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在位检测系统及其车辆在位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在位检测系统及其车辆在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对车位的空余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现在很多停车位上都装有车辆在位检测装置。现有的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多采用超声波、红外线或雷达等检测手段来检测车位的空余情况。但是,由于很多停车位特别是室外停车位的灰尘较多,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容易粘附上灰尘、脏污物等,从而使得超声波检测探头、红外线检测探头或雷达检测探头等被遮挡,从而影响车位的准确检测,不利于对车位空余情况的监控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被灰尘、脏污物遮挡以提高车辆在位检测准确度的车辆在位检测系统及其车辆在位检测装置。一种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检测孔;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探头;防尘片,所述防尘片能够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防尘片移动或转动以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孔相对;及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动力组件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检测孔;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探头;防尘片,所述防尘片能够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防尘片移动或转动以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孔相对;及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动力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检测孔;第一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探头;防尘片,所述防尘片能够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防尘片移动或转动以遮挡或开启所述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孔相对;及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动力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转轴和旋转叶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叶片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旋转叶片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旋转叶片和第二旋转叶片,所述第一旋转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防尘片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叶片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检测探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防尘片或所述检测探头是否转动到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防尘片或所述检测探头与所述检测孔相对时,所述限位机构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或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并改变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下一次驱动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光电限位开关,所述光电限位开关包括发射端、接收端以及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遮挡片,所述遮挡片为开设有扇形槽的圆形片,所述第一旋转叶片和所述第二旋转叶片分别与所述扇形槽的两个槽壁相对设置,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遮挡片的两侧,所述发射端向所述接收端发射光信号,当所述光信号被所述遮挡片阻断时,所述光电限位开关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指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或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并改变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下一次驱动所述转轴的转动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在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机械限位开关,所述机械限位开关包括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所述第一旋转叶片和所述第二旋转叶片上分别设有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当所述第一旋转叶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小牛深圳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