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6612 阅读:19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外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托盘总成和位于托盘总成上方的顶盖,其中:电池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每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均设有与二者贴靠的防火隔热片,且该防火隔热片由具有压缩性及回弹性性能的防火材料制作而成;托盘总成上设有与各单体电池连接以使各单体电池形成串并联的电极连接片和与电极连接片连接以用于采集电池组信号的柔性电路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柔性电路板采集方式的接插件高度较原有走线式模组插件高度大为降低,同时防火隔热片的设置可以吸收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尺寸的缩放量,以保证在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尺寸的差异得到补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益普及,电动汽车上的配件也朝着标准化和统一规范化发展——电池模组更需要在保证安全稳定可靠前提下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利于动力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当前,行业内共性的认识是VDA三元模组以12只电芯应用最为广泛,并根据乘用车电池包布置尺寸和空间要求,模组的尺寸推荐为355*152*108mm。且为了满足该尺寸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外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托盘总成和位于托盘总成上方并与托盘总成连接的顶盖,其中:电池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每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之间均设有与二者贴靠的防火隔热片,且该防火隔热片由具有压缩性及回弹性性能的防火材料制作而成;托盘总成上设有与各单体电池连接以使各单体电池形成串并联的电极连接片和与电极连接片连接以用于采集电池组信号的柔性电路板。优选地,外壳体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托盘总成(1)和位于托盘总成(1)上方并与托盘总成(1)连接的顶盖(2),其中:电池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3),每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3)之间均设有与二者贴靠的防火隔热片(4),且该防火隔热片(4)由具有压缩性及回弹性性能的防火材料制作而成;托盘总成(1)上设有与各单体电池(3)连接以使各单体电池(3)形成串并联的电极连接片(5)和与电极连接片(5)连接以用于采集电池组信号的柔性电路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组上方的托盘总成(1)和位于托盘总成(1)上方并与托盘总成(1)连接的顶盖(2),其中:电池组包括若干个单体电池(3),每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3)之间均设有与二者贴靠的防火隔热片(4),且该防火隔热片(4)由具有压缩性及回弹性性能的防火材料制作而成;托盘总成(1)上设有与各单体电池(3)连接以使各单体电池(3)形成串并联的电极连接片(5)和与电极连接片(5)连接以用于采集电池组信号的柔性电路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壳体包括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第一端板(9)和第二端板(10),所述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相对布置,且第一侧板(7)底部设有向第二侧板(8)方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第二侧板(8)的底部设有向第一侧板(7)方向折弯的第二折弯部;第一端板(9)位于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的一端,且第一端板(9)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抵靠,第一端板(9)的两端通过激光填丝焊的方式分别与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焊接固定;第二端板(10)位于第一侧板(7)和第二侧板(8)远离第一端板(9)的一端,且第二端板(10)的底部分别与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抵靠,第二端板(10)的两端通过激光填丝焊的方式分别与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7)靠近第二侧板(8)的一侧侧面以及第二侧板(8)靠近第一侧板(7)的侧面均设有绝缘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靠近第一端板(9)的一端端面与第一端板(9)远离第二端板(10)一侧的侧面之间以及第一侧板(7)、第二侧板(8)靠近第二端板(10)的一端端面与第二端板(10)远离第一端板(9)一侧的侧面之间均预留间距以形成供焊接的连接缝(a)。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准VDA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板(9)靠近第二端板(10)的一侧以及第二端板(10)靠近第一端板(9)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恒飞李家生韩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