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抑制因子D的组合物和方法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月20日提交的第62/281,092号美国临时申请和于2016年2月18日提交的第62/297,095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所述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序列表本申请包含序列表,该序列表已经以ASCII格式电子提交并且通过引用以其全文并入于此。所述ASCII副本于2017年1月19日创建,被命名为49644-701_601_SL.txt并且大小为37,821个字节。专利技术背景视力损伤是一种全国性和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由于人口总体老龄化,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人数日益增加。视力损伤和失明可能由影响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大量眼部疾病和病症中的任一种引起。在一个实例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眼部病症,目前是工业化国家的五十岁或以上人群中的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到2020年,患有AMD的人数可能会超过1.96亿,并且到2040年,该数字预计会上升至2.88亿。AMD是一种从疾病的早期阶段进展至晚期阶段的退行性眼部疾病。该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衰老、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和遗传因素。进展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体,其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1.20 US 62/281,092;2016.02.18 US 62/297,0951.一种适体,其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抑制与所述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与所述补体因子D中由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识别的区域结合,其中所述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抑制与所述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是具有根据SEQIDNO:71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和根据SEQIDNO:72的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的抗-fDFab。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与所述补体因子D中由抗因子D小分子抑制剂或肽抑制剂识别的区域结合,其中所述小分子抑制剂或肽抑制剂抑制与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小分子抑制剂为二氯异香豆素。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为RNA适体或经修饰的RNA适体。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50nM或更低。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10nM或更低。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5nM或更低。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如通过因子D酯酶活性测定所测量的,与对照相比,所述适体增加补体因子D的活性。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如通过因子D酯酶活性测定所测量的,与对照相比,所述适体抑制补体因子D的活性。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如通过溶血测定所测量的,所述适体进一步抑制补体因子D的活性。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其Kd小于约50nM。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其Kd小于约25nM。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其Kd小于约10nM。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其Kd小于约5nM。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适体,其中所述适体不包含SEQIDNO:73-80。19.一种方法,其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适体,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抑制与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21.根据权利要求19和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与所述补体因子D中由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识别的区域结合,其中所述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抑制与所述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因子D抗体或其抗体片段是具有根据SEQIDNO:71的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和根据SEQIDNO:72的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的抗-fDFab。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与所述补体因子D中由抗因子D小分子抑制剂或肽抑制剂识别的区域结合,其中所述小分子抑制剂或肽抑制剂抑制与补体因子D相关的功能。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小分子抑制剂为二氯异香豆素。25.根据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为RNA适体或经修饰的RNA适体。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50nM或更低。27.根据权利要求19-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10nM或更低。28.根据权利要求19-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抑制所述补体因子D的功能,如通过C3溶血测定所测量的,其IC50为约5nM或更低。29.根据权利要求19-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通过因子D酯酶活性测定所测量的,与对照相比,所述适体增加补体因子D的活性。30.根据权利要求19-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通过因子D酯酶活性测定所测量的,与对照相比,所述适体抑制补体因子D的活性。31.根据权利要求19-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如通过溶血测定所测量的,所述适体进一步抑制补体因子D的活性。32.根据权利要求19-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自抑制环结合,其Kd小于约50nM。33.根据权利要求19-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体选择性地与补体因子D的所述催化裂缝、外部位点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尔·埃里克森,克里斯多夫·P·鲁斯科尼,凯文·G·麦克卢尔,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里萨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