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20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预制柱和水平梁,所述的预制柱上设置有伸出的水平悬挑梁,该悬挑梁的伸出端端部设置有缺口,在所述的水平梁端部设置有一与悬挑梁端部设置的缺口相适配的凸台,水平梁与悬挑梁通过凸台与缺口配合后固定连接;所述的悬挑梁端部上端、下端以及侧边分别设置有预埋金属板,在水平梁端部上端、下端以及侧边也设置有预埋金属板,悬挑梁上的预埋金属板与水平梁上的预埋金属板通过一顶部连接金属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连接可靠、结构合理、现场施工快速以及抗震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设计与施工领域,特别涉及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干式连接领域。 背彔技术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多为湿式节点,通常做法是 竖向柱与水平梁在节点部位直接连接,布筋复杂、不易操作、质量不易保证,施 工周期长,在施工中仍然使用大量支撑。对于预制构件的湿式节点,在根本上讲 仍然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延续,体现不出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快、工业 化生产的优点。常用的全预制装配式框架干式节点存在着构造复杂、传力不直接、 不易施工、造价较高等问题,如钢吊架式连接、螺栓连接、混合连接、阻尼连接 等。对一般多层装配式预制框架结构,接合区位于梁端,梁与柱通常做成刚性节 点的形式,但是由于接合处直接位于竖向柱侧面,该处往往为最不利受力截面, 易于超出极限承载能力,导致破坏;尽管结构具有较好的能量耗散能力,但由于 接合区相对薄弱,较梁其它部位容易产生破坏,因而对接合区要求高,相应造价 提高,不经济。比如,普通单层工业厂房的排架结构的梁柱接合方式为先将预 制梁坐置在竖向预制柱头,接合处位于柱上表面,然后用预埋件、螺栓或预留钢 筋锚固;这种节点做法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预制柱(6)和水平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柱(6)上设置有伸出的水平悬挑梁(7),该悬挑梁(7)的伸出端端部设置有一缺口,在所述的水平梁(5)端部设置有一与悬挑梁(7)端部设置的缺口相适配的凸台,水平梁(5)与悬挑梁(7)通过凸台与缺口配合后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书亭朱筱俊黄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