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小良专利>正文

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主要由机架、脱谷、清选自动喂入、传动等五大部分组成,其中脱谷部分有上、下滚筒和侧滚筒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一次脱粒机构,在下滚筒端部还装有吸风扇和导向杆,由主风扇和吸风扇的共同作用清除稻毛更加干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脱粒效率高、出粮干净、自动喂入、确保稻捆不散、可直接上垛等方面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现有的脱粒机大都是单滚筒的和双滚筒的,使用时费力,且脱粒率不高。经检索除本申请人在1991年获国家专利的ZL90222445.X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是三滚筒的以外尚未发现其它三滚筒脱粒机。经过几年的批量生产和反复实践认为原来的三滚筒的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虽然大大提高了脱粒效率,并具有很多优点,但在结构上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并在性能方面还有提高的潜力。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在原有的三滚筒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基础上对结构进一步改进,并提高产品性能,而提供一种结构更新,性能更高的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包括由角铁焊合而成的机架(1)和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33),以及脱谷部分、清选部分、自动喂入部分、传动部分,A.所说的脱谷部分,主要由上滚筒(13)、下滚筒(10)、侧滚筒(12)、大筛底(7)、小筛底(4)、抛粮筒(37)、搅龙(41)、隔板(16)、(15)、(3)组成,其中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各滚筒的木杆上安装有弓形齿(11);B.所说的清选部分,主要由主风扇(18)、抛粮扇(39)、抛粮筒(37)、吸风扇(8)、导向杆(9)和刺滚(6)组成,其中吸风扇(8)安装在下滚筒(10)的一端,并由隔板(15)将下滚筒(10)与吸风扇(8)隔开为两腔;C.所说的自动喂入部分,包括蜗轮付(14)、上拉杆(52)、下拉杆(54)、上滑梁(23)、下滑梁(27)、上输送链(34)、下输送链(35)、链轮(51)、(60)、(50)、滚轮(28)、喂入轮(25)、喂入平台(26)、输送带(49)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调节弹簧(21)、弹簧外套(20)、吊杆(22)、支架(24);D.所说的传动部分,主要由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动机(33)、皮带轮(45)、(30)、(31)、(32)、(55)、(56)、(57)、(58)、(53)和皮带组成,其中皮带轮(31)装在风动轴(44)端部,皮带轮(30)装在出草轴(43)端部,皮带轮(32)装在搅龙轴(42)端部,风动轴(44)的另一端装有皮带轮(58),并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57)、(55)、(56)。上滚筒(13)和下滚筒(10)呈圆柱形,侧滚筒(12)为一锥形滚筒。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等长,它们的长度L=450~550mm,其最佳尺寸为500mm。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三个滚筒的弓形齿相互交错,且弓形齿从入口到里面越来越高。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体积比原来的三滚筒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大大缩小(原来的滚筒长1100mm左右,现改进为800mm左右),而产量比原来的提高一倍,其原因是摩擦力减小,输送带输送速度加快。2.下滚筒端部加吸风扇,将麦芒、稻芒和碎秸杆吸净,出的粮食干净。3.用钢板网筛底代替钢丝织网,筛选效果更佳。4.增加设置刺滚,也是起到清除麦芒、稻芒和碎秸杆的作用。5.中间滚筒采用锥形结构,使麦杆、稻杆进来后少下杂质。6.排风扇和吸风扇的综合作用,使去毛(麦芒、稻芒和碎秸杆)作用加强、效果极佳。从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果上看上滚筒、下滚筒、侧滚筒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一次脱粒机构。当稻捆平放在平台上,随输送带运动,经喂入轮进入上下输送链之间,稻穗恰好处于上滚筒、下滚筒之间,侧滚筒处在稻穗端头的位置,相互交错的滚齿对稻捆从三个方向梳刷,完成一次脱粒过程。经一次脱粒下来的长稻毛在吸风扇风力作用下,沿导向杆进入刺滚室进行二次脱粒,籽粒经小筛底落入搅龙室,稻毛在风力和刺滚离心力作用下抛到机外,不需要再脱稻毛。稻捆平放在平台上,随输送带运动,借助喂入轮将稻捆送入上、下输送链之间。通过调节弹簧、夹紧压轮作用夹紧茎杆,开始脱粒。脱掉籽粒的茎杆捆随输送链运动送至茎杆托架,完成自动喂入全过程。确保稻捆不散,直接上垛。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的侧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各主要零部件之间的传动关系和相对位置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介绍主要构造及工作原理如下本机由机架、脱谷、清选、自动喂入、传动等五大部分组成。机架1由角铁焊合而成,是基础。脱谷部分主要由上滚筒13、下滚筒10、侧滚筒12、大筛底7、小筛底4、抛粮筒37、搅龙41、隔板16、15、3等部件组成。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各滚筒的木杆上安装有弓形齿11。稻捆平放在喂入平台上,由输送带49和喂入轮25送至上传动链34和下传动链35之间,上滑梁23和下滑梁27在调节弹簧21作用下夹紧茎杆,随传动链运动将稻捆送至脱谷部分。此时稻穗恰好处于上滚筒、下滚筒之间,侧滚筒处在稻穗端头的位置上,通过三个滚筒同步旋转,相互交错的弓形齿对稻捆进行三面梳刷,籽粒被脱落,经过大筛底、沿隔板16、5、3滑至搅龙底壳,同时未脱净的长稻毛在与下滚筒同步旋转的吸风扇8的作用下,沿导向杆9被吸至刺滚室进行二次脱粒,脱下籽粒通过小筛底落至搅龙壳内,由搅龙被推进至抛扔器,在与搅龙同步运转的抛粮扇作用下把稻谷沿抛粮筒抛到机外,完成脱谷全过程。清选部分主要利用风力和离心作用。由主风扇18、抛粮扇39、抛粮筒37、吸风扇8、导向杆9、刺滚6来完成。当被脱下谷粒沿隔板下滑的同时,混入籽粒中的短茎杆和轻杂物在主风扇风力作用下由前门38排除;少量长茎杆被吸至刺滚室,经二次脱粒后借吸风扇的风力和刺滚旋转的离心力作用排至机外;被混入抛扔器里稻谷中的小杂余物在经抛粮扇沿抛粮筒向机外抛扬的同时借助自然风力清选,从而实现稻谷清洁,不需要再扬场,可直接装运。自动喂入部分包括蜗轮付14、上拉杆52、下拉杆54、上滑梁23、下滑梁27、上输送链34、下输送链35、链轮51、60、50、滚轮28、喂入轮25、喂入平台26、输送带49以及固定在机架上的调节弹簧21、弹簧外套20、吊杆22、支架24等部件。其动力由主轴传给蜗轮付,再通过与蜗轮轴连接的上拉杆52、下拉杆54传给上输送链34、下输送链35,再由链轮60传给链轮50带动喂入平台。作业时,把稻捆放在平台上,稻捆随输送平皮带49运动,借助喂入轮的作用进入上、下输送链之间,上下滑梁和滚轮夹紧茎杆进行脱粒,脱掉籽粒的茎杆随输送链运动送至茎杆托架36。完成自动喂入全过程。传动部分主要通过三角皮带进行传动。风动轴44两端装有皮带轮31、58,皮带轮31通过皮带和皮带轮45接受装在机架1的电动机33的动力,同时通过皮带和皮带轮30带动出草轴43转动;通过皮带轮32带动搅龙轴42转动;装在风动轴44另端的皮带轮58通过皮带轮57、56、55带动下滚筒轴46、蜗杆59、侧滚筒轴47转动;侧滚筒轴通过皮带轮53带动上滚筒轴48转动;蜗杆通过蜗轮带动上拉杆52、下拉杆54转动,将动力传给链轮51,带动上下输送链及喂入轮转动,再由链轮60传给链轮50带动输送平皮带49运动。由此看来改进后的脱粒机,结构简单且紧凑易于制造。把滚筒与吸风扇之间的导向叶片改为导向杆后提高了对稻谷潮湿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包括由角铁焊合而成的机架(1)和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33),以及脱谷部分、清选部分、自动喂入部分、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脱谷部分,主要由上滚筒(13)、下滚筒(10)、侧滚筒(12)、大筛底(7)、小筛 底(4)、抛粮筒(37)、搅龙(41)、隔板(16)、(15)、(3)组成,其中: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各滚筒的木杆上安装有弓形齿(11);B.所说的清选部分,主要由主风扇(1 8)、抛粮扇(39)、抛粮筒(37)、吸风扇(8)、导向杆(9)和刺滚(6)组成,其中:吸风扇(8)安装在下滚筒(10)的一端,并由隔板(15)将下滚筒(10)与吸风扇(8)隔开为两腔;C.所说的自动喂入部分,包括蜗轮付(14)、上拉杆 (52)、下拉杆(54)、上滑梁(23)、下滑梁(27)、上输送链(34)、下输送链(35)、链轮(51)、(60)、(50)、滚轮(28)、喂入轮(25)、喂入平台(26)、输送带(49)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调节弹簧(21)、弹簧外套(20)、吊杆(22)、支架(24);D.所说的传动部分,主要由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动机(33)、皮带轮(45)、(30)、(31)、(32)、(55)、(56)、(57)、(58)、(53)和皮带组成,其中皮带轮(31)装在风动轴( 44)端部,皮带轮(30)装在出草轴(43)端部,皮带轮(32)装在搅龙轴(42)端部,风动轴(44)的另一端装有皮带轮(58),并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57)、(55)、(5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复式谷物脱粒机,包括由角铁焊合而成的机架(1)和装在机架上的电动机(33),以及脱谷部分、清选部分、自动喂入部分、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脱谷部分,主要由上滚筒(13)、下滚筒(10)、侧滚筒(12)、大筛底(7)、小筛底(4)、抛粮筒(37)、搅龙(41)、隔板(16)、(15)、(3)组成,其中上滚筒(13)、下滚筒(10)和侧滚筒(12)通过两端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上述各滚筒的木杆上安装有弓形齿(11);B.所说的清选部分,主要由主风扇(18)、抛粮扇(39)、抛粮筒(37)、吸风扇(8)、导向杆(9)和刺滚(6)组成,其中吸风扇(8)安装在下滚筒(10)的一端,并由隔板(15)将下滚筒(10)与吸风扇(8)隔开为两腔;C.所说的自动喂入部分,包括蜗轮付(14)、上拉杆(52)、下拉杆(54)、上滑梁(23)、下滑梁(27)、上输送链(34)、下输送链(35)、链轮(51)、(60)、(50)、滚轮(28)、喂入轮(25)、喂入平台(26)、输送带(49)以及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良
申请(专利权)人:宋小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