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88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包括小车、及设于小车上的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为封闭结构,且水箱上设有排气阀和回水管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水泵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冷却系统保压、灌液工序生产效率等优点。

An Integrated Pressure-retaining Irrig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pressure-retaining irrigation, which comprises a trolley, a water tank and a water pump mounted on the trolley. The water tank is a closed structure, and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exhaust valve and a return water pipeline.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pump is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water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can improve the pressure holding of the cooling system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irrig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变流器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标准的动车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变流器柜体内部水冷系统主要由5个模块散热器、2个水换热器、内循环单元、水泵和膨胀水箱组成,设置有一路进水管和两路出水管。传统的保压工装和灌液工装为两台独立的设备,分别进行保压和灌液两道工序,操作较为繁琐,特别是针对大批量多品种的变流器生产过程。此外,现有的保压工装,保压过程中需要接气源,利用气压将保压灌内部的液体打入柜体内部,在气体压力注入及泄压过程中,操作较为不便,泄压时变流器柜体内部冷却液由于在高压状态释放,容易导致液体飞溅;现有的灌液工装,能够存储的液体过少,也无法观测到灌入柜体内部的液体量,或者说无法对灌入柜体内部的液体进行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提高冷却系统保压、灌液工序生产效率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包括小车、及设于小车上的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为封闭结构,且水箱上设有排气阀和回水管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水泵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管路包括沿出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出水开关阀、第一压力表、第二出水开关阀、及用来与变流器冷却系统进水口连接的第一出水快速接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车上还设有控制箱,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为电动阀,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和所述第一压力表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箱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泵和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内还设有液位探头,所述控制箱上设有用于显示液位信息的显示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出水开关阀与所述第一出水快速接头之间通过黑橡胶管连通,所述出水管路上还设有视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保压管路,所述保压管路包括用来与所述第一出水快速接头连接的第一保压快速接头、保压开关阀、第二压力表、及用来与变流器冷却系统进水口连接的第二保压快速接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水旁通管路,所述出水旁通管路一端与所述水箱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连通,出水旁通管路上设有旁通管路开关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水管路包括过滤器、回水开关阀、及用来与变流器冷却系统出水口连接的回水快速接头,所述回水快速接头、回水开关阀及过滤器沿回水方向依次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水管路设有两条并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两个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两条所述回水管路的高度不同,所述水箱内设有缓冲漏斗,高度较高的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缓冲漏斗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内设有用来打散回水中的气泡的网孔板,所述网孔板位于所述回水管路与所述水箱连接处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公开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将水箱和水泵集成于小车上,利用水泵将水箱内的液体灌入变流器内,水箱采用密封结构并设置排气阀和回水管路,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连通,出水口设置出水管路;需要进行保压时,将出水管路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进水口相连,水泵向变流器灌液,变流器灌满后关闭排气阀,变流器内部压力上升至设定值后,停止灌液,保压完成后,打开排气阀,将回水管路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实现泄压,减少液体飞溅;需要进行循环灌液时,将出水管路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进水口相连,回水管路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即可实现循环灌液,不易受到水箱自身容积的影响。该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无需设备之间的切换,使用方便,提高了保压、灌液工序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保压管路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水箱;11、排气阀;12、回水管路;121、过滤器;122、回水开关阀;123、回水快速接头;124、透明管;13、缓冲漏斗;14、网孔板;15、液位探头;2、水泵;21、出水管路;211、第一出水开关阀;212、第一压力表;213、第二出水开关阀;214、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5、压力传感器;216、黑橡胶管;217、预留宝塔头;3、控制箱;4、视镜;5、保压管路;51、第一保压快速接头;52、保压开关阀;53、第二压力表;54、第二保压快速接头;6、出水旁通管路;61、旁通管路开关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包括小车(图中未示出,可采用常规的手推车,底部设置导电轮、导电链等部件,使小车为地电位,避免触电)、及设于小车上的水箱1和水泵2,水箱1为封闭结构,且水箱1上设有排气阀11和回水管路12,水泵2的进水口与水箱1连通,水泵2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路21。当需要进行保压时,将出水管路21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进水口相连,水泵2向变流器灌液,变流器灌满后关闭排气阀11,变流器内部压力上升至设定值(通常为0.6MPa)后,停止灌液,保压完成后,打开排气阀11,将回水管路12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实现泄压,减少液体飞溅;需要进行循环灌液时,将出水管路21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进水口相连,回水管路12与变流器冷却系统的出水口相连,即可实现循环灌液,不易受到水箱1自身容积的影响。该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保压、灌液工序的效率。进一步地,出水管路21包括沿出水方向(附图中为自左向右)依次连通的第一出水开关阀211、第一压力表212、第二出水开关阀213、及用来与变流器冷却系统进水口连接的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4。小车上还设有控制箱3,第一出水开关阀211为电动阀,第一出水开关阀211和第一压力表212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215,控制箱3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215相连,控制箱3的输出端连接水泵2和第一出水开关阀211。变流器灌满后关闭排气阀11,变流器内部压力上升至设定值(通常为0.6MPa)后,压力传感器215将压力信息传输至控制箱3,控制箱3控制水泵2、第一出水开关阀211关闭,停止注压,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本实施例中,其余各开关阀均采用手动球阀;控制箱3接收压力传感器215的压力信号,并控制水泵2、第一出水开关阀211关闭,依靠各硬件、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可实现,而无需借助软件的改进。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水箱1内还设有液位探头15,控制箱3上设有用于显示液位信息的显示屏。通过液位探头15检测水箱1内液位的变化,可精确测量灌液过程中灌入变流器内部的量,同时在控制箱3上予以显示,便于操作人员直观地获知。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水开关阀213与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4之间通过黑橡胶管216连通,出水管路21上还设有视镜4。可以通过视镜4直观地观察液体的状况,例如有无气泡、杂质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透明管124实现功能。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还包括保压管路5,保压管路5包括用来与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4连接的第一保压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及设于小车上的水箱(1)和水泵(2),所述水箱(1)为封闭结构,且水箱(1)上设有排气阀(11)和回水管路(12),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1)连通,水泵(2)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路(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及设于小车上的水箱(1)和水泵(2),所述水箱(1)为封闭结构,且水箱(1)上设有排气阀(11)和回水管路(12),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1)连通,水泵(2)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路(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21)包括沿出水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出水开关阀(211)、第一压力表(212)、第二出水开关阀(213)、及用来与变流器冷却系统进水口连接的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上还设有控制箱(3),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211)为电动阀,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211)和所述第一压力表(212)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215),所述控制箱(3)的输入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215)相连,所述控制箱(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泵(2)和所述第一出水开关阀(2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内还设有液位探头(15),所述控制箱(3)上设有用于显示液位信息的显示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灌液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水开关阀(213)与所述第一出水快速接头(214)之间通过黑橡胶管(216)连通,所述出水管路(21)上还设有视镜(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压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魏龙辉陈鉴潘柏清龙明生李凯汤家师张贻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