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29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30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该反冲洗组件通过增加喷嘴数量,使每一个喷嘴只喷洒阳极管其中一个矩形平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依靠一个喷嘴,再加上喷嘴偏离阳极管的中心点及喷嘴距离阳极管远,从而导致喷嘴无法反冲洗喷嘴无法将阳极管内的灰尘全部冲洗掉,进而严重影响到湿式静电器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彻底冲洗掉阳极管内的灰尘,从而提高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另外喷嘴与阴极线都位于七通水管上,从而降低了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整体高度,通过增设升降模块方便了工人检修。

Backwash Module for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 backwashing component applied to a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nozzles, each nozzle sprays only one rectangular plane of the anode tube,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 of relying on only one nozzle in the prior art, plus the deviation of the nozzl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anode tub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ozzles. The distance of the anode tube results in that the nozzle can not backwash and the dust in the anode tube can not be completely washed ou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wet electrostatic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ust in the anode tube can be thoroughly washed out, thereby improving the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in addition, the nozzle and the cathode line are both located on the seven-way water pipe, thus reducing the overall height of the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and facilitating workers'maintenance by adding the lifting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
本技术涉及湿式静电除尘器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已经常见于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产物。为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国家针对雾霾问题采取种种办法进行治理,其中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除尘就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手段。烟气脱硫除尘广泛采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其中除尘器是湿法脱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备,布置在脱硫塔的上层,用于吸收经过脱硫塔洗涤后的净烟气中所携带的液滴和粉尘。由于湿式静电除尘器对粉尘的适应能力强,能达到很高的除尘效率,同时也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的烟气,所以湿式静电除尘器是目前世界上燃煤电厂较为先进的、控制污染物效果一种较为优秀的方式。现有的湿式静电除尘器都配套有反冲洗组件,每一个阳极管配置一个反冲洗喷嘴进行间断反冲洗,且反冲洗喷嘴的理想位置是位于阳极管的中心点上。但由于不同脱硫塔的工况条件、不同设计结构和众多阳极管数量等因素,以及阳极管为正六棱柱盲区面积较大,导致现有的反冲洗喷嘴普遍偏离阳极管的中心点;再加上考虑到反冲洗组件的检修和更换,现有的反冲洗组件与阴极线组件是两套相分离且有间隙,这样会导致反冲洗喷嘴离得阳极管距离远,这样也会降低反冲洗喷嘴的冲洗强度。由于反冲洗喷嘴偏离阳极管的中心点和离阳极管的距离远,使得反冲洗喷嘴无法将阳极管内的灰尘全部冲洗掉,从而严重影响到湿式静电器的稳定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湿式静电除尘器中的反冲洗组件缺少一种可以将阳极管内的灰尘全部冲洗掉,且与阴极线合为一体的反冲洗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反冲洗组件、阴极线,其中:所述阳极管为正六棱柱形中空薄壁金属结构,所述阳极管以若干个为一行,所有的所述阳极管共同组成蜂窝状矩形阳极管束,所述阳极管束排布于脱硫塔内部;所述反冲洗组件位于所述阳极管的上侧,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升降模块、支撑架、管路模块、喷嘴,所述升降模块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于所述脱硫塔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电机、螺杆,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脱硫塔内壁上,所述电机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架由骨架杆和若干根横杆组成,所述骨架杆和所述横杆的材质都为圆形金属管材,所述骨架杆围成的形状与所述脱硫塔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骨架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相螺纹连接,所述横杆焊接于所述骨架杆上,所述横杆两两之间相平行,所述横杆数量与所述阴极管行数相同,所述横杆的中轴线与相对应每行中所述阴极管的中轴线相垂直,并且位于同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杆下侧通过卡夹固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下侧设有若干个七通水管,并且所述七通水管的数量与所述阳极管的数量相同,所述七通水管由主水管、支水管组成,所述主水管的中轴线与所述阳极管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主水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贯通,所述主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支水管相贯通,所述支水管的数量为六个且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支水管的中轴线两两之间夹角为60°,所述支水管上开设有喷嘴孔、阴极孔,所述喷嘴孔位于每个所述支水管端部,所述阴极孔的中轴线与所述阴极管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喷嘴与所述支水管相贯通,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底座、紧固螺母、万向可调球嘴,所述喷嘴底座上端安装于所述喷嘴孔内,所述底座下端与所述紧固螺母相螺纹连接,所述万向嘴放置于所述紧固螺母中;所述阴极线安装于所述阴极孔内,所述阴极线的底端距离所述阳极管的上端面为H,且10cm≤H≤100cm,所述阴极线的中轴线与所述阳极管的中轴线相重合。进一步,所述喷嘴还包括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位于所述喷嘴底座与所述紧固螺母之间。进一步,所述七通水管的所述主水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支水管的管径。进一步,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水管的端部,并且与所有的所述第一水管相贯通。进一步,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为柔性伸缩管材,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连接水管相贯通。进一步,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位于所述脱硫塔的外侧,所述第三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贯通。进一步,所述反冲洗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三水管的下侧,所述水泵用于提供水源。反冲洗组件的工作原理:脱硫塔内的烟气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中后,在通电的阳极管与阴极线共同作用下,烟气中携带的灰尘积聚于阳极管的内壁上;此时水泵经过压差依次通过第三水管、第二水管、连接水管、第一水管和七通水管的主水管、支水管到达喷嘴,最后有喷嘴的万向可调球嘴喷洒到阳极管的内壁上。阳极管由六个矩形做成的正六棱柱,支水管的数量为六个,并且阳极管的每一个矩形平面对应一个支水管和喷嘴,也就是一个喷嘴喷洒阳极管的一个矩形平面。当反冲洗组件需要检修时,通过电机和螺杆的旋转运动,带动支撑架向上运动,此时喷嘴与阳极管的上端面距离拉大,方便工人检修;在检修完毕后,再将支撑架下降到原来的位置。本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该反冲洗组件通过增加喷嘴数量,使每一个喷嘴只喷洒阳极管其中一个矩形平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依靠一个喷嘴,再加上喷嘴偏离阳极管的中心点及喷嘴距离阳极管远,从而导致喷嘴无法反冲洗喷嘴无法将阳极管内的灰尘全部冲洗掉,进而严重影响到湿式静电器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可以彻底冲洗掉阳极管内的灰尘,从而提高湿式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另外喷嘴与阴极线都位于七通水管上,从而降低了湿式静电除尘器的整体高度,通过增设升降模块方便了工人检修。附图说明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图1为实施例中反冲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施例中脱硫塔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反冲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A局部放大图;图5为实施例中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阳极管束;11-阳极管;2-阴极线;3-脱硫塔4-反冲洗组件;41-升降模块;411-电机;412-螺杆;413-联轴器;42-支撑架;421-骨架杆;422-横杆;423-螺母;424-卡夹;43-第一水管;44-七通水管;441-主水管;442-支水管;4421-阴极孔;45-喷嘴;451-喷嘴底座;452-紧固螺母;453-万向可调球嘴;46-连接水管;47-第二水管;48-第三水管;49-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11)、反冲洗组件(4)、阴极线(2),其中:所述阳极管(11)为正六棱柱形中空薄壁金属结构,所述阳极管(11)以若干个为一行,所有的所述阳极管(11)共同组成蜂窝状矩形阳极管束(1),所述阳极管束(1)排布于脱硫塔(3)内部;所述反冲洗组件(4)位于所述阳极管(11)的上侧,所述反冲洗组件(4)包括升降模块(41)、支撑架(42)、第一水管(43)、七通水管(44)、喷嘴(45),所述升降模块(41)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于所述脱硫塔(3)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模块(41)包括电机(411)、螺杆(412),所述电机(411)固定于所述脱硫塔(3)内壁上,所述电机(411)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413)与所述螺杆(412)相连接,所述螺杆(412)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架(42)由骨架杆(421)和若干根横杆(422)组成,所述骨架杆(421)和所述横杆(422)的材质都为圆形金属管材,所述骨架杆(421)围成的形状与所述脱硫塔(3)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骨架杆(4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母(423),所述螺母(423)与所述螺杆(412)相螺纹连接,所述横杆(422)焊接于所述骨架杆(421)上,所述横杆(422)两两之间相平行,所述横杆(422)数量与所述阴极管行数相同,所述横杆(422)的中轴线与相对应每行中所述阴极管的中轴线相垂直,并且位于同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杆(422)下侧通过卡夹(424)固定有第一水管(43),所述第一水管(43)下侧设有若干个七通水管(44),并且所述七通水管(44)的数量与所述阳极管(11)的数量相同,所述七通水管(44)由主水管(441)、支水管(442)组成,所述主水管(441)的中轴线与所述阳极管(1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主水管(4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43)相贯通,所述主水管(441)的下端与所述支水管(442)相贯通,所述支水管(442)的数量为六个且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支水管(442)的中轴线两两之间夹角为60°,所述支水管(442)上开设有喷嘴(45)孔、阴极孔(4421),所述喷嘴(45)孔位于每个所述支水管(442)端部,所述阴极孔(4421)的中轴线与所述阴极管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喷嘴(45)与所述支水管(442)相贯通,所述喷嘴(45)包括喷嘴底座(451)、紧固螺母(452)、万向可调球嘴(453),所述喷嘴底座(451)上端安装于所述喷嘴(45)孔内,所述底座下端与所述紧固螺母(452)相螺纹连接,所述万向可调球嘴(453)放置于所述紧固螺母(452)中;所述阴极线(2)安装于所述阴极孔(4421)内,所述阴极线(2)的底端距离所述阳极管(11)的上端面为H,且10cm≤H≤100cm,所述阴极线(2)的中轴线与所述阳极管(11) 的中轴线相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反冲洗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11)、反冲洗组件(4)、阴极线(2),其中:所述阳极管(11)为正六棱柱形中空薄壁金属结构,所述阳极管(11)以若干个为一行,所有的所述阳极管(11)共同组成蜂窝状矩形阳极管束(1),所述阳极管束(1)排布于脱硫塔(3)内部;所述反冲洗组件(4)位于所述阳极管(11)的上侧,所述反冲洗组件(4)包括升降模块(41)、支撑架(42)、第一水管(43)、七通水管(44)、喷嘴(45),所述升降模块(41)有两组且呈对称分布于所述脱硫塔(3)左右两侧,所述升降模块(41)包括电机(411)、螺杆(412),所述电机(411)固定于所述脱硫塔(3)内壁上,所述电机(411)的旋转轴通过联轴器(413)与所述螺杆(412)相连接,所述螺杆(412)上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支撑架(42)由骨架杆(421)和若干根横杆(422)组成,所述骨架杆(421)和所述横杆(422)的材质都为圆形金属管材,所述骨架杆(421)围成的形状与所述脱硫塔(3)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骨架杆(42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母(423),所述螺母(423)与所述螺杆(412)相螺纹连接,所述横杆(422)焊接于所述骨架杆(421)上,所述横杆(422)两两之间相平行,所述横杆(422)数量与所述阴极管行数相同,所述横杆(422)的中轴线与相对应每行中所述阴极管的中轴线相垂直,并且位于同一横截面上;所述横杆(422)下侧通过卡夹(424)固定有第一水管(43),所述第一水管(43)下侧设有若干个七通水管(44),并且所述七通水管(44)的数量与所述阳极管(11)的数量相同,所述七通水管(44)由主水管(441)、支水管(442)组成,所述主水管(441)的中轴线与所述阳极管(1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主水管(4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水管(43)相贯通,所述主水管(441)的下端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玺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廊青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