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40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印刷辊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本组件包括筒体内侧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还包括两块呈弧形的配重条:条体一和条体二,上述条体一的内端与条体二内端相铰接,上述条体一和条体二外侧均嵌于连接槽处,所述连接槽与条体一之间具有能将两者相卡接的卡接结构。本印刷辊的配重组件稳定性高。

Printing roll fitting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ccessory of a printing roll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printing roller includes a cylinder-shaped cylinder body. The assembly includes a ring-shaped concave connecting groove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cylinder body and two arc-shaped counterweight strips: strip body one and strip body two. The inner end of the strip body 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inner end of the strip body two.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rip body one and the strip body two are embedded in the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strip body one are embedded in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re is a clamp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two. The matching parts of the printing roll have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辊的配重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印刷辊的配重组件。
技术介绍
印刷辊是胶印刷机的重要配件。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通常印刷辊都具有一定重量。但是,现有的印刷辊为了保证其具备足够重量,通常将圆筒状的印刷辊壁厚设置得比较大。这样虽然解决了印刷稳定性,但是,材料消耗大,增加了印刷辊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提高印刷辊稳定性且结构紧凑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印刷辊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筒体内侧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还包括两块呈弧形的配重条:条体一和条体二,上述条体一的内端与条体二内端相铰接,上述条体一和条体二外侧均嵌于连接槽处,所述连接槽与条体一之间具有能将两者相卡接的卡接结构。本配重组件创造性的将条体一和条体二嵌于连接槽处,在卡接结构的作用下将条体稳定的定位在本体上。由于条体二与条体一相连接,最终将条体一和条体二均稳定连接在本体上。由于条体一和条体二为密度比较高的材料,例如:铸铁。因此,在条体一和条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印刷辊具备足够重量,从而保证印刷辊能进行正常稳定的印刷作业。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条体一侧部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上述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部分伸出定位孔,且圆珠具有抵靠在连接槽侧壁处的趋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圆珠能稳定的抵靠在壳体上。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连接槽侧壁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定位凹口与圆珠侧部相匹配。通过定位凹口能使条体一更加稳定的定位在本体上。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连接槽底部具有柔性的接触垫。通过柔性的接触垫能避免条体一与本体刚性接触。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接触垫包括呈长板状的板体一、板体二和板体三,上述板体一抵靠在连接槽底部处,上述板体三抵靠在条体一上,上述板体二被紧压在板体一与板体三之间。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板体一和板体三均为橡胶材料,所述板体二为木质材料。板体一和板体三能使接触垫具备足够的柔性,板体二能适当提高接触垫强度。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还包括一柔性的垫块,上述垫块被紧压在条体一外端与条体二外端之间。由于垫块被紧压在条体一和条体二外端之间,因此,这样能保证条体一和条体二均能稳定的嵌于连接槽处。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垫块包括本体和挡沿,上述本体呈等腰梯形,上述挡沿凸出于本体的小尺寸顶部两侧,上述条体一外端和条体二外端分别抵靠在本体的两侧腰边处,上述挡沿的一侧抵靠在条体一内侧,挡沿的另一侧抵靠在条体二内侧。本体的两侧能稳定的由条体一外端以及条体二外端接触,在挡沿的作用下能使整个垫块稳定的位于条体一和条体二之间。在上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所述本体和挡沿为一体式结构且为橡胶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刷辊的配重组件由于条体一和条体二具备足够重量,因此,连接在印刷辊内部的条体一和条体二能使整个印刷辊具备足够重量,这样能适当减少印刷筒材料消耗,有效的降低了印刷辊成本,且稳定性比较高。同时,由于条体一和条体二均位于筒体内,它们不占用额外空间,因此,其结构比较紧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印刷辊的配重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印刷辊的配重组件中条体一与条体二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1a、连接槽;1a1、定位凹口;2、条体一;2a、定位孔;3、条体二;4、弹簧;5、圆珠;6、板体一;7、板体二;8、板体三;9、垫块;9a、本体;9b、挡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印刷辊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1。本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包括筒体1内侧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1a,还包括两块呈弧形的配重条:条体一2和条体二3,上述条体一2的内端与条体二3内端相铰接,上述条体一2和条体二3外侧均嵌于连接槽1a处,所述连接槽1a与条体一2之间具有能将两者相卡接的卡接结构。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条体一2侧部凹入的定位孔2a,所述定位孔2a内具有弹簧4和圆珠5,上述圆珠5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部分伸出定位孔2a,且圆珠5具有抵靠在连接槽1a侧壁处的趋势。所述连接槽1a侧壁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1a1。所述定位凹口1a1与圆珠5侧部相匹配。所述连接槽1a底部具有柔性的接触垫。所述接触垫包括呈长板状的板体一6、板体二7和板体三8,上述板体一6抵靠在连接槽1a底部处,上述板体三8抵靠在条体一2上,上述板体二7被紧压在板体一6与板体三8之间。所述板体一6和板体三8均为橡胶材料,所述板体二7为木质材料。还包括一柔性的垫块9,上述垫块9被紧压在条体一2外端与条体二3外端之间。所述垫块9包括本体9a和挡沿9b,上述本体9a呈等腰梯形,上述挡沿9b凸出于本体9a的小尺寸顶部两侧,上述条体一2外端和条体二3外端分别抵靠在本体9a的两侧腰边处,上述挡沿9b的一侧抵靠在条体一2内侧,挡沿9b的另一侧抵靠在条体二3内侧。所述本体9a和挡沿9b为一体式结构且为橡胶材料。当然,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在条体二与连接槽侧壁之间还可以再额外设置一个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与条体一与连接槽侧壁之间的卡接结构完全相同,因此,在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配重组件创造性的将条体一和条体二嵌于连接槽处,在卡接结构的作用下将条体稳定的定位在本体上。由于条体二与条体一相连接,最终将条体一和条体二均稳定连接在本体上。由于条体一和条体二为密度比较高的材料,例如:铸铁。因此,在条体一和条体二的作用下能使印刷辊具备足够重量,从而保证印刷辊能进行正常稳定的印刷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印刷辊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筒体内侧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还包括两块呈弧形的配重条:条体一和条体二,上述条体一的内端与条体二内端相铰接,上述条体一和条体二外侧均嵌于连接槽处,所述连接槽与条体一之间具有能将两者相卡接的卡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印刷辊包括呈圆筒状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本组件包括筒体内侧呈环形凹入的连接槽,还包括两块呈弧形的配重条:条体一和条体二,上述条体一的内端与条体二内端相铰接,上述条体一和条体二外侧均嵌于连接槽处,所述连接槽与条体一之间具有能将两者相卡接的卡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条体一侧部凹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具有弹簧和圆珠,上述圆珠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部分伸出定位孔,且圆珠具有抵靠在连接槽侧壁处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侧壁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凹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口与圆珠侧部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辊的配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底部具有柔性的接触垫。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