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515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切粒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保证切粒过程中不会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而且切粒之后能对粒料进行风干、防止粒料再次黏连的塑料切粒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安装板、驱动机构、风力冷却机构、挤出机构、入料框、冷却管、输水管、水冷箱、导向管、切粒机构、切粒箱、出料斗、收集网框、下料管、第二安装板和格板;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的效果,保证切粒过程中不会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

A Plastic Pellet Cut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anulat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plastic granulat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plastic granulating device which can rapidly cool the extruded strip material, ensure that the strip material does not break or stick during the granulating process, and can air-dry the granular material after the granulating process, and prevent the granular material from sticking again.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such a plastic granulat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a first installation plate, a driving mechanism, a wind cooling mechanism, an extrusion mechanism, a feeding frame, a cooling pipe, a water conveyance pipe, a water cooling tank, a guide pipe, a granulating mechanism, a granulating box, an outlet hopper, a collecting net frame and a discharging material. Pipe, second mounting plate and lattice plate; the first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apid cooling of the extruded strip material, and ensures that the strip material will not break or stick during the granul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切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切粒装置。
技术介绍
无论在合成树脂生产中,还是在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中,挤出造料都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是:高聚物经过螺杆挤出机的塑化、熔融,通过模孔挤出成条形或带形后,由造粒设备切成颗粒,再经进行二次冷却,就获得所需粒径的塑料颗粒。挤出形式可分为热切和冷切。所谓热切是指物料从机头模孔中挤出后,在熔融或半熔融状态下进行切粒的方法;而冷切是指物料从机头模孔中挤出后牵引拉成条状,进入水槽中冷却后进行切粒的方法。现有的塑料切粒装置存在不能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导致切粒过程中容易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而且切粒之后没有对粒料进行风干、导致粒料再次黏连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保证切粒过程中不会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而且切粒之后能对粒料进行风干、防止粒料再次黏连的塑料切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塑料切粒装置存在不能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且粒料容易黏连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保证切粒过程中不会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而且切粒之后能对粒料进行风干、防止粒料再次黏连的塑料切粒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安装板、驱动机构、风力冷却机构、挤出机构、入料框、冷却管、输水管、水冷箱、导向管、切粒机构、切粒箱、出料斗、收集网框、下料管、第二安装板和格板;第一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一侧,驱动机构、风力冷却机构沿底板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顶部;第二安装板竖直固接于底板顶部,且位于驱动机构、风力冷却机构之间;挤出机构与第一安装板固接,挤出机构同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入料框固接于挤出机构顶部,水冷箱固接于挤出机构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输水管固接于水冷箱顶部,冷却管固接于水冷箱内;冷却管一端部与挤出机构固接,另一端部与导向管固接;切粒箱固接于导向管底部,出料斗固接于切粒箱底部,下料管固接于出料斗底部;收集网框放置于底板顶部,且位于下料管的正下方,格板固接于导向管内底部。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安装底座、电机、第一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一平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转轴和第一轴承座;电机通过安装底座固接于底板顶部;第一转轴一端部与电机输出端枢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固接;第一轴承座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第二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平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优选地,风力冷却机构包括有第三安装板、第三皮带轮、第二平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二轴承座、第三转轴和扇叶;第三安装板固接于底板顶部,且位于第二安装板与收集网框之间;第二轴承座固接于第三安装板,第三转轴与第二轴承座枢接;第三转轴一端部与扇叶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固接;第四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靠近第三安装板的一端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平皮带与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优选地,挤出机构包括有第三平皮带、第五皮带轮、第四转轴、第三轴承座、第六皮带轮、挤压螺杆和挤压箱;第五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靠近第一安装板的一端部,挤压箱固接于第二安装板顶部,第三轴承座嵌于第一安装板;第四转轴一端部与第三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通过挤压箱与挤压螺杆固接;挤压螺杆位于挤压箱内,第六皮带轮固接于第四转轴,第五皮带轮通过第三平皮带与第六皮带轮传动连接,入料框固接于挤压箱顶部,挤压箱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部开设有第一模孔、第二模孔。优选地,切粒机构包括有第四轴承座、第七皮带轮、第五转轴、第五轴承座、刀轮辊、第六轴承座、第八皮带轮和第四平皮带;第四轴承座嵌于第二安装板,且位于第一轴承座上方;第五轴承座固接于切粒箱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第六轴承座固接于切粒箱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第五转轴的一端部与第五轴承座枢接,另一端部与第六轴承座枢接,且贯穿第六轴承座与第四轴承座枢接;第七皮带轮固接于第五转轴,且位于第二安装板与切粒箱之间;第八皮带轮固接于第二转轴,且位于第七皮带轮的正下方,第八皮带轮通过第四平皮带与第七皮带轮传动连接;刀轮辊固接与第五转轴,且位于切粒箱内。优选地,该塑料切粒装置还包括有隔离框和网板;隔离框固接于底板顶部,且将风力冷却机构包围;隔离框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部开设有供第二转轴通过的通孔,网板顶端与隔离框固接,底端固接于底板顶部。(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对挤出的条料进行快速冷却,保证切粒过程中不会产生条料断裂或者粒料黏连的现象,而且切粒之后能对粒料进行风干、防止粒料再次黏连的的效果,通过水冷箱、冷却管对条料的冷却作用,能避免条料在切削时发生断裂或者粉碎,影响正常加工,通过风力冷却机构对成型的粒料进行风干冷却,能避免粒料因切削时产生的高温再次黏连,影响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格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风力冷却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挤出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切粒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安装板,3-驱动机构,31-安装底座,32-电机,33-第一转轴,34-第一皮带轮,35-第一平皮带,36-第二皮带轮,37-第二转轴,38-第一轴承座,4-风力冷却机构,41-第三安装板,42-第三皮带轮,43-第二平皮带,44-第四皮带轮,45-第二轴承座,46-第三转轴,47-扇叶,5-挤出机构,51-第三平皮带,52-第五皮带轮,53-第四转轴,54-第三轴承座,55-第六皮带轮,56-挤压螺杆,57-挤压箱,58-第一模孔,59-第二模孔,6-入料框,7-冷却管,8-输水管,9-水冷箱,10-导向管,11-切粒机构,111-第四轴承座,112-第七皮带轮,113-第五转轴,114-第五轴承座,115-刀轮辊,116-第六轴承座,117-第八皮带轮,118-第四平皮带,12-切粒箱,13-出料斗,14-收集网框,15-下料管,16-第二安装板,17-格板,18-隔离框,19-通孔,20-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安装板2、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挤出机构5、入料框6、冷却管7、输水管8、水冷箱9、导向管10、切粒机构11、切粒箱12、出料斗13、收集网框14、下料管15、第二安装板16和格板17;第一安装板2固接于底板1顶部一侧,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沿底板1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第二安装板16竖直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之间;挤出机构5与第一安装板2固接,挤出机构5同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6顶部,入料框6固接于挤出机构5顶部,水冷箱9固接于挤出机构5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输水管8固接于水冷箱9顶部,冷却管7固接于水冷箱9内;冷却管7一端部与挤出机构5固接,另一端部与导向管10固接;切粒箱12固接于导向管10底部,出料斗13固接于切粒箱12底部,下料管15固接于出料斗13底部;收集网框14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安装板(2)、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挤出机构(5)、入料框(6)、冷却管(7)、输水管(8)、水冷箱(9)、导向管(10)、切粒机构(11)、切粒箱(12)、出料斗(13)、收集网框(14)、下料管(15)、第二安装板(16)和格板(17);第一安装板(2)固接于底板(1)顶部一侧,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沿底板(1)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第二安装板(16)竖直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之间;挤出机构(5)与第一安装板(2)固接,挤出机构(5)同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6)顶部,入料框(6)固接于挤出机构(5)顶部,水冷箱(9)固接于挤出机构(5)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输水管(8)固接于水冷箱(9)顶部,冷却管(7)固接于水冷箱(9)内;冷却管(7)一端部与挤出机构(5)固接,另一端部与导向管(10)固接;切粒箱(12)固接于导向管(10)底部,出料斗(13)固接于切粒箱(12)底部,下料管(15)固接于出料斗(13)底部;收集网框(14)放置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下料管(15)的正下方,格板(17)固接于导向管(10)内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安装板(2)、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挤出机构(5)、入料框(6)、冷却管(7)、输水管(8)、水冷箱(9)、导向管(10)、切粒机构(11)、切粒箱(12)、出料斗(13)、收集网框(14)、下料管(15)、第二安装板(16)和格板(17);第一安装板(2)固接于底板(1)顶部一侧,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沿底板(1)方向依次固接于底板(1)顶部;第二安装板(16)竖直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驱动机构(3)、风力冷却机构(4)之间;挤出机构(5)与第一安装板(2)固接,挤出机构(5)同时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6)顶部,入料框(6)固接于挤出机构(5)顶部,水冷箱(9)固接于挤出机构(5)远离第一安装板(2)的一侧部,输水管(8)固接于水冷箱(9)顶部,冷却管(7)固接于水冷箱(9)内;冷却管(7)一端部与挤出机构(5)固接,另一端部与导向管(10)固接;切粒箱(12)固接于导向管(10)底部,出料斗(13)固接于切粒箱(12)底部,下料管(15)固接于出料斗(13)底部;收集网框(14)放置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下料管(15)的正下方,格板(17)固接于导向管(10)内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3)包括有安装底座(31)、电机(32)、第一转轴(33)、第一皮带轮(34)、第一平皮带(35)、第二皮带轮(36)、第二转轴(37)和第一轴承座(38);电机(32)通过安装底座(31)固接于底板(1)顶部;第一转轴(33)一端部与电机(32)输出端枢接,另一端与第一皮带轮(34)固接;第一轴承座(38)固接于第二安装板(16),第二皮带轮(36)固接于第二转轴(37),第一皮带轮(34)通过第一平皮带(35)与第二皮带轮(36)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切粒装置,其特征在于,风力冷却机构(4)包括有第三安装板(41)、第三皮带轮(42)、第二平皮带(43)、第四皮带轮(44)、第二轴承座(45)、第三转轴(46)和扇叶(47);第三安装板(41)固接于底板(1)顶部,且位于第二安装板(16)与收集网框(14)之间;第二轴承座(45)固接于第三安装板(41),第三转轴(46)与第二轴承座(45)枢接;第三转轴(46)一端部与扇叶(47)固接,另一端部与第三皮带轮(42)固接;第四皮带轮(44)固接于第二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兆波黄俊敏黄铭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维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