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连接设计与施工领域,特别涉及 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干式连接领域。 背彔技术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多为湿式节点,通常做法是 竖向柱与水平梁在节点部位直接连接,布筋复杂、不易操作、质量不易保证,施 工周期长,在施工中仍然使用大量支撑。对于预制构件的湿式节点,在根本上讲 仍然是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一种延续,体现不出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快、工业 化生产的优点。常用的全预制装配式框架干式节点存在着构造复杂、传力不直接、 不易施工、造价较高等问题,如钢吊架式连接、螺栓连接、混合连接、阻尼连接 等。对一般多层装配式预制框架结构,接合区位于梁端,梁与柱通常做成刚性节 点的形式,但是由于接合处直接位于竖向柱侧面,该处往往为最不利受力截面, 易于超出极限承载能力,导致破坏;尽管结构具有较好的能量耗散能力,但由于 接合区相对薄弱,较梁其它部位容易产生破坏,因而对接合区要求高,相应造价 提高,不经济。比如,普通单层工业厂房的排架结构的梁柱接合方式为先将预 制梁坐置在竖向预制柱头,接合处位于柱上表面,然后用预埋件、螺栓或预留钢 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固定的预制柱(6)和水平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柱(6)上设置有伸出的水平悬挑梁(7),该悬挑梁(7)的伸出端端部设置有一缺口,在所述的水平梁(5)端部设置有一与悬挑梁(7)端部设置的缺口相适配的凸台,水平梁(5)与悬挑梁(7)通过凸台与缺口配合后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书亭,朱筱俊,黄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