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171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车桥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用于夹持车桥的夹持机构,支撑机构上连接有施力部件和轴体,轴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的底部连接有车桥;第一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第一柱体和第一下模块,第一上模块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第二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模块、第二柱体和第二下模块,第二上模块底部设置有第二凹陷部,第二下模块顶部设置有第三凹陷部。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车桥实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动干涉的技术问题。

Vehicle and Bridge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Detec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s, in particular to a vehicle-bridge experimental device and a detection system. The vehicle-bridge experimental device consists of a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for clamping the vehicle-bridge.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force-exerting component and a shaft body. The bottom of the shaft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oading module and a second loading modu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loading module and the second load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a vehicle-bridge. The first loading module comprises a top-down sequence. The first upper module,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first lower module are arrange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upper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epression,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lower module is set with a plane; the second loading module includes the second upper module, the second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lower module, which are arranged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upper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epression. The top of the second and lower modules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depression. The detection system includes the vehicle-bridge experimental device mentioned abov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motion interference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驱动桥台架试验标准是QC/T533-1999汽车驱动桥台架试验方法和QC/T534-1999汽车驱动桥壳台架试验评价指标。针对这个标准中涉及的驱动桥桥壳垂直弯曲刚性和垂直弯曲静强度试验、驱动桥桥壳垂直弯曲疲劳试验,标准中给出了大概的测试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很多测试装置存在运动干涉或者增加车桥受力情况等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桥实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发生运动干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用于夹持车桥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施力部件和轴体,所述轴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和所述第二加载模块的底部连接有车桥;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第一柱体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所述第二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模块、第二柱体和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二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三凹陷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施力部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底部连接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底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与所述加载模块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油缸顶部连接有第一球铰,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轴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支架和夹具,所述夹具夹持车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轴体起导向作用的直线轴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底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之间的间距可调。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模块和所述第二下模块均与车桥上的弹簧座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模块和所述第二上模块均与所述轴体固定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柱体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凹陷部和所述第三凹陷部均与所述第二柱体间隙配合。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运动干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车桥实验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及检测系统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用于夹持车桥的夹持机构,支撑机构上连接有施力部件和轴体,轴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的底部连接有车桥;第一加载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第一柱体和第一下模块,第一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一凹陷部,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第二加载模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模块、第二柱体和第二下模块,第二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二凹陷部,第二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三凹陷部。现有技术中由于加载模块是固定的,在施力部件施力时车桥会有个向下弯曲的微小弧度,但此时两个加载模块在施力部件的作用下不会产生位移,因此容易发生运动干涉。而本申请在使用时,施力部件通过加载模块对车桥施加压力,在施力过程中由于第二柱体被第二凹陷部和第三凹陷部限制,因此第二加载模块无法移动;由于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因此第一柱体能够在第一下模块的表面移动;在施力过程,由于车桥有个向下弯曲的微小弧度,因此第一下模块会向第二加载模块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虽然车桥向下弯曲,但第一下模块和第二下模块之间的距离也有所缩短,因此缓解了运动干涉的技术问题,避免车桥受到额外的力或力矩。本技术提供的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车桥实验装置。由于车桥实验装置的设置,所以检测系统具有上述车桥实验装置的所有优点;由于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因此第一柱体能够在第一下模块的表面移动,缓解了运动干涉的技术问题,避免车桥受到额外的力或力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第一加载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第二加载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未施加力时车桥受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桥实验装置的施加力后的车桥受力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支撑机构;200-夹持机构;300-车桥;400-施力部件;201-支架;202-滚轮;203-夹具;301-弹簧座;401-油缸;402-力传感器;403-轴体;404-第一加载模块;405-第二加载模块;406-直线轴承;407-第二球铰;408-第一球铰;4041-第一上模块;4042-第一柱体;4043-第一下模块;4051-第二上模块;4052-第二柱体;4053-第二下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桥300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00和用于夹持车桥300的夹持机构200,所述支撑机构100上连接有施力部件400和轴体403,所述轴体403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404和第二加载模块405,所述第一加载模块404和所述第二加载模块405的底部连接有车桥300;所述第一加载模块404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4041、第一柱体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用于夹持车桥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施力部件和轴体,所述轴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和所述第二加载模块的底部连接有车桥;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第一柱体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所述第二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模块、第二柱体和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二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三凹陷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用于夹持车桥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施力部件和轴体,所述轴体底部连接有第一加载模块和第二加载模块,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和所述第二加载模块的底部连接有车桥;所述第一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模块、第一柱体和第一下模块,所述第一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下模块顶部设置为平面;所述第二加载模块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模块、第二柱体和第二下模块,所述第二上模块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下模块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柱体配合使用的第三凹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包括油缸,所述油缸底部连接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底部连接有轴体,所述轴体与所述加载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桥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文强李妮妮吴袁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