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415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安装板、上基板、下模板、下基板、滑柱、升降弹簧、气压缸、通孔、转动电机、转动上模盘、上模芯、伸缩螺栓、限位槽、安装槽、下模芯、模孔、限位块、滑槽、伸缩孔、卡孔、滑块、固力环、固力槽、环形槽、固定螺栓、安装孔、转槽、配合槽、打磨纹、固定板、螺纹孔、落料孔和伸缩弹簧,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上表面顶角处均固定有滑柱,此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对工件冲压后进行连续打磨精加工,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装置便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拆卸更换,适用不同标准孔的加工,增加适用范围,减少模具的开发制作,节约成本。

A Die for Manufacturing and Processing of Automobile Parts and I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e for automobile parts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ing installation plate, upper base plate, lower template, lower base plate, slide column, lifting spring, pneumatic cylinder, through hole, rotating motor, rotating upper die plate, upper die core, expansion bolt, limit groove, installation groove, lower die core, die hole, limit block, etc. Slide grooves, expansion holes, jacks, sliders, solid rings, solid grooves, annular grooves, fixed bolts, installation holes, rotary grooves, matching grooves, grinding lines, fixed plates, thread holes, blanking holes and expansion springs are arranged below the installation plate, and sliding columns are fixed at the top corner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substrate, and the automotive parts and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Moulds for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are continuously polished and refined after stamping to reduce processing procedures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upper and lower die cores are disassembled and replaced by the devi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different standard holes, increasing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reducing the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dies and sav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的成产加工程序较多,工艺复杂,对于汽车壳体的加工是很重要的一步,汽车壳体表面需要进多处打孔,普通的装置针对于一种型号的壳体加工一种孔,若要改变其加工孔的规格需要其他的装置进行加工,这就造成装置设备较多,浪费资金空间,而且使用较繁琐,对于冲压的孔,边缘内壁都较粗糙,需要进行打磨,但打磨精处理孔又增加了一道程序,降低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包括安装板、上基板、下模板、下基板、滑柱、升降弹簧、气压缸、通孔、转动电机、转动上模盘、上模芯、伸缩螺栓、限位槽、安装槽、下模芯、模孔、限位块、滑槽、伸缩孔、卡孔、滑块、固力环、固力槽、环形槽、固定螺栓、安装孔、转槽、配合槽、打磨纹、固定板、螺纹孔、落料孔和伸缩弹簧,所述安装板下方设有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上表面顶角处均固定有滑柱,且滑柱顶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与安装板之间设有上基板,且滑柱滑动穿过上基板,所述滑柱外侧套设有升降弹簧,且上基板通过升降弹簧与下基板弹性连接,所述安装板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气压缸,且气压缸输出端与上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基板表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转动上模盘,所述转动上模盘外侧固定有固力环,所述环形槽内壁开设有固力槽,且固力环卡入固力槽内,所述转动上模盘上方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输出轴与转动上模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表面开设有通孔,且转动电机穿过通孔,所述转动上模盘内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动上模盘底面开设有与转槽连通的配合槽,所述转槽顶部与转动上模盘底面对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上模盘下方设有上模芯,所述上模芯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与转槽配合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卡入转槽内,所述固定板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安装孔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上模芯下部外侧开设有打磨纹;所述下基板上表面固定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安装槽内配合安装有下模芯,且下模芯表面开设有与上模芯对应的模孔,所述下基板表面开设有与模孔对应的落料孔,所述限位槽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块底面对称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限位块底面开设有卡孔,所述伸缩孔内设有伸缩螺栓,且伸缩螺栓顶端卡入卡孔内,所述伸缩螺栓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且伸缩螺栓通过伸缩弹簧与伸缩孔弹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槽顶面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上模芯顶端固定有定位柱,且定位柱卡入定位槽内。优选的,所述伸缩螺栓底端固定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与下模芯呈凸字形。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端部固定有转动把手。优选的,所述固力槽底面均匀开设有滚槽,且滚槽内转动安装有滚珠,所述固力环与滚珠转动接触。优选的,所述上基板底面中心处固定有限位杆。优选的,所述下基板上表面位于下模板一侧固定有定位螺栓。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的制备工艺包括:1)安装板、上基板、下模板和下基板均采用中碳钢制成,经抛光后,表面再进行淬火处理,增加其硬度与强度。2)上模芯和下模芯采用合金工具钢制成,对上模芯进行数控、精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将上模芯表面进行高精度处理,对下模芯表面的模孔进行数控成型铣削工艺处理,使其成型,且内壁平整精度高.3)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精密成型件磨削加工工艺处理,调整其配合精度。4)升降弹簧先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增加其韧性与强度,然后对升降弹簧进行表面抛光,再进行低温去应力处理,最后矫正外形进行处理。5)对限位块进行淬火处理,再进行表面抛光和研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度高,配合使用紧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将工件放置在下模板上表面,通过定位螺栓进行定位,加工位置与模孔对齐,开启气压缸工作,气压缸推动上基板下移,上基板压缩升降弹簧沿着滑柱下移,带动上模芯向下冲压工件进行打孔,上模芯穿入模孔中,打孔完成,上模芯表面打磨纹位置位于工件孔位置,开启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上模盘转动,转动上模盘带动上模芯转动,通过打磨纹对工件孔进行打磨加工,此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对工件冲压后进行连续打磨精加工,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当需要加工不同孔时,更换上模芯与下模芯,转动固定螺栓,解除对固定板的固定,转动上模芯使固定板与配合槽对齐,将上模芯拿出,拉动伸缩螺栓动卡孔缩出,解除对限位块的固定,再推动限位块沿着滑槽滑动,解除限位块对下模芯的限位,再将下模芯从安装槽内滑出,安装上模芯与下模芯的过程为拆卸步骤的逆过程,此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方便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拆卸更换,适用不同标准孔的加工,增加适用范围,减少模具的开发制作,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模芯定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上模盘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动上模盘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动上模盘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下模芯安装端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限位块固定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上模芯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板;2、上基板;3、下模板;4、下基板;5、滑柱;6、升降弹簧;7、气压缸;8、通孔;9、转动电机;10、转动上模盘;11、上模芯;12、定位螺栓;13、限位杆;14、伸缩螺栓;15、限位槽;16、安装槽;17、下模芯;18、模孔;19、限位块;20、滑槽;21、伸缩孔;22、卡孔;23、拉环;24、滑块;25、固力环;26、固力槽;27、环形槽;28、滚槽;29、滚珠;30、固定螺栓;31、转动把手;32、安装孔;33、定位槽;34、转槽;35、配合槽;36、打磨纹;37、定位柱;38、固定板;39、螺纹孔;40、落料孔;41、伸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包括安装板1、上基板2、下模板3、下基板4、滑柱5、升降弹簧6、气压缸7、通孔8、转动电机9、转动上模盘10、上模芯11、伸缩螺栓14、限位槽15、安装槽16、下模芯17、模孔18、限位块19、滑槽20、伸缩孔21、卡孔22、滑块24、固力环25、固力槽26、环形槽27、固定螺栓30、安装孔32、转槽34、配合槽35、打磨纹36、固定板38、螺纹孔39、落料孔40和伸缩弹簧41,所述安装板1下方设有下基板4,所述下基板4上表面顶角处均固定有滑柱5,且滑柱5顶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4与安装板1之间设有上基板2,且滑柱5滑动穿过上基板2,所述滑柱5外侧套设有升降弹簧6,且上基板2通过升降弹簧6与下基板4弹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包括安装板(1)、上基板(2)、下模板(3)、下基板(4)、滑柱(5)、升降弹簧(6)、气压缸(7)、通孔(8)、转动电机(9)、转动上模盘(10)、上模芯(11)、伸缩螺栓(14)、限位槽(15)、安装槽(16)、下模芯(17)、模孔(18)、限位块(19)、滑槽(20)、伸缩孔(21)、卡孔(22)、滑块(24)、固力环(25)、固力槽(26)、环形槽(27)、固定螺栓(30)、安装孔(32)、转槽(34)、配合槽(35)、打磨纹(36)、固定板(38)、螺纹孔(39)、落料孔(40)和伸缩弹簧(4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方设有下基板(4),所述下基板(4)上表面顶角处均固定有滑柱(5),且滑柱(5)顶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4)与安装板(1)之间设有上基板(2),且滑柱(5)滑动穿过上基板(2),所述滑柱(5)外侧套设有升降弹簧(6),且上基板(2)通过升降弹簧(6)与下基板(4)弹性连接,所述安装板(1)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气压缸(7),且气压缸(7)输出端与上基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基板(2)表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槽(27),所述环形槽(27)内设有转动上模盘(10),所述转动上模盘(10)外侧固定有固力环(25),所述环形槽(27)内壁开设有固力槽(26),且固力环(25)卡入固力槽(26)内,所述转动上模盘(10)上方设有转动电机(9),且转动电机(9)输出轴与转动上模盘(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表面开设有通孔(8),且转动电机(9)穿过通孔(8),所述转动上模盘(10)内部开设有转槽(34),所述转动上模盘(10)底面开设有与转槽(34)连通的配合槽(35),所述转槽(34)顶部与转动上模盘(10)底面对应开设有安装孔(32),所述转动上模盘(10)下方设有上模芯(11),所述上模芯(11)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与转槽(34)配合的固定板(38),且固定板(38)卡入转槽(34)内,所述固定板(38)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9),且螺纹孔(39)与安装孔(32)通过固定螺栓(30)连接,所述上模芯(11)下部外侧开设有打磨纹(36);所述下基板(4)上表面固定有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6),且安装槽(16)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安装槽(16)内配合安装有下模芯(17),且下模芯(17)表面开设有与上模芯(11)对应的模孔(18),所述下基板(4)表面开设有与模孔(18)对应的落料孔(40),所述限位槽(15)内设有限位块(19),所述限位槽(15)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20),所述限位块(19)底面对称固定有滑块(24),且滑块(24)与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15)底面开设有伸缩孔(21),所述限位块(19)底面开设有卡孔(22),所述伸缩孔(21)内设有伸缩螺栓(14),且伸缩螺栓(14)顶端卡入卡孔(22)内,所述伸缩螺栓(14)外侧套设有伸缩弹簧(41),且伸缩螺栓(14)通过伸缩弹簧(41)与伸缩孔(21)弹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用模具,包括安装板(1)、上基板(2)、下模板(3)、下基板(4)、滑柱(5)、升降弹簧(6)、气压缸(7)、通孔(8)、转动电机(9)、转动上模盘(10)、上模芯(11)、伸缩螺栓(14)、限位槽(15)、安装槽(16)、下模芯(17)、模孔(18)、限位块(19)、滑槽(20)、伸缩孔(21)、卡孔(22)、滑块(24)、固力环(25)、固力槽(26)、环形槽(27)、固定螺栓(30)、安装孔(32)、转槽(34)、配合槽(35)、打磨纹(36)、固定板(38)、螺纹孔(39)、落料孔(40)和伸缩弹簧(4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下方设有下基板(4),所述下基板(4)上表面顶角处均固定有滑柱(5),且滑柱(5)顶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4)与安装板(1)之间设有上基板(2),且滑柱(5)滑动穿过上基板(2),所述滑柱(5)外侧套设有升降弹簧(6),且上基板(2)通过升降弹簧(6)与下基板(4)弹性连接,所述安装板(1)表面中心处安装有气压缸(7),且气压缸(7)输出端与上基板(2)固定连接,所述上基板(2)表面对称开设有环形槽(27),所述环形槽(27)内设有转动上模盘(10),所述转动上模盘(10)外侧固定有固力环(25),所述环形槽(27)内壁开设有固力槽(26),且固力环(25)卡入固力槽(26)内,所述转动上模盘(10)上方设有转动电机(9),且转动电机(9)输出轴与转动上模盘(1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表面开设有通孔(8),且转动电机(9)穿过通孔(8),所述转动上模盘(10)内部开设有转槽(34),所述转动上模盘(10)底面开设有与转槽(34)连通的配合槽(35),所述转槽(34)顶部与转动上模盘(10)底面对应开设有安装孔(32),所述转动上模盘(10)下方设有上模芯(11),所述上模芯(11)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与转槽(34)配合的固定板(38),且固定板(38)卡入转槽(34)内,所述固定板(38)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9),且螺纹孔(39)与安装孔(32)通过固定螺栓(30)连接,所述上模芯(11)下部外侧开设有打磨纹(36);所述下基板(4)上表面固定有下模板(3),所述下模板(3)表面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6),且安装槽(16)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5),所述安装槽(16)内配合安装有下模芯(17),且下模芯(17)表面开设有与上模芯(11)对应的模孔(18),所述下基板(4)表面开设有与模孔(18)对应的落料孔(40),所述限位槽(15)内设有限位块(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建坤费成师韩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兴层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