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装置及传动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428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及传动控制方法,用于带材的卷对卷传输,该传动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放卷轴和收卷轴,还包括与放卷轴连接的第一导向轮,与收卷轴连接的第三导向轮,和位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之间的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第二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和调节机构相互配合,实现带材在传动过程中维持张力恒定,同时使放卷和收卷分离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稳定性高等优点。

A Driving Device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for coil-to-coil transmission of tape.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es a horizontal unwinding and reeling shaft, a first guide wheel connected with the unwinding shaft, a third guide wheel connected with the reeling shaft, and a second guide wheel located between the first guide wheel and the third guide wheel. The guide wheel, the first guide wheel and the second guide wheel are equipped with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guide wheel and the third guide wheel are equipped with buffer mechanism, and the buffer mechanism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to maintain the constant tension of the strip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ol of unwinding and unwinding is separat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Convenience and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装置及传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保持恒定张力且带有缓冲机制的传动装置及传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卷对卷的传输方式是一种高效能、连续性的生产方式,在纺织、造纸和电子行业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提出节约能源的政策和倡导人们使用新能源,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环保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性能优良、质轻便携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汽车、建筑屋顶、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领域。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卷对卷传输,该类薄膜从放卷轴卷出后,可以加入某些特定用途的功能或进行某种表面加工,或者对柔性加工部件进行包装以后再缠绕到收卷轴上,以便于后续的工艺操作。卷对卷传输技术的关键在于内部的传动装置,一般的传动装置,需要收放卷同步运行,在收卷和放卷的过程中,卷装的压力随着卷装直径的变化而变化,很难保证收卷时张力恒定,当张力过大时,会造成薄膜变形严重,甚至损坏,而如果张力过小,薄膜又会松弛起皱。因此,对能够保持张力恒定、且不需要收放卷轴同步进行的传动装置的研发非常有必要。已公开的技术中,CN103872266公开了一种有机光电子器件的卷对卷制备设备及其制备方法,该设备通过张力感应装置对张力的反馈,来控制转速装置调整收放卷的转速以达到实时调节张力确保张力稳定的效果,但是其系统张力需提前设定,系统无法在工作时自行调整张力,并且采用张力感应装置来控制转速装置调整收放卷的转速的系统成本较高,且控制机制复杂。CN105253674公开了一种钢带传送装置,通过布置开卷和收卷变频电机对需要进行退火处理工艺的钢带的传送装置进行分段式的张力控制,该设备结构及控制机制较复杂,操作不便。CN105246695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步连续输送纳米薄膜的卷对卷传输设备的装置和方法,将薄膜设置于一对滚筒之间,需要精确地控制滚筒与纳米薄膜之间的接触表面,操作复杂。以上公开的卷对卷传输技术都要求收放卷轴同步工作,从使用上看,不能用于收放卷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对带材进行处理或者把带材用于某些特定的工艺操作后再缠绕到收卷轴上,即非连续的带材卷对卷传输设备,并且,对于带材的张力控制机制复杂,需要精确化的程序控制,系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的卷对卷传输装置操作复杂、张力控制不稳、要求收放卷轴同步转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保证张力恒定且不需收放卷轴同步运行的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动装置,用于带材的卷对卷传输,包括水平放置的放卷轴和收卷轴,与放卷轴连接的第一导向轮,与收卷轴连接的第三导向轮,及位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三导向轮之间的第二导向轮,其中,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第二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导杆和可沿第一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一可动转轮,且通过第一可动转轮的带材与第一导杆平行;缓冲机构包括与第一导杆平行的第二导杆,和可沿第二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可动转轮,且通过第二可动转轮的带材与第二导杆之间有一定夹角。进一步地,该传动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导杆上的上端位置感应探测器和下端位置感应探测器。进一步地,该传动装置还包括位于放卷轴出口端的第一传感器,及位于收卷轴入口端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放卷轴放卷的长度,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收卷轴收卷的长度。进一步地,该传动装置的第一可动转轮连接有第一重块,且第一重块的重量可调节。进一步地,该传动装置的第二可动转轮连接有第二重块。进一步地,一种传动控制方法,基于该传动装置,首先将带材放置于放卷轴上,依次通过第一导向轮、第一可动转轮、第二导向轮、第二可动转轮和第三导向轮,缠绕到收卷轴上;传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启动放卷轴,第一可动转轮沿第一导杆向下移动,当检测到第一可动转轮到达第一位置时,停止放卷;步骤二,启动收卷轴,第二可动转轮沿第二导杆向上移动,第一可动转轮沿第一导杆向上移动,当检测到第一可动转轮到达第二位置时,停止收卷;依次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完成放卷、收卷的分离控制。进一步地,该传动控制方法是通过设置在第一导杆上的位置感应探测器来检测第一可动转轮到达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一步地,一种传动控制方法,基于所述传动装置,首先将带材放置于放卷轴上,依次通过第一导向轮、第一可动转轮、第二导向轮、第二可动转轮和第三导向轮,缠绕到收卷轴上;传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启动放卷轴,第一可动转轮沿第一导杆向下移动,当检测到放卷轴的放卷长度达到第一长度时,停止放卷;步骤二,启动收卷轴,第二可动转轮沿第二导杆向上移动,第一可动转轮沿第一导杆向上移动,当检测到收卷轴的收卷长度达到第二长度时,停止收卷;依次重复步骤一和步骤二,完成放卷、收卷的分离控制。进一步地,该传动控制方法是通过位于放卷轴出口端的第一传感器检测放卷轴放卷的长度是否达到第一长度;通过位于收卷轴入口端的第二传感器检测收卷轴收卷的长度是否达到第二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1、在传输过程中,调节机构和缓冲机构相互配合对带材的张力波动起到调节缓冲作用,从而维持带材在传输过程中张力恒定。2、与现有技术的卷对卷传输相比,可使放卷、收卷分离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稳定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收卷过程中缓冲机构带材位置变化过程;图中,1-放卷轴,2-第一导向轮,3-第一导杆,4-第一可动转轮,5-第一重块,6-上端位置感应探测器,7-下端位置感应探测器,8-第二导向轮,9-第二导杆,10-第二可动转轮,11-第二重块,12-第三导向轮,13-收卷轴,14-带材,15-调节机构,16-缓冲机构,17-操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用于带材的卷对卷传输,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水平放置的放卷轴1和收卷轴13,还包括与放卷轴1连接的第一导向轮2,与收卷轴13连接的第三导向轮12,和位于第一导向轮2和第三导向轮12之间的第二导向轮8,其中,第一导向轮2与第二导向轮8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15,第二导向轮8与第三导向轮1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16;调节机构15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导杆3和可沿第一导杆3上下移动的第一可动转轮4,且通过第一可动转轮4的带材14与第一导杆3平行;缓冲机构16包括与第一导杆3平行的第二导杆9,和可沿第二导杆9上下移动的第二可动转轮10,且通过第二可动转轮10的带材14与第二导杆9之间有一定夹角。该夹角随着带材张力的变化而改变。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第一导杆3上的上端位置感应探测器6和下端位置感应探测器7,通过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布置的探测点来感应第一可动转轮4,以此实现自动控制放卷轴1的放卷动作和收卷轴13的收卷动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预先设定输出量,包括放卷轴1放卷的长度,和收卷轴13收卷的长度,手动控制放卷轴1的放卷动作和收卷轴13的收卷动作;或者,可以在放卷轴1的出口端设置第一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装置,用于带材的卷对卷传输,包括水平放置的放卷轴和收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所述放卷轴连接的第一导向轮,与所述收卷轴连接的第三导向轮,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三导向轮之间的第二导向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三导向轮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导杆和可沿所述第一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一可动转轮,且通过所述第一可动转轮的带材与所述第一导杆平行;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杆平行的第二导杆,和可沿所述第二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可动转轮,且通过所述第二可动转轮的带材与所述第二导杆之间有一定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装置,用于带材的卷对卷传输,包括水平放置的放卷轴和收卷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与所述放卷轴连接的第一导向轮,与所述收卷轴连接的第三导向轮,及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三导向轮之间的第二导向轮,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二导向轮与所述第三导向轮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导杆和可沿所述第一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一可动转轮,且通过所述第一可动转轮的带材与所述第一导杆平行;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杆平行的第二导杆,和可沿所述第二导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可动转轮,且通过所述第二可动转轮的带材与所述第二导杆之间有一定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杆上的上端位置感应探测器和下端位置感应探测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放卷轴出口端的第一传感器,及位于所述收卷轴入口端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放卷轴放卷的长度,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收卷轴收卷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动转轮连接有第一重块,且所述第一重块的重量可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动转轮连接有第二重块。6.一种传动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所述带材放置于所述放卷轴上,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可动转轮、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可动转轮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立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创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