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282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0:44
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及方法,它涉及植物油加工技术领域。它包含沉淀筒体、榨油装置、榨油电机、储油筒、排污阀、排污管、排污截止阀、废料槽、蒸馏筒、虹吸管截止阀一、虹吸管截止阀二、虹吸管、第一虹吸管开口、排气管、排气阀、浮子、平衡弹簧、第二虹吸管开口、第三虹吸管开口、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将榨油和提纯的效果一体化,同时具备两种效果,同时进行刻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加工
,具体涉及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茶叶籽是山茶科植物茶树(即人们日常中饮用的茶叶,非油茶树)的果实,其与茶籽一样可压榨食用油,茶叶籽油中的茶多酚,生育酚(VE)含量远高于其他油,因此被称为“油黄金”,与任何其他植物一样,其实茶叶籽是整棵茶树最具营养价值的部分。茶叶籽油是选用茶叶籽果中被蒲包裹着的籽仁粒,压榨出来的一种高端木本养生油。茶叶籽油是一般人们喝茶的茶叶树在秋天结的果子,进行压榨出来的产物,由于茶叶籽油产量很低,且营养价值丰富,因此茶叶籽油又称“油黄金”,古代为皇家用油。随着压榨工艺的成熟,茶叶籽油开始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茶叶籽油产地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茶原产地等地区为主。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现有茶园面积约为3200万亩。茶叶树的品种繁多、分布广阔,从北纬18°至38°,东经94°到122°;垂直分布范围,最高分布到海拔2600m的山地,最低到海拔仅几米的低丘;土壤PH值一般在4.0-6.5之间。茶叶籽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要历经秋、冬、春、夏、秋的五季,生长周期长达400多天,因其花果同枝的特殊景观,在民间素有“抱子怀胎”之美誉。一般每亩茶园可产茶叶籽50公斤,整籽含油率一般为25%~35%,按照目前的压榨加工工艺,茶叶籽出油率仅在10%,以此推算,可亩产茶叶籽油5公斤。目前市场上的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功能单一,效果不佳,需要两台机器,效率不高,劳动成本高,损耗的人力物力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及方法,将榨油和提纯的效果一体化,同时具备两种效果,同时进行刻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沉淀筒体1、榨油装置2、榨油电机3、储油筒4、排污阀5、排污管6、排污截止阀7、废料槽8、蒸馏筒9、虹吸管截止阀一10、虹吸管截止阀二11、虹吸管12、第一虹吸管开口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浮子16、平衡弹簧17、第二虹吸管开口18、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进水管20;所述沉淀筒体1上部设置有榨油装置2,榨油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榨油电机3,榨油装置2下方设置有储油筒4,沉淀筒体1的左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0,沉淀筒体1的底部中间连通着排污管6的上端,排污管6上部设置有排污阀5,排污管6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截止阀7,排污管6的下端连通着废料槽8,废料槽8的右边设置有蒸馏筒9,蒸馏筒9通过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连通着虹吸管12的下端,虹吸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虹吸管开口13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上部,虹吸管12的中端通过第二虹吸管开口18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中部,所述第三虹吸管开口19上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一10,所述第二虹吸管开口18上述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二11,所述虹吸管12的上端还连通着排气管14,排气管14上设置有排气阀15,所述第一虹吸管开口13处设有浮子16,浮子16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17,平衡弹簧17一端与浮子16固定,在沉淀筒体1的侧壁上焊接有安装板,浮子16和第一虹吸管开口13均位于两安装板之间,所述平衡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安装板固定。所述榨油装置2包含榨油腔21、进料腔22、榨油螺杆23、进油口24、导油管25、出油孔26、排油口27、导料螺旋叶片28、排料口29、活塞30,所述榨油装置2内左部设置有进料腔22,榨油装置2内右部设置有榨油腔21,榨油装置2内中部设置有榨油螺杆23与榨油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榨油螺杆23贯穿着榨油腔21和进料腔22,位于榨油腔21的榨油螺杆23部分体积大于位于进料腔22部分的榨油螺杆23,榨油螺杆23的中部设置有导料螺旋叶片28,进料腔22中部设置有活塞30,榨油螺杆23内部设置有导油管25,导油管25上设置有进油口24,导油管25的一端与排油口27连通,排油口27连通着储油筒4,榨油腔21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孔26,出油孔26连通着储油筒4,榨油腔21的右壁上设置有排料口29。所述储油筒4包含过滤网41、下油口42,过滤网41设置在储油筒4中部,储油筒4底部设置有下油口42。所述沉淀筒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蒸馏筒9内部设置有加热件。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茶叶树种籽进行去壳处理;步骤二、对去壳后的茶叶树种籽进行炒制;步骤三、将炒制后的茶叶树种籽放入榨油装置中进行榨取,茶叶籽油进入储油筒4;步骤四、关闭排污阀5和虹吸管截止阀一10,打开排气阀15;步骤五、储油筒4的油进入沉淀筒体1内再加入水,茶叶籽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且茶叶籽油的体积大于沉淀筒体1内浮子16以下的体积,所述菜籽油和水的总体积大于沉淀筒体1内虹吸管12弯折段以下的体积;步骤六、打开搅拌器,搅拌30-40min后关闭搅拌器;步骤七、将沉淀筒体1内的茶叶籽油和水的混合液体静置2-3h;步骤八、关闭排气阀15,打开排污阀5,待沉淀筒体1内的液面不再降低时,打开虹吸管截止阀一10;步骤九、打开加热件,对蒸馏筒体加热1-2h,并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1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将榨油和提纯的效果一体化,同时具备两种效果,同时进行刻意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榨油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沉淀筒体1、榨油装置2、榨油电机3、储油筒4、排污阀5、排污管6、排污截止阀7、废料槽8、蒸馏筒9、虹吸管截止阀一10、虹吸管截止阀二11、虹吸管12、第一虹吸管开口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浮子16、平衡弹簧17、第二虹吸管开口18、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进水管20、榨油腔21、进料腔22、榨油螺杆23、进油口24、导油管25、出油孔26、排油口27、导料螺旋叶片28、排料口29、活塞30、过滤网41、下油口42。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沉淀筒体1、榨油装置2、榨油电机3、储油筒4、排污阀5、排污管6、排污截止阀7、废料槽8、蒸馏筒9、虹吸管截止阀一10、虹吸管截止阀二11、虹吸管12、第一虹吸管开口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浮子16、平衡弹簧17、第二虹吸管开口18、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进水管20;所述沉淀筒体1上部设置有榨油装置2,榨油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榨油电机3,榨油装置2下方设置有储油筒4,沉淀筒体1的左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0,沉淀筒体1的底部中间连通着排污管6的上端,排污管6上部设置有排污阀5,排污管6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截止阀7,排污管6的下端连通着废料槽8,废料槽8的右边设置有蒸馏筒9,蒸馏筒9通过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连通着虹吸管12的下端,虹吸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虹吸管开口13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上部,虹吸管12的中端通过第二虹吸管开口18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中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沉淀筒体(1)、榨油装置(2)、榨油电机(3)、储油筒(4)、排污阀(5)、排污管(6)、排污截止阀(7)、废料槽(8)、蒸馏筒(9)、虹吸管截止阀一(10)、虹吸管截止阀二(11)、虹吸管(12)、第一虹吸管开口(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浮子(16)、平衡弹簧(17)、第二虹吸管开口(18)、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进水管(20);所述沉淀筒体(1)上部设置有榨油装置(2),榨油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榨油电机(3),榨油装置(2)下方设置有储油筒(4),沉淀筒体(1)的左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0),沉淀筒体(1)的底部中间连通着排污管(6)的上端,排污管(6)上部设置有排污阀(5),排污管(6)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截止阀(7),排污管(6)的下端连通着废料槽(8),废料槽(8)的右边设置有蒸馏筒(9),蒸馏筒(9)通过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连通着虹吸管(12)的下端,虹吸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虹吸管开口(13)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上部,虹吸管(12)的中端通过第二虹吸管开口(18)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中部,所述第三虹吸管开口(19)上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一(10),所述第二虹吸管开口(18)上述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二(11),所述虹吸管(12)的上端还连通着排气管(14),排气管(14)上设置有排气阀(15),所述第一虹吸管开口(13)处设有浮子(16),浮子(16)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17),平衡弹簧(17)一端与浮子(16)固定,在沉淀筒体(1)的侧壁上焊接有安装板,浮子(16)和第一虹吸管开口(13)均位于两安装板之间,所述平衡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安装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沉淀筒体(1)、榨油装置(2)、榨油电机(3)、储油筒(4)、排污阀(5)、排污管(6)、排污截止阀(7)、废料槽(8)、蒸馏筒(9)、虹吸管截止阀一(10)、虹吸管截止阀二(11)、虹吸管(12)、第一虹吸管开口(13)、排气管(14)、排气阀(15)、浮子(16)、平衡弹簧(17)、第二虹吸管开口(18)、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进水管(20);所述沉淀筒体(1)上部设置有榨油装置(2),榨油装置(2)的左侧设置有榨油电机(3),榨油装置(2)下方设置有储油筒(4),沉淀筒体(1)的左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管(20),沉淀筒体(1)的底部中间连通着排污管(6)的上端,排污管(6)上部设置有排污阀(5),排污管(6)的下部设置有排污截止阀(7),排污管(6)的下端连通着废料槽(8),废料槽(8)的右边设置有蒸馏筒(9),蒸馏筒(9)通过第三虹吸管开口(19)连通着虹吸管(12)的下端,虹吸管(12)的上端通过第一虹吸管开口(13)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上部,虹吸管(12)的中端通过第二虹吸管开口(18)连通着沉淀筒体(1)右壁的中部,所述第三虹吸管开口(19)上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一(10),所述第二虹吸管开口(18)上述设置有虹吸管截止阀二(11),所述虹吸管(12)的上端还连通着排气管(14),排气管(14)上设置有排气阀(15),所述第一虹吸管开口(13)处设有浮子(16),浮子(16)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平衡弹簧(17),平衡弹簧(17)一端与浮子(16)固定,在沉淀筒体(1)的侧壁上焊接有安装板,浮子(16)和第一虹吸管开口(13)均位于两安装板之间,所述平衡弹簧(1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安装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树种籽中茶叶籽油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榨油装置(2)包含榨油腔(21)、进料腔(22)、榨油螺杆(23)、进油口(24)、导油管(25)、出油孔(26)、排油口(27)、导料螺旋叶片(28)、排料口(29)、活塞(30),所述榨油装置(2)内左部设置有进料腔(22),榨油装置(2)内右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东升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