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66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业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主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内壁的底部与主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表面与第一转套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转套的一侧与主机箱的一侧插接,所述主机箱的一侧与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该高效防摩擦起网机,通过主轴顶部铰接的第二固定杆和主轴顶部固定连接的滑轨,配合电动推杆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和次机箱底部铰接的第一固定杆,电动推杆推动次机箱上下移动,在实际使用时,缩短了收网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起网机效率的效果。

An Efficient Friction-proof Scree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ery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n efficient friction-proof netting machine,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colum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column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main engine box, an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main engine box is fix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main motor.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ain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main shaft,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shaft is socke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rotary sleeve, one side of the first rotary sleeve is socketed with one side of the main box, and one side of the main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The high-efficiency anti-friction netting machine, through the second fixed rod articulated at the top of the spindle and the slideway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pindle, cooperates with the slider fixed at one side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and the first fixed rod articul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ary chassis. The electric push rod drives the secondary chassis up and down. In practical use, the time of netting is shortened, thus the netting time is shortened. It achieves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t lif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
本技术涉及渔业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
技术介绍
起网机是借助动力构件与网具间的摩擦力将网具从水中起到船上、岸上或冰面上的机械统称,是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海洋,渔船海上生产作业起撒网机械设备等,具有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加快起网速度和增加捕鱼、虾产量等特点;目前现在普遍使用的起网机,都是将渔网缠绕在卷筒上,由于卷筒的结构限制,起网较费力,并且起网时容易造成渔网损坏,影响渔业打捞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具备防摩擦起网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防摩擦起网效率高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主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内壁的底部与主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与主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的表面与第一转套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转套的一侧与主机箱的一侧插接,所述主机箱的一侧与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底部与主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杆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部与次机箱的底部铰接,所述次机箱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与主轴的顶部铰接,所述次机箱内壁的底部与次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次电机的输出轴与次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次轴的表面与第二转套内壁套接,所述第二转套的一侧与次机箱的一侧插接,所述次轴的表面与轴承座的内壁套接,所述轴承座的表面与挡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次轴的表面与卷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卷筒位于轴承座的右方。优选的,所述滑轨与第二固定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位置相对。优选的,所述次机箱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次机箱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主电机和电动推杆均与外部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次电机与外部控制装置电连接。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位于次机箱的右方。优选的,所述挡圈与卷筒的大小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效防摩擦起网机,通过主轴顶部铰接的第二固定杆和主轴顶部固定连接的滑轨,配合电动推杆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和次机箱底部铰接的第一固定杆,电动推杆推动次机箱上下移动,在实际使用时,缩短了收网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起网机效率的效果。2、该高效防摩擦起网机,通过次轴表面套接的轴承座和轴承座表面固定连接的挡圈,能够卷筒卷绕渔网时,避免渔网与次机箱产生摩擦,从而达到了防摩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次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主机箱、4主电机、5主轴、6第一转套、7电动推杆、8滑块、9滑轨、10第一固定杆、11次机箱、12第二固定杆、13次电机、14次轴、15第二转套、16轴承座、17挡圈、18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与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2的顶部与主机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机箱3内壁的底部与主电机4的底部固定连接,主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主轴5的表面与第一转套6的内壁套接,第一转套6的一侧与主机箱3的一侧插接,主机箱3的一侧与电动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与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滑块8与滑轨9滑动连接,滑轨9的底部与主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滑块8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杆10的底部铰接,第一固定杆10的顶部与次机箱11的底部铰接,次机箱11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次机箱11对称分布,次机箱1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12的顶部铰接,滑轨9与第二固定杆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固定杆10与第二固定杆12的位置相对,第二固定杆12的底部与主轴5的顶部铰接,次机箱11内壁的底部与次电机13的底部固定连接,主电机4和电动推杆7均与外部控制装置电连接,次电机13与外部控制装置电连接,次电机13的输出轴与次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次轴14的表面与第二转套15内壁套接,第二转套15的一侧与次机箱11的一侧插接,次轴14的表面与轴承座16的内壁套接,轴承座16的表面与挡圈17的内壁固定连接,轴承座16位于次机箱11的右方,次轴14的表面与卷筒18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卷筒18位于轴承座16的右方,挡圈17与卷筒18的大小相适配,通过次轴14表面套接的轴承座16和轴承座16表面固定连接的挡圈17,使用时,先将渔网缠绕在卷筒18上,次电机13转动带动卷筒18转动,轴承座16套接在次轴14上不会跟随次轴14转动,挡圈17可以跟随轴承座16转动,可将渔网隔离在卷筒18上,避免渔网刮破,能够卷筒18卷绕渔网时,避免渔网与次机箱11产生摩擦,从而达到了防摩擦的效果,通过主轴5顶部铰接的第二固定杆12和主轴5顶部固定连接的滑轨9,配合电动推杆7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8和次机箱11底部铰接的第一固定杆10,使用时,主电机4工作带动了主轴5转动,电动推杆7推动滑块8移动,第一固定杆10和第二固定杆12推动次机箱11沿着主轴5的幅向移动,配合主轴5转动加快了收网的速度,提高起网机的工作效率,电动推杆7推动次机箱11上下移动,在实际使用时,缩短了收网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起网机效率的效果,该起网机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捷,具有防摩擦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大部分现有起网机工作效率不高、起网费力和容易造成渔网损坏的问题。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在使用时,利用主轴5顶部铰接的第二固定杆12和主轴5顶部固定连接的滑轨9,配合电动推杆7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8和次机箱11底部铰接的第一固定杆10,先将渔网缠绕在卷筒18上,次电机13带动次轴14转动,卷绕渔网,主电机4工作带动主轴5转动,加快了渔网的收网速度,电动推杆7推动滑块8移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12推动卷筒18朝主轴5的幅向运动,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收网的速度,提高了起网机工作的效率。综上所述,该高效防摩擦起网机,通过主轴5顶部铰接的第二固定杆12和主轴5顶部固定连接的滑轨9,配合电动推杆7一侧固定连接的滑块8和次机箱11底部铰接的第一固定杆10,电动推杆7推动次机箱11上下移动,在实际使用时,缩短了收网的时间,从而达到了提高起网机效率的效果,通过次轴14表面套接的轴承座16和轴承座16表面固定连接的挡圈17,能够卷筒18卷绕渔网时,避免渔网与次机箱11产生摩擦,从而达到了防摩擦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与主机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3)内壁的底部与主电机(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的表面与第一转套(6)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转套(6)的一侧与主机箱(3)的一侧插接,所述主机箱(3)的一侧与电动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与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与滑轨(9)滑动连接,所述滑轨(9)的底部与主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杆(1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0)的顶部与次机箱(11)的底部铰接,所述次机箱(1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12)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底部与主轴(5)的顶部铰接,所述次机箱(11)内壁的底部与次电机(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次电机(13)的输出轴与次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次轴(14)的表面与第二转套(15)内壁套接,所述第二转套(15)的一侧与次机箱(11)的一侧插接,所述次轴(14)的表面与轴承座(16)的内壁套接,所述轴承座(16)的表面与挡圈(1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次轴(14)的表面与卷筒(18)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卷筒(18)位于轴承座(16)的右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防摩擦起网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与支撑柱(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与主机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3)内壁的底部与主电机(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电机(4)的输出轴与主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5)的表面与第一转套(6)的内壁套接,所述第一转套(6)的一侧与主机箱(3)的一侧插接,所述主机箱(3)的一侧与电动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7)的另一端与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与滑轨(9)滑动连接,所述滑轨(9)的底部与主轴(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8)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杆(10)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0)的顶部与次机箱(11)的底部铰接,所述次机箱(11)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12)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2)的底部与主轴(5)的顶部铰接,所述次机箱(11)内壁的底部与次电机(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次电机(13)的输出轴与次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次轴(14)的表面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求才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昱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