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清文专利>正文

装饰用墙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84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饰用墙面,包括:固定用支架,由条状或板状材料构成;嵌装部,由多个剖面略呈*型而具有上壁与下壁的嵌装槽上下相邻地形成于固定用支架上,该嵌装槽的下壁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及装饰板,嵌装在上述嵌装部的嵌装槽内以提供壁饰作用的板块,其上表面向下形成有卡合沟供嵌装部的插入板嵌插其中以提供固定作用,以此构成,具有施工方便且美观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饰用墙面。目前对于室内装饰或隔间用壁面,多是利用水泥灌浆或堆砌砖块的方式构筑。其中,因砖块具有耐固、耐震、耐压…等实用性,故砖块的使用占有相当大的比率。然而实施砖块堆砌工程时,需先将室内地面上欲堆砌砖块部份的磁砖拆除,再挖掘一道略大于砖块宽度的沟槽,将砖块埋设在该沟槽中以免砖块移位,设置好最底层砖块后,在该层砖块顶面涂抹混凝土再砌上另一层砖块,如此重复直到堆砌完成一整面墙为止,整面砖墙堆砌完成后,接着还必需将地面的磁砖补齐以保持美观。依照上述方式堆砌砖块时,因各砖层与砖层间需维持高精确度的水平线及垂直线,才不致影响整面墙的美观,尤其砖块的高度相当小,每一层砖层的测量不易,一般人是无法轻易达成,故需另行聘请熟练的砌砖人员代劳,过程相当繁复不便。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用墙面,其在固定支架间横向固定有多个嵌装部以承置装饰板,具有施工方便且美观、安全的特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饰用墙面,包括固定用支架,由条状或板状材料构成;嵌装部,由多个剖面略呈型而具有上壁与下壁之嵌装槽上下相邻地形成于固定用支架上,该嵌装槽的下壁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及装饰板,嵌装在上述嵌装部的嵌装槽内以提供壁饰作用的板块,其上表面向下形成有卡合沟供嵌装部的插入板嵌插其中以提供固定作用。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具有的优点是1.使用本技术装饰用墙面时,不需利用测量仪器测量砖层的水平线或垂直线,故进行组装的程序较为方便、快捷。2.使用本技术装饰用墙面时,因装饰板与嵌装部间设有卡合沟或凹槽等固定结构,故墙面在遭遇地震或强烈撞击时可确保安全。3.使用本技术装饰用墙面时,不需破坏已铺设好的磁砖,故可得到较为美观的视觉效果。4.使用本技术装饰用墙面时,不只可使用砖块的材料来当作装饰板,也可使用大理石或木块等纹路美观的材料作装饰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装饰用墙面的立体图;图2是为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为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为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为图4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是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显示的装饰板10大略呈矩形,该装饰板10上表面11横向设有一卡合沟12,该装饰板10底部13为一平面;嵌装部20的上缘向前弯设有一上壁21,该嵌装部20的下壁22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23,该下壁22是供嵌装装饰板10用,该插入板23用以插入所述装饰板10的卡合沟12内。当欲实施本技术装饰用墙面时,如图1所示,先将固定用支架1固定在墙面上,将嵌装部20以螺丝2固定在固定用支架1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架设好嵌装部20为止,其中,位于固定支架1最底部的嵌装部20上壁21恰可抵接上一层嵌装部20的下壁22,接着将装饰板10倾斜一角度,令嵌装部20的插入板23插入装饰板10上表面11的卡合沟12内,再施力将装饰板10推向嵌装部20,令装饰板20的底部13平置在嵌装部20的下壁22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铺设好装饰板10为止,最后再以混凝土3将各装饰板10间的空隙填满即可。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其中显示的装饰板30大略呈矩形,该装饰板30的上表面31横向设有一卡合沟32,该装饰板30底部33是一凹槽34;嵌装部40的上缘向前弯设有一上壁41,该嵌装部40下壁42外缘向上形成一突出部43,该突出部43向下垂设有一插入板44,该嵌装部40的下壁42供嵌装装饰板30用,该突出部43恰可与装饰板30的凹槽34相配合,该突出部43的插入板44则用以插入前述装饰板30的卡合沟32内。当欲实施本技术装饰用墙面另一实施例时,先将固定用支架1固定在墙面上,将嵌装部40以螺丝2固定在固定用支架1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架设好嵌装部40为止,其中,位于固定支架1最底部的嵌装部40上壁41恰可承接上一层嵌装部40的下壁42,接着将装饰板30倾斜一角度,令嵌装部40的插入板43插入装饰板30上表面31的卡合沟32内,再施力将装饰板30推向嵌装部40,令装饰板30底部33的凹槽34与嵌装部40的突出部43相配合,而装饰板30的底部33则可平置在嵌装部30的下壁42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铺设好装饰板30为止,最后再以混凝土3将各装饰板30间的空隙填满即可。如第4及5图所示,是本技术装饰用墙面的又一实施例立体图,其中显示的装饰板50大略呈矩形,该装饰板50的上表面51呈一斜面,该上表面51横向设有一卡合沟52,该装饰板50的底部是一斜面53;嵌装部60的上缘向前弯设有一上壁61,该嵌装部60的下壁是一向上的斜面62,该斜面62的边缘向下垂设有一插入板63,该斜面62供嵌装装饰板50用,该突出的插入板63用以插入所述装饰板50的卡合沟52。当欲实施本技术装饰用墙面的又一实施例时,先将固定用支架1固定在墙面上,将嵌装部60以螺丝2固定在固定用支架1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架设好嵌装部60为止,其中,位于固定支架1最底部的嵌装部60上壁61恰可承接上一层嵌装部60的下壁62,接着将装饰板50倾斜一角度,令嵌装部60的插入板63插入装饰板50上表面51的卡合沟52内,再施力将装饰板50推向嵌装部60,令装饰板50下壁的斜面53置于嵌装部60的斜面62上,重复步骤至整面墙均铺设好装饰板50为止,最后再以混凝土3将各装饰板50间的空隙填满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其它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与技术下所做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仍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装饰用墙面,包括固定用支架,由条状或板状材料构成;嵌装部,由多个剖面略呈型而具有上壁与下壁的嵌装槽上下相邻地形成在固定用支架上,该嵌装槽的下壁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及装饰板,嵌装在上述嵌装部的嵌装槽内以提供壁饰作用的板块,其上表面向下形成有卡合沟供嵌装部的插入板嵌插其中以供固定之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的卡合沟深度略深于该插入板的深度,其宽度略宽于该插入板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的厚度略大于该嵌装槽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嵌装槽的外缘向上形成一突出部,由该突出部前缘直角向下形成一插入板,而所述装饰板的下壁则具有一凹槽,该嵌装部的突出部恰可与该装饰板的凹槽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墙面,其特征在于所前述嵌装槽的下壁是一向上的斜面,由该斜面边缘向下垂设一插入板,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及下壁形成一斜面;该嵌装槽的斜面恰可与该装饰板的斜面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用墙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板为砖块。专利摘要一种装饰用墙面,包括:固定用支架,由条状或板状材料构成;嵌装部,由多个剖面略呈コ型而具有上壁与下壁的嵌装槽上下相邻地形成于固定用支架上,该嵌装槽的下壁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及装饰板,嵌装在上述嵌装部的嵌装槽内以提供壁饰作用的板块,其上表面向下形成有卡合沟供嵌装部的插入板嵌插其中以提供固定作用,以此构成,具有施工方便且美观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用墙面,包括:固定用支架,由条状或板状材料构成;嵌装部,由多个剖面略呈*型而具有上壁与下壁的嵌装槽上下相邻地形成在固定用支架上,该嵌装槽的下壁前缘向下垂设有插入板;及装饰板,嵌装在上述嵌装部的嵌装槽内以提供壁饰作用的板块 ,其上表面向下形成有卡合沟供嵌装部的插入板嵌插其中以供固定之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周清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