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缸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877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所述发动机缸盖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以及对应多个燃烧室设置并汇聚至所述排气口的多个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内设有排气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燃烧室侧边引出的下部水套及从各燃烧室所述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分别覆盖于各所述排气道的下部和上部,其中,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对应所述排气道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镂空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缸盖不仅能利用排气中的热量加热冷却液以实现快速暖机,而且可以避免冷却水套对发动机的散热器的散热带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缸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的,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以及用户对汽车性能的追求越来越高,汽车发动机的主流应对技术集中在开发小型化技术、直喷技术、增压技术、可变进气技术、气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技术等等。由于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很大一部分热量被排气带走,热量利用率低;在发动机启动时温度不能快速地提升,实现快速暖机,因而发动机不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环境,进而会导致发动机启动阶段的油耗增加和排放气体燃烧不完全,不利于节能减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一般将排气歧管集成于气缸盖内,并在气缸盖内设计冷却水套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以利用排气中的热量加热冷却液,从而实现快速暖机。然而,冷却水套往往被设计成全包裹排气歧管结构,这样的冷却水套会对发动机的散热器的散热带来问题,热管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该发动机缸盖不仅能利用排气中的热量加热冷却液以实现快速暖机,而且可以避免冷却水套对发动机的散热器的散热带来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缸盖包括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以及对应多个燃烧室设置并汇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以及对应多个燃烧室设置并汇聚至所述排气口的多个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内设有排气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燃烧室侧边引出的下部水套及从各燃烧室所述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分别覆盖于各所述排气道的下部和上部,其中,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对应所述排气道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镂空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排气口以及对应多个燃烧室设置并汇聚至所述排气口的多个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内设有排气门,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形成有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包括水套主体、从所述水套主体各燃烧室侧边引出的下部水套及从各燃烧室所述排气门之间穿过并与所述水套主体相连的上部水套,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分别覆盖于各所述排气道的下部和上部,其中,所述下部水套和所述上部水套对应所述排气道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镂空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至少部分位于相邻两燃烧室的所述排气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内设有曲轴箱通风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排气道汇聚形成汇聚部,所述汇聚部包括第一汇集部和第二汇聚部,所述第一汇集部将与各个燃烧室连通的所述排气道汇集成一个,所述第二汇集部将多个所述第一汇集部汇集到所述排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水套主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下部水套连通,且对应每一燃烧室布置有所述进水口,每一所述进水口的冷却液进入所述下部水套后形成四个单独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谢棋余树翠田俊鹏袁爽沈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罗佑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