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桩基础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桩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桩基础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桩基础作为深基础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便于机械化施工、沉降量小而均匀等突出特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20世纪50年代以后,桩基础在我国公、铁路桥梁、港口码头、房屋建筑以及重型厂房等工程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我国在重大工程尤其是桥梁工程建设中开始普遍采用桩基础。随着桥梁桩基础设计的不断深入和施工技术的日臻完善,现在桩基主要有两种纵向钢筋布置方式:根据最大弯矩处进行配筋即长短筋布置;将基桩主筋一直伸到桩底即通长筋布置。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摩擦桩,由于其桩长一般较大,通长配筋并非受力所需,也不便于施工,根据桩身内力的情况,可以将桩沿桩长方向分成3个区段:上段桩身弯矩较大,为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中段桩身弯矩很小,为少筋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圆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下段桩身仅受轴力,为素混凝土圆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桩基配筋采用长短筋即两次截断的布置形式,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基础,可以极大的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目前相关规范中只提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桩基础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桥梁桩已有的上部结构及桥梁桩参数,确定桥梁桩的以下属性值:桩基直径d、地基土比例系数m、桩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桩顶弯矩Mmax、桩顶竖向荷载P;2)根据步骤1)获得的桥梁桩的属性值,确定第二次截断位置:2.1)计算桩的截面计算宽度b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桩基础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桥梁桩已有的上部结构及桥梁桩参数,确定桥梁桩的以下属性值:桩基直径d、地基土比例系数m、桩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桩顶弯矩Mmax、桩顶竖向荷载P;2)根据步骤1)获得的桥梁桩的属性值,确定第二次截断位置:2.1)计算桩的截面计算宽度b1:其中,kf为桩的形状系数,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2.2)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α:其中,m为地基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EI为桩身抗弯刚度;2.3)确定桩的第二次截断位置Z2:依据桩身的内力分布规律得到第二次截断位置Z2为:Z2=4/α;3)根据桩身的内力分布规律,确定第一次截断位置Z1: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桩顶弯矩Mmax、桩顶竖向荷载P,通过减小桩顶弯矩M,并逐渐增大桩顶水平力H,使得桩身某一位置Z1的计算配筋为As,并计算此时桩身截面计算配筋为As/2的截面的位置。反复循环上述过程,直到桩顶弯矩M减少到0,桩顶的水平力H到达最大,这样可以计算得到一系列的Z1和Z2值,并可求出其中的Z1的最大值作为钢筋第一次截断的位置Z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桩基础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12次将桩顶弯矩值从Mmax递减至0,具体如下:3.1)计算不同组合下对应的桩顶弯矩、水平荷载等:计算中分12次将M值从Mmax递减至0,也即M(0)=Mmax,M(12)=0;H(0)=0,H(i)为与M(i)共同作用能使桩身的最大配筋达到给定配筋As的桩顶水平荷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俊涛,齐凯凯,林光毅,刘开,秦世强,邵光强,曹鸿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