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126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包括前转子、前定子和前体扭力臂,后体包括后转子、后定子和后体扭力臂,前定子与前转子活动配合,前定子与前体扭力臂连接,前体扭力臂与反扭力臂连接,后定子与后转子活动配合,后定子与后体扭力臂连接,前转子与后转子连接,前体扭力臂与后体扭力臂活动连接,前转子的泥浆通道与后转子的泥浆通道连通,后转子的泥浆通道与后定子的泥浆通道连通,前转子上设有转子液压通道,前定子上设有定子液压通道,定子液压通道与转子液压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降低液压通道和泥浆通道相互之间的影响;增加了液压通道、回转接头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维修便捷性。

A Separate Central Rotary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lit central rotary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and a rear body. The front body includes a front rotor, a front stator and a front torsion arm. The rear body includes a rear rotor, a rear stator and a rear torsion arm. The front stator is movably matched with the front rotor, the front st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ront torsion arm, and the front torsion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verse torsion arm. The rear st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torsion arm, the front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rotor, the front torsion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torsion arm, the front torsion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torsion arm, the mud passage of the front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d passage of the rear rotor, the mud passage of the rear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d passage of the rear stator, and the front r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mud passage of the rear stator. The front stator is provided with a stator hydraulic channel, and the stator hydraulic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tor hydraulic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du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ydraulic channel and the mud channel, increas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hydraulic channel and the rotary joint, and improving the convenience of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盾构机,特别是指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
技术介绍
中心回转接头是泥水平衡盾构重要组成部件,是泥浆、液压油等介质输送至刀盘上的必要通道。中心回转接头主要由转子、定子、液压通道、泥浆通道及密封等组成,常规的一体式中心回转接头通常只有一个转子和定子,如图1所示的一体式中心回转接头18,转子19与刀盘连接座1连接,定子20尾部与泥浆管路连接,定子20与扭力臂21连接,扭力臂21与反扭力臂2连接,但是由于泥浆管安装误差或运行时的震动导致与泥浆管路连接的定子受到向后的拉力和偏载力,导致定子沿轴向向后移动,进而导致液压通道错位和端面密封失效,液压通道错位影响液压通道的正常工作,端面密封的失效导致泥浆泄漏致后部轴承、转子定子结合面和液压通道内,影响液压通道正常工作同时导致中心回转接头的整体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解决了常规一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因泥浆管外力导致定子后移导致液压通道无法工作的问题,提高了液压通道的可靠性,解决了泥浆管路震动等原因导致断面密封失效的问题,提高了中心回转接头维修便捷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包括前转子、前定子和前体扭力臂,后体包括后转子、后定子和后体扭力臂,前定子套在前转子上,前定子与前转子活动配合,前定子与前体扭力臂连接,前体扭力臂与反扭力臂连接,后定子套在后转子上,后定子与后转子活动配合,后定子与后体扭力臂连接,前转子与后转子连接,前体扭力臂与后体扭力臂活动连接,前转子的泥浆通道与后转子的泥浆通道连通,后转子的泥浆通道与后定子的泥浆通道连通,前转子上设有转子液压通道,前定子上设有定子液压通道,定子液压通道与转子液压通道连通。所述的后转子的前部凸台外径大于前定子的内径。所述的后定子与后转子之间设有轴承,后转子上设有与轴承配合的卡环,后定子与后转子之间设有端部密封。所述的前转子与刀盘连接座连接,前转子的泥浆通道与前部泥浆管连通,后定子的泥浆通道与后部泥浆管连通。所述的前转子通过螺栓与刀盘连接座连接,前转子通过分体螺栓与后转子连接,后定子通过螺栓与后部泥浆管连接。本技术实现的功能:①前后分体式结构将液压通道和泥浆通道分离,避免端面密封损坏后泥浆泄漏致液压通道内;②后定子由于泥浆管路的拉力轴向移动或脱落时不会影响前定子;③前后扭力臂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型式,后定子的轴向移动或脱落时不会影响前定子;④后转子的前部凸台外径大于前定子的内径,可以限制前定子的轴线移动;⑤后体维修/更换不影响前体的装配关系及液压通道,前体维修不影响后体装配关系,维修操作便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①分体式结构设计让液压通道和泥浆通道各个功能和装配关系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影响降至最低;②分体式设计增加了液压通道工作的可靠性;③分体式设计减少泥浆管路对液压通道的影响,提高回转接头的可靠性;④分体式设计提高了维修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一体式中心回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盘连接座、2-反扭力臂、3-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4-前转子、5-定子液压通道、6-前定子、7-前体扭力臂、8-分体螺栓、9-后转子、10-后定子、11-后体扭力臂、12-泥浆通道、13-后部泥浆管、14-前部泥浆管、15-转子液压通道、16-卡环、17-端部密封,18-一体式中心回转接头,19-转子,20-定子,21-扭力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3,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包括前转子4、前定子6和前体扭力臂7,后体包括后转子9、后定子10和后体扭力臂11,前定子6套在前转子4上,前定子6与前转子4活动配合,前定子6与前体扭力臂7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反扭力臂2连接,后定子10套在后转子9上,后定子10与后转子9活动配合,后定子10与后体扭力臂11连接,前转子4与后转子9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后体扭力臂11活动连接,前转子4的泥浆通道12与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连通,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与后定子10的泥浆通道12连通,前转子4上设有转子液压通道15,前定子6上设有定子液压通道5,定子液压通道5与转子液压通道15连通。所述的后转子9的前部凸台外径大于前定子6的内径。所述的后定子10与后转子9之间设有轴承,后转子9上设有与轴承配合的卡环16,后定子10与后转子9之间设有端部密封17。所述的前转子4与刀盘连接座1连接,前转子4的泥浆通道12与前部泥浆管14连通,后定子10的泥浆通道12与后部泥浆管13连通。所述的前转子4通过螺栓与刀盘连接座1连接,前转子4通过分体螺栓8与后转子9连接,后定子10通过螺栓与后部泥浆管13连接。本技术采用前体加后体的结构型式,前体与后体通过分体螺栓连接,前体包括前转子、前定子和前扭力臂,后体包括后转子、后定子和后扭力臂,前转子前部与刀盘连接座连接,后定子与泥浆管路连接;后转子的前部凸台外径大于前定子的内径,后转子的前部凸台的端面顶住前定子的后端面,可以限制前定子的轴线移动;前扭力臂与后扭力臂之间采用活动连接型式,只限制前后扭力臂相对旋转运动,反扭力臂限制前扭力臂的旋转;轴承设在后转子与后定子之间,用于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卡环用于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端部密封用于后转子和后定子之间的密封。该分体式结构设计让液压通道和泥浆通道各个功能和装配关系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影响降至最低,例如:1)分体式设计增加了液压通道工作的可靠性;2)分体式设计减少泥浆管路拉力导致的轴线窜动对液压通道的影响,提高回转接头的可靠性;3)分体式设计提高了维修便捷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包括前转子(4)、前定子(6)和前体扭力臂(7),后体包括后转子(9)、后定子(10)和后体扭力臂(11),前定子(6)套在前转子(4)上,前定子(6)与前转子(4)活动配合,前定子(6)与前体扭力臂(7)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反扭力臂(2)连接,后定子(10)套在后转子(9)上,后定子(10)与后转子(9)活动配合,后定子(10)与后体扭力臂(11)连接,前转子(4)与后转子(9)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后体扭力臂(11)活动连接,前转子(4)的泥浆通道(12)与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连通,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与后定子(10)的泥浆通道(12)连通,前转子(4)上设有转子液压通道(15),前定子(6)上设有定子液压通道(5),定子液压通道(5)与转子液压通道(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体和后体,前体包括前转子(4)、前定子(6)和前体扭力臂(7),后体包括后转子(9)、后定子(10)和后体扭力臂(11),前定子(6)套在前转子(4)上,前定子(6)与前转子(4)活动配合,前定子(6)与前体扭力臂(7)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反扭力臂(2)连接,后定子(10)套在后转子(9)上,后定子(10)与后转子(9)活动配合,后定子(10)与后体扭力臂(11)连接,前转子(4)与后转子(9)连接,前体扭力臂(7)与后体扭力臂(11)活动连接,前转子(4)的泥浆通道(12)与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连通,后转子(9)的泥浆通道(12)与后定子(10)的泥浆通道(12)连通,前转子(4)上设有转子液压通道(15),前定子(6)上设有定子液压通道(5),定子液压通道(5)与转子液压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蕾苏志学王又增张中英丁梦俊李瑞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