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826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植物油压榨技术领域的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原料清洗;S2:高温翻炒;S3:研磨成坯;S4:蒸坯处理;S5:油料压榨;S6:油脂脱酸;S7:静置沉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不破坏油脂中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中原油的营养成分以及天然香味,无化学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具体为植物油压榨

技术介绍
菜籽油除主要含有甘油三酯外,还含有生育酚、磷脂。色素以及游离脂肪酸等微量元素,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食用菜籽油的传统,每年5月,油菜丰收的时节,人们将刚收获的菜籽压榨后得到新鲜菜籽油食用。但是,大部分的小型压榨作坊所采用的都是土法压榨,其菜籽油的出油转化率低,菜籽油的质量稳定性较差,且压榨的菜籽油食用口感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挑选无霉变、无异味的新鲜油菜籽放入3%的开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浸泡20-30min后,捞出沥干,并用筛选机去除油菜籽中的夹杂物;S2:将清洁后的油菜籽放入炒锅中,升温至130-140℃后开始翻炒,直至锅内油菜籽有炸裂声后控制温度115-120℃,手捻油菜籽碎后呈金黄色即可出锅;S3:将炒制后的油菜籽放入碾磨机中,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cm,研磨成坯;S4:将掺入规定的油料坯进行蒸坯处理,头坯蒸2min,冒青气,二坯蒸25min,在蒸时不断向蒸锅内加水;S5:将蒸坯后的油菜籽送入榨油机中,在110-135℃下压榨40-50S,收集头道榨油和滤饼,随后再将滤饼进行二次压榨,收集榨油;S6:两次压榨的油脂混合并进行抽滤,除去其中的杂质,边搅拌边升温,直至出现明显絮状沉淀,随后保温静置4h以上,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加热至80-90℃,进行油脂的脱酸处理;S7: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去除沉淀,得到精制菜籽油。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选取的油菜籽中含有的芥酸含量大于25%,水分含量小于8%。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炒锅采用夹层锅,并在夹层锅的夹层空腔中填充草灰或细砂,使锅体均匀受热。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蒸坯的温度为95-100℃,油料坯的装料量控制在80-90%之间,同时在蒸坯的过程中要关闭排气孔。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榨油机的喂料斗轴转速为24-28r/min,榨轴转速25-35r/min,入榨条件水分控制在1.5-2.5%。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搅拌初期温度为30℃,升温至60℃后停止搅拌,其中升温的速率控制在2-3℃/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不破坏油脂中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中原油的营养成分以及天然香味,无化学残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挑选无霉变、无异味的新鲜油菜籽放入3%的开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浸泡20-30min后,捞出沥干,并用筛选机去除油菜籽中的夹杂物,选取的油菜籽中含有的芥酸含量大于25%,水分含量小于8%;S2:将清洁后的油菜籽放入炒锅中,升温至130-140℃后开始翻炒,直至锅内油菜籽有炸裂声后控制温度115-120℃,手捻油菜籽碎后呈金黄色即可出锅,炒锅采用夹层锅,并在夹层锅的夹层空腔中填充草灰或细砂,使锅体均匀受热;S3:将炒制后的油菜籽放入碾磨机中,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cm,研磨成坯;S4:将掺入规定的油料坯进行蒸坯处理,头坯蒸2min,冒青气,二坯蒸25min,在蒸时不断向蒸锅内加水,蒸坯的温度为95-100℃,油料坯的装料量控制在80-90%之间,同时在蒸坯的过程中要关闭排气孔;S5:将蒸坯后的油菜籽送入榨油机中,在110-135℃下压榨40-50S,收集头道榨油和滤饼,随后再将滤饼进行二次压榨,收集榨油,榨油机的喂料斗轴转速为24-28r/min,榨轴转速25-35r/min,入榨条件水分控制在1.5-2.5%;S6:两次压榨的油脂混合并进行抽滤,除去其中的杂质,边搅拌边升温,直至出现明显絮状沉淀,随后保温静置4h以上,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加热至80-90℃,进行油脂的脱酸处理,搅拌初期温度为30℃,升温至60℃后停止搅拌,其中升温的速率控制在2-3℃/min;S7: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去除沉淀,得到精制菜籽油。本专利技术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使油料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破坏油料细胞、促使蛋白质变性、降低油脂粘度等,以适于压榨取油和提高出油率,不破坏油脂中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保留了油料作物中原油的营养成分以及天然香味,无化学残留。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挑选无霉变、无异味的新鲜油菜籽放入3%的开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浸泡20‑30min后,捞出沥干,并用筛选机去除油菜籽中的夹杂物;S2:将清洁后的油菜籽放入炒锅中,升温至130‑140℃后开始翻炒,直至锅内油菜籽有炸裂声后控制温度115‑120℃,手捻油菜籽碎后呈金黄色即可出锅;S3:将炒制后的油菜籽放入碾磨机中,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cm,研磨成坯;S4:将掺入规定的油料坯进行蒸坯处理,头坯蒸2min,冒青气,二坯蒸25min,在蒸时不断向蒸锅内加水;S5:将蒸坯后的油菜籽送入榨油机中,在110‑135℃下压榨40‑50S,收集头道榨油和滤饼,随后再将滤饼进行二次压榨,收集榨油;S6:两次压榨的油脂混合并进行抽滤,除去其中的杂质,边搅拌边升温,直至出现明显絮状沉淀,随后保温静置4h以上,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加热至80‑90℃,进行油脂的脱酸处理;S7:在室温下静置6‑8h后,去除沉淀,得到精制菜籽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转化率菜籽油压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挑选无霉变、无异味的新鲜油菜籽放入3%的开水中,搅拌均匀,静置分层,浸泡20-30min后,捞出沥干,并用筛选机去除油菜籽中的夹杂物;S2:将清洁后的油菜籽放入炒锅中,升温至130-140℃后开始翻炒,直至锅内油菜籽有炸裂声后控制温度115-120℃,手捻油菜籽碎后呈金黄色即可出锅;S3:将炒制后的油菜籽放入碾磨机中,并加入3%左右的筛净粗糠,压出的厚度不超过0.2cm,研磨成坯;S4:将掺入规定的油料坯进行蒸坯处理,头坯蒸2min,冒青气,二坯蒸25min,在蒸时不断向蒸锅内加水;S5:将蒸坯后的油菜籽送入榨油机中,在110-135℃下压榨40-50S,收集头道榨油和滤饼,随后再将滤饼进行二次压榨,收集榨油;S6:两次压榨的油脂混合并进行抽滤,除去其中的杂质,边搅拌边升温,直至出现明显絮状沉淀,随后保温静置4h以上,离心,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加热至80-90℃,进行油脂的脱酸处理;S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锋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香泉湖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