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90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它包括电解槽体和定位杆,电解槽体上部设有上连接座,下部设有连接短接,内部中间设有阳极;连接短接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下部设有下连接座;阳极上端与定位杆下端固定连接,下端设有接电部;阳极下端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阳极定位套与连接短接固定连接;上连接座上部设有上端盖;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该电解装置电积过程中受电部位不堆料,减少了清分的周期及工作量,降低后期成本、工作量及维护费用;解决了粉体在下连接座堆积导致其烧穿漏液的问题,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粉体系统反冲洗时黑铜粉的冲刷率,减少后续粉体电解系统维护的成本及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粉体旋流电解精炼中电积出来的为含砷黑铜粉,电积过程中,缓慢地从电解液析出,在电荷的作用下吸附在电解槽体的内壁上。在一个电解周期后,用风加液反冲洗,还是人工手动清分,黑铜粉都会在电解槽底部沉积。原铜粉电解装置阳极直装,阳极定位法兰直接与下连接座接触,导致铜粉在阳极连接法兰处堆积,随着电积的进行,铜粉周期性的电积、电解,在此过程中会不断的放热,从而导致下连接座受热融化,造成在电解过程中不断有电解液流到系统外。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以避免电积过程黑铜粉在受电部位的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粉体电解系统在工业生产上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的粉体旋流电解槽专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包括电解槽体和定位杆,电解槽体上部设有上连接座,下部设有连接短接,内部中间设有阳极;连接短接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下部设有下连接座;阳极上端与定位杆下端固定连接,下端设有接电部;阳极下端穿过第一通孔并通过阳极定位套与连接短接固定连接;上连接座上部设有上端盖;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短接侧面还开设有第二通孔以及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阳极支撑杆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并通过阳极支撑套与阳极下端固定连接,阳极支撑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帽和O型圈与连接短接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盖下部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定位杆上端相互配合。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电部外部设有阳极保护套。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帽,第一螺帽锁紧阳极定位套。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体上端外围与上连接座之间设有屏蔽套。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连接座、电解槽体、连接短接、下连接座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和平面胶垫挤压密封。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解槽体为圆筒状结构,两端均设有法兰。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阳极为圆管状结构,外径为50-130mm;阳极定位套内径为31-33mm,优选为32mm,外径为73-75mm,优选为74mm;定位杆长度为289-291mm,优选为290mm,外径为31-33mm,优选为32mm;电解槽体为圆筒状,外径为215-222mm,优选为219mm,壁厚为4-5mm,优选为4.5mm,长度为1580-1585mm,优选为1583mm,筒状管体两端焊接DN200标准法兰。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连接座公称直径为15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电积过程中受电部位不堆料,相较于原来的粉体电解槽结构,减少了清分的周期及工作量,降低后期成本、工作量及维护费用;解决了粉体在下连接座堆积导致其烧穿漏液的问题,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粉体系统反冲洗时黑铜粉的冲刷率,减少后续粉体电解系统维护的成本及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阳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端盖,2-上连接座,3-电解槽体,4-阳极,5-定位杆,6-屏蔽套,7-下连接座,8-阳极保护套,9-连接短接,10-阳极定位套,11-阳极支撑杆,12-阳极支撑套,13-第一螺帽,14-第二螺帽,101-凹槽,401-接电部,901-第一通孔,902-第二通孔,903-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包括上端盖1、上连接座2、电解槽体3、阳极4、定位杆5、屏蔽套6、下连接座7、阳极保护套8、连接短接9、阳极定位套10、阳极支撑杆11、阳极支撑套12、第一螺帽13、第二螺帽14。电解槽体3上部设有上连接座2,下部设有连接短接9,内部中间设有阳极4;连接短接9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01,下部设有下连接座7;阳极4上端与定位杆5下端固定连接,下端设有接电部401;阳极4下端穿过第一通孔901并通过阳极定位套10与连接短接9固定连接;上连接座2上部设有上端盖1;上连接座2和下连接座7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连接短接9侧面还开设有第二通孔902以及与第二通孔902相对应的第三通孔903,阳极支撑杆11穿过第二通孔902和第三通孔903,并通过阳极支撑套12与阳极4下端固定连接,阳极支撑杆11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帽14和O型圈与连接短接9固定密封连接。上端盖1下部中间设有凹槽101,凹槽101与定位杆5上端相互配合。接电部401外部设有阳极保护套8。第一螺帽13锁紧阳极定位套10。电解槽体3上端外围与上连接座2之间设有屏蔽套6。上连接座2、电解槽体3、连接短接9、下连接座7相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和平面胶垫挤压密封。电解槽体3为圆筒状结构,外径为φ219mm,壁厚4.5mm,长度1583mm,两端均设有DN200法兰。阳极4为圆管状结构,外径为50-130mm,阳极定位套10内径为32mm,外径为74mm,定位杆5长度为290mm,外径为32mm。下连接座7公称直径为150mm。由于阳极4接电位置在装置侧面,安装为非常规安装。首先阳极4下端穿过第一通孔901并通过阳极定位套10安装于连接短接9上;其次,通过第二通孔902、第三通孔903、阳极支撑杆11和阳极支撑套12配合作用,固定阳极4于正中心,使阳极4不倾倒;然后,将电解槽体3安装到接连短接9上,通过平面胶垫和螺栓挤压密封;再从上安装上连接座2,通过平面胶垫于螺栓挤压密封,从下安装下连接座7,通过平面胶垫和螺栓挤压密封;阳极4上通过螺纹连接装上定位杆5,最后安装上端盖1,使定位杆5放置于上端盖1凹槽中,使阳极4完全定位;最后,安装与连接短接9想配套的第一螺帽13、第二螺帽14,通过O型圈挤压密封,完成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体(3)和定位杆(5),电解槽体(3)上部设有上连接座(2),下部设有连接短接(9),内部中间设有阳极(4);连接短接(9)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01),下部设有下连接座(7);阳极(4)上端与定位杆(5)下端固定连接,下端设有接电部(401);阳极(4)下端穿过第一通孔(901)并通过阳极定位套(10)与连接短接(9)固定连接;上连接座(2)上部设有上端盖(1);上连接座(2)和下连接座(7)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体(3)和定位杆(5),电解槽体(3)上部设有上连接座(2),下部设有连接短接(9),内部中间设有阳极(4);连接短接(9)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孔(901),下部设有下连接座(7);阳极(4)上端与定位杆(5)下端固定连接,下端设有接电部(401);阳极(4)下端穿过第一通孔(901)并通过阳极定位套(10)与连接短接(9)固定连接;上连接座(2)上部设有上端盖(1);上连接座(2)和下连接座(7)上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短接(9)侧面还开设有第二通孔(902)以及与第二通孔(902)相对应的第三通孔(903),阳极支撑杆(11)穿过第二通孔(902)和第三通孔(903),并通过阳极支撑套(12)与阳极(4)下端固定连接,阳极支撑杆(11)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帽(14)和O型圈与连接短接(9)固定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盖(1)下部中间设有凹槽(101),凹槽(101)与定位杆(5)上端相互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粉体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电部(401)外部设有阳极保护套(8)。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涛方道良陈东达沈李奇彭强林赵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