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308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的换热空腔包括上部热侧气体空腔和下部冷侧介质空腔,换热器壳体顶部设有热侧气体进口和冷凝气体出口,上部热侧气体空腔中设有换热管束,换热管束两端分别与热侧气体进口、冷凝气体出口密闭连通;换热器壳体前端密封设有带有前端管箱的前端板,前端管箱上安装有冷侧介质进口和冷侧介质出口,冷侧介质进口与冷侧介质出口通过冷侧介质换热管道相连通;换热器壳体后端密封设有带有后端管箱的后端板,后端管箱具有竖向储水腔,后端管箱侧部设有液位计,后端管箱底部设有排污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布置更加合理,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回收更多余热,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管式换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式气体换热器(翅片管)是一种常用的换热设备,经常被用于工业废烟气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利用、中央空调的暖风冷风系统、工业炉产生的高温废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等,以及各种加热炉排放的冷却空气预热的利用,具有节能降耗的实际意义。现有管式气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不理想,回收预热效率较低,换热后的冷凝气液混合物也无法进行分离,往往都是直接排放,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导致出现故障后对壳体内部维修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可以进行热侧气体换热后的气液分离,能够实现分离后的气体或液体的单独储存及处理;其结构布置更加合理,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回收更多余热,在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更加便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所述换热器壳体具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的换热空腔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部热侧气体空腔和下部冷侧介质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顶部设有与换热空腔相连通的热侧气体进口和冷凝气体出口,所述换热器壳体的上部热侧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具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换热空腔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部热侧气体空腔和下部冷侧介质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3)顶部设有与换热空腔相连通的热侧气体进口(12)和冷凝气体出口(13),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上部热侧气体空腔中设有换热管束(4),所述换热管束(4)的进口端部与热侧气体进口(12)密闭连通,所述换热管束(4)的出口端与冷凝气体出口(13)密闭连通;所述换热器壳体(3)前端密封设有前端板(2),所述前端板(2)上安装有前端管箱(1),所述前端管箱(1)上安装有与下部冷侧介质空腔相连通的冷侧介质进口(14)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壳体(3),所述换热器壳体(3)具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换热空腔从上至下依次为上部热侧气体空腔和下部冷侧介质空腔,所述换热器壳体(3)顶部设有与换热空腔相连通的热侧气体进口(12)和冷凝气体出口(13),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上部热侧气体空腔中设有换热管束(4),所述换热管束(4)的进口端部与热侧气体进口(12)密闭连通,所述换热管束(4)的出口端与冷凝气体出口(13)密闭连通;所述换热器壳体(3)前端密封设有前端板(2),所述前端板(2)上安装有前端管箱(1),所述前端管箱(1)上安装有与下部冷侧介质空腔相连通的冷侧介质进口(14)和冷侧介质出口(15),所述冷侧介质进口(14)与冷侧介质出口(15)通过冷侧介质换热管道相连通,所述冷侧介质换热管道沿着换热器壳体(3)的下部冷侧介质空腔长度方向往复设置;所述换热器壳体(3)后端密封设有后端板(6),所述后端板(6)上安装有后端管箱(5),所述后端管箱(5)具有与上部热侧气体空腔相连通的竖向储水腔,所述后端管箱(5)侧部上设有用于测量竖向储水腔中储水水位的液位计(7),所述后端管箱(5)底部设有与竖向储水腔相连通的排污口(9)。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体(3)的上部热侧气体空腔中设有与冷凝气体出口(13)相对应的气液分离器(11),所述气液分离器(11)连接于换热管束(4)与冷凝气体出口(13)之间。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管式气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吕淑芬黄玉山赵元英王晓胜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远大换热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