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淋室及无尘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08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淋室及无尘室,该风淋室包括: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以使中间位置形成通道结构;左箱体模块和右箱体模块均通过喷嘴和回风口与通道结构,形成循环风流;且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相互可拆卸连接。该风淋室解决了现有的风淋室的尺寸较大、质量比较重,为运输带来不小的困扰,并且,对于现有的建筑,风淋室通过建筑门的困难较大,使风淋室的大小受到局限技术问题。

Air shower room and dust-fre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lean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n air shower room and a dust-free room, which comprises a left box module, a right box module, a top module, a bottom module, a front door module and a back door module, and a left box module, a front door module, a right box module, a back door module, an upper top module and a lower door module. The bottom module is enclosed in a sealed hexahedron to form a channel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position; the left box module and the right box module form a circulating air flow through the nozzle and the return air port and the channel structure; and the left box module, the front door module, the left box module, the back door module, the top module and the bottom modul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air shower chamber solves the problem of large size and heavy quality of the existing air shower chamber, which brings a lot of trouble to transportation. Moreover, for the existing buildings, the difficulty of air shower chamber passing through the building door is greater, which limits the size of the air shower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淋室及无尘室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淋室及无尘室。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子、实验室仪器、医药以及精密仪器等加工制造业中,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空气清洁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生产场所和实验场所中的清洁度进行严格的管控。比如在精密仪器制造公司中,由于对产品的精度、质量有较高工艺要求,所以其加工制作的工艺过程需要在要求高度无尘的无尘生产车间即无尘室中进行。在生产或研发过程中,由于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从外面进入无尘室的员工会携带有灰尘等杂物,如果不将灰尘除去,就会对工艺要求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生产过程中,在员工进入无尘室之前,大多公司采用风淋室除去员工身上携带的灰尘。其中,风淋室是通过高速的洁净气流,吹除人员或货物表面灰尘的设备。但是,现有风淋室的尺寸较大、质量比较重,对运输带来不小的困扰,并且,对于现有的建筑,风淋室通过建筑门的困难较大,使风淋室的大小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淋室,以缓解现有的风淋室的尺寸较大、质量比较重,为运输带来不小的困扰,并且,对于现有的建筑,风淋室通过建筑门的困难较大,使风淋室的大小受到局限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风淋室,包括: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以使中间位置形成通道结构;所述左箱体模块和右箱体模块均通过喷嘴和回风口与所述通道结构,形成循环风流;且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相互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模块和下底模块均为凹型结构,在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和后门模块分别与所述上顶模块的对应的侧壁螺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上顶模块的顶面抵接;在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和后门模块分别与所述下底模块的对应的侧壁螺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下底模块的底面抵接;所述前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连接;所述后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连接;且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模块均包括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和第三通风腔;所述第一通风腔与所述回风口相通,在所述第一通风腔中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腔相通;所述第二通风腔与所述第三通风腔通过第一高效过滤器相通所述第三通风腔通过所述喷嘴与所述通道结构相通。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通风腔设置有第二高效过滤器,且所述第二高效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回风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均包括门框和开启门,所述门框分别与所述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启门与所述门框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淋室还包括电加热部件和控制模块,所述电加热部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在所述左箱体模块的第二通风腔和所述右箱体模块的第二通风腔均设有所述电加热部件,且所述电加热部件靠近对应的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通风腔的内壁设有隔热层。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通风腔的底壁上连通有风道管,所述风道管为刚性材料,所述风道管延伸至所述第二通风腔内;在所述风道管的内壁且沿其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所述风道管的底端;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管的外侧且沿所述出风管的周向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接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在所述风道管的顶端设置有中效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风淋室,通过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并使中间位置形成通道结构;通过左箱体模块和右箱体模块分别通过喷嘴对通道结构的工作人员或者货物进行吹扫,能够吹除灰尘,并使灰尘通过回风口流向左箱体模块或右箱体模块,形成两道循环风流;通过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相互可拆卸连接,能够在风淋室运输过程中,将六个模块拆分开来,方便了各个模块单独运输,从而解决了风淋室因为质量重、体积大造成运输困难的问题;并且方便风淋室通过在现有建筑的建筑门,可以使各个模块逐一通过建筑门,减少了建筑门对风淋室大小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中,通过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能够减少外界的灰尘进入到通道结构中,减少通道结构的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淋室,以缓解现有的风淋室的尺寸较大、质量比较重,为运输带来不小的困扰,并且,对于现有的建筑,风淋室通过建筑门的困难较大,使风淋室的大小受到局限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尘室,包括:无尘室本体和所述的风淋室;所述风淋室的后门模块与所述无尘室本体的入口相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无尘室,通过风淋室能够对人员或者货物表面上的灰尘清除,使人员或者货物身上携带的灰尘少甚至没有,通过风淋室的后门模块出来,进入无尘室本体内进行工作。其中,风淋室的结构和有益效果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风淋室的A—A的剖视图;图3为图1提供的风淋室的B—B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的一种示意图,其中,包括电加热部件;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淋室的另一种示意图;图6为图5提供的风淋室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左箱体模块;200-右箱体模块;300-上顶模块;400-下底模块;500-前门模块;600-后门模块;110-第一通风腔;120-第二通风腔;130-第三通风腔;140-第三螺纹孔;160-风机;170-风道管;111-回风口;112-第二高效过滤器;121-电加热部件;131-第一高效过滤器;132-喷嘴;161-出风管;162-凸起;171-凹槽;172-中效过滤器;310-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以使中间位置形成通道结构;所述左箱体模块和右箱体模块均通过喷嘴和回风口与所述通道结构,形成循环风流;且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相互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淋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前门模块和后门模块;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围成密封的六面体,以使中间位置形成通道结构;所述左箱体模块和右箱体模块均通过喷嘴和回风口与所述通道结构,形成循环风流;且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相互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模块和下底模块均为凹型结构,在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和后门模块分别与所述上顶模块的对应的侧壁螺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上顶模块的顶面抵接;在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右箱体模块和后门模块分别与所述下底模块的对应的侧壁螺栓连接,且分别与所述下底模块的底面抵接;所述前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连接;所述后门模块的两个相对的侧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左箱体模块、右箱体模块连接;且所述左箱体模块、前门模块、左箱体模块、后门模块、上顶模块、下底模块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模块均包括第一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和第三通风腔;所述第一通风腔与所述回风口相通,在所述第一通风腔中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风腔相通;所述第二通风腔与所述第三通风腔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付军罗康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宣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