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煤作为主要能源和化工原料,同时也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围绕煤的多级利用研发了各种相关技术。目前,煤热解技术根据热解器工艺主要有回转炉热解工艺、移动床热解工艺、流化床热解工艺及气流床热解工艺等。回转炉热解工艺和移动床热解工艺,主要利用块煤作为原料,焦油产率低,不适于煤热解制油技术;流化床热解工艺和气流床热解工艺,利用粉煤进料,焦油产量高,但焦油中粉焦含量高,且不易分离,利用现有的分离技术,如沉降器、旋风分离器、过滤器等都不能有效地对粉尘进行分离,严重制约了粉煤热解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410624018.9中介绍利用籽煤或籽煤半焦为过滤介质,进行荒煤气除尘。一方面由于籽煤粒径较大,床层空隙也较大,导致细粉过滤效果不理想,尤其用于粉煤热解荒煤气中粉尘量更多的情况下,除尘效果会不理想;另一方面利用该过滤器,荒煤气在过滤器中线速度不能太大,稍大就会将半焦携带入内管,破坏过滤床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半焦过滤器、旋风分离器和喷淋塔模块,所述半焦过滤器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进气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喷淋塔模块连接;所述半焦过滤器包括圆柱形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环形设置外管网及内管网,所述内管网及外管网的钢丝均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钢丝,所述外管网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距离不大于5mm,所述内管网竖直设于所述外壳体中央位置,且内管网顶部通过连接管伸出所述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部收缩形成半焦出口,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设有半焦分布进料机构,所述外壳体侧壁下部设有热解气进气口;所述半焦分布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半焦过滤器、旋风分离器和喷淋塔模块,所述半焦过滤器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进气口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出气口通过管路与喷淋塔模块连接;所述半焦过滤器包括圆柱形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环形设置外管网及内管网,所述内管网及外管网的钢丝均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钢丝,所述外管网与所述外壳体内壁之间距离不大于5mm,所述内管网竖直设于所述外壳体中央位置,且内管网顶部通过连接管伸出所述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底部收缩形成半焦出口,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设有半焦分布进料机构,所述外壳体侧壁下部设有热解气进气口;所述半焦分布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分散筒、分散扇和驱动电机,分散筒顶部固定设有盖板,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于所述盖板顶部,分散扇位于分散筒内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分散扇的扇叶自上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30°-60°;所述喷淋塔模块包括一级喷淋塔、二级喷淋塔和冷凝器,所述一级喷淋塔出气口连接所述二级喷淋塔进气口,所述一级喷淋塔喷淋液采用循环油,所述二级喷淋塔喷淋液采用氨水,所述二级喷淋塔出气口连接冷凝器进气口,所述冷凝器出气口得到煤气;所述一级喷淋塔和二级喷淋塔的塔底分别连接一级集液罐和二级集液罐,所述冷凝器底部连接三级集液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至少设有两个半焦入口,且半焦入口对称分布,所述半焦为粉煤热解半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半焦由所述半焦入口进入进料分散筒,经所述分散扇分散后在所述外管网及内管网之间下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热解产焦油过程中的热解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网、内管网均由若干不锈钢支撑柱和钢丝构成,所述钢丝为等直径圆环状,所述钢丝均匀套设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且相邻钢丝之间距离为0.1mm,支撑柱在圆周方向上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少波,赵春蝶,杨佳棋,邹来禧,谢永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