热盘的侧剖图;图5为实施例三的电烹饪锅具的侧剖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发热盘的侧剖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电烹饪锅具的爆炸示意图。标注说明:1,保温壳;2,保温层;3,电加热体;301,电加热体接头;4,加热壳;5,锅内胆;6,发热盘;601,发热盘接脚;7,温控器保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所描述的步骤也不是用以限制其执行顺序。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专利技术做显而易见的改进,亦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保温壳1、保温层2、电加热丝3、加热壳4、锅内胆5、发热盘6。电加热丝3通过两个电加热体接头301与外部电路连接,紧贴围绕在加热壳4的外周壁,可以通过加热进一步改善锅内的热量分布情况。电加热丝3与保温壳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可以将更多地热量锁定在锅内部,降低保温壳1的温度,提高热量利用率,减少热量损耗,保温层2可以采用石棉或保温陶瓷或者其他具有保温功能的材质。发热盘6设置在锅具底部,与锅内胆5的底部外侧和加热壳4的底部内侧接触,可以将热量同时传递给锅内胆5和加热壳4。加热壳4与锅内胆5的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将热量传至锅内胆5,减小锅内上下温差,改善加热效果,提高烹饪效果。发热盘6通过如金属螺丝或金属卡扣等紧固件与加热壳4固定,使发热盘6和加热壳4产生紧密的面接触,增加热传递效率。加热壳4可以采用铝材或者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料,加热壳的形状需要匹配发热盘的形状和锅内胆的形状,底部与发热盘匹配而侧壁与锅内胆匹配,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须实现热量传递的功能。在该图中,锅内胆底部、发热盘与加热壳底部均为平面。电热丝3通过两个电加热体接头301与外部电路连接,发热盘通过发热盘接脚601与外部电路连接,二者的电路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并联。发热盘6和加热壳4在底部相同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放置温控器保险7的开孔,温控器保险7的一端与锅内胆5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电控线路连接,用于对锅内温度进行监控。实施例二实施例二的锅内胆5底部为向内部凹进的弧面,发热盘6的上表面为向锅内胆5凸出的弧面,发热盘6的下表面与加热壳4的底部为平面,如图3和图4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一同。实施例三实施例三的锅内胆5底部为向外部凸出的弧面,发热盘6为整体向锅内胆5弯曲的弧形,如图5和图6所示,其余与实施例一同。实施例四实施例四的电加热体采用石墨烯加热膜,其余与实施例一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包括保温壳(1)和锅内胆(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1)和所述锅内胆(5)之间还设置有加热壳(4),所述加热壳(4)侧壁与所述保温壳(1)侧壁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包括保温壳(1)和锅内胆(5),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壳(1)和所述锅内胆(5)之间还设置有加热壳(4),所述加热壳(4)侧壁与所述保温壳(1)侧壁之间设置有电加热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3)为电加热丝或电加热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3)通过电加热体接头(301)与外部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加热效果的电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4)为金属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群宋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爱菲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