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9649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将商用红磷粉体球磨并细胞粉碎后,在200度条件下水热处理,并烘干备用;二是将钛酸四丁酯分散在乙醇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将上述提纯后的红磷分散在乙醇中,细胞粉碎后加入氨水,并加热至45度,一边搅拌一边逐滴加入钛酸四丁酯分散液,随后磁力搅拌,抽滤后再用乙醇洗涤晾干得到P+TiO2复合材料;三是将碳纳米管和上述复合材料在溶剂中细胞粉碎,离心、洗涤并在‑80℃下冷冻,随后转移到冻干机中冻干,得到P+TiO2+CNT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获得的P+TiO2+CNT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无定形的P+TiO2复合片均匀负载在碳纳米管网络中的制备方法,并将所获得的P+TiO2+CNT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效的储能系统是现代可持续再生能源工业、消费电子产业、交通行业的核心支柱。在目前使用的能源储存设备中,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储存寿命长等优点,在当今储能工业占据核心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小型电器中,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等。锂离子电池使用石墨材料作为负极,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含锂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摇椅效应″来贡献容量。自从索尼公司在1991年专利技术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离子电池在手机和笔记本等轻便电子设备市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移动式电源的主流产品。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实用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性能均已接近其理论极限,但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储能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的高容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成为锂离子电池提高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商用红磷粉体在去离子水中球磨,并细胞粉碎后,在高温条件下水热处理,取出后离心烘干得到红磷P;b.将钛酸四丁酯分散在乙醇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将上述提纯后的红磷P分散在乙醇中,细胞粉碎后加入氨水,并加热至40‑50℃,一边搅拌一边逐滴加入钛酸四丁酯分散液,随后磁力搅拌,抽滤后再用乙醇洗涤晾干得到红磷/二氧化钛即P+TiO2复合材料;c.将碳纳米管CNT和上述P+TiO2复合材料在溶剂中细胞粉碎,离心、洗涤并在‑80℃下冷冻,随后转移到冻干机中冻干,得到红磷/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即P+TiO2+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商用红磷粉体在去离子水中球磨,并细胞粉碎后,在高温条件下水热处理,取出后离心烘干得到红磷P;b.将钛酸四丁酯分散在乙醇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将上述提纯后的红磷P分散在乙醇中,细胞粉碎后加入氨水,并加热至40-50℃,一边搅拌一边逐滴加入钛酸四丁酯分散液,随后磁力搅拌,抽滤后再用乙醇洗涤晾干得到红磷/二氧化钛即P+TiO2复合材料;c.将碳纳米管CNT和上述P+TiO2复合材料在溶剂中细胞粉碎,离心、洗涤并在-80℃下冷冻,随后转移到冻干机中冻干,得到红磷/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即P+TiO2+CNT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P+TiO2+CNT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红磷的提纯包括球磨,细胞粉碎和水热处理三个步骤,球磨时间为4-24h,细胞粉碎时间为30~120min,水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黎司浩臣张元星张以河张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