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799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一端的外环面设有第一密封环,第一密封环与第一壳体端面相平齐的一侧表面设有密封座,密封座远离第一壳体一端的表面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密封螺栓,密封螺栓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并延伸至第一密封环的内部,密封座靠近第一壳体一侧侧面的中心设有芯棒,且芯棒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远离密封座一端的端面相平齐,芯棒与第一壳体之间相对应的密封座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注料管,注料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并延伸至密封座远离芯棒一侧侧面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加工聚氨酯的过程中,有利于聚氨酯的成型和脱模,且发泡模具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
技术介绍
聚氨酯原料进行制造产品之前,需要使用到发泡模具使聚氨酯先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半成品,其中管状是聚氨酯半成品的主要性状,但是传统使聚氨酯形成管状形态的发泡模具其加工的聚氨酯脱模困难,成型效果差,不利于管状的聚氨酯半成品的加工。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聚氨酯发泡模具加工聚氨酯时不利于聚氨酯成型聚氨酯成品脱模困难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端的外环面设有第一密封环,且所述第一密封环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密封环所对应的第一壳体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第一密封环与第一壳体端面相平齐的一侧表面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直径长度与第一密封环的外直径长度相等,所述密封座远离第一壳体一端的表面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密封螺栓,所述密封螺栓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并延伸至第一密封环的内部,所述密封座靠近第一壳体一侧侧面的中心设有芯棒,所述芯棒与第一壳体相平行,且所述芯棒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远离密封座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芯棒与第一壳体之间相对应的密封座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注料管,所述注料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并延伸至密封座远离芯棒一侧侧面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外侧面靠近第一密封环的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第一密封环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环,且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内环面与第一壳体外侧面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与第一壳体的外侧面之间留有缝隙并设有保温层,且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玻璃棉。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密封座的一端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壳体壳壁内的环状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靠近第二密封环的一端下部设有冷却管进口,且所述冷却管进口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壳体下方,所述冷却管远离冷却管进口的一端上部设有冷却管出口,且所述冷却管入口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壳体上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在加工管状聚氨酯半成品料时,原料通过注料管进入模具,原料进入模具后在第一壳体和芯棒的作用下,并由第一壳体的另一端排出,形成管状的聚氨酯半成品,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保温层起到了保温的作用,有利于聚氨酯原料在第一壳体与芯棒之间的缝隙内移动,第一壳体另一端的冷却装置有利于管状聚氨酯的成型和移出,使得聚氨酯更容易成型,且更加容易脱模,有利于聚氨酯的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的左视图。图中:第一壳体1、芯棒2、第二壳体3、保温层4、第一密封环5、第二密封环6、密封座7、密封螺栓8、注料管9、冷却装置10、冷却管11、冷却管进口12、冷却管出口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一端的外环面设有第一密封环5,且第一密封环5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密封环5所对应的第一壳体1一端的端面相平齐,第一壳体1外侧面靠近第一密封环5的一端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壳体3,第二壳体3的一端与第一密封环5之间通过焊接连接,且第二壳体3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环6,且第二密封环6的内环面与第一壳体1外侧面紧密贴合,第二壳体3的内侧面与第一壳体1的外侧面之间留有缝隙并设有保温层4,且保温层4内填充有玻璃棉,保温层4具有保持第一壳体1内部温度稳定的作用,有利于聚氨酯的成型。第一密封环5与第一壳体1端面相平齐的一侧表面设有密封座7,密封座7的直径长度与第一密封环5的外直径长度相等,密封座7远离第一壳体1一端的表面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密封螺栓8,密封螺栓8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第一密封环5的内部,密封座7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侧面的中心设有芯棒2,芯棒2与第一壳体1相平行,且芯棒2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远离密封座7一端的端面相平齐,芯棒2与第一壳体1之间相对应的密封座7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注料管9,注料管9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密封座7远离芯棒2一侧侧面的外部,聚氨酯原料由注料管9注入,在第一壳体1和芯棒2的作用下形成管状,且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3之间的保温层4有利于维持保温层4对应的第一壳体1内的温度的稳定,有利于聚氨酯通过发泡模具成型。第一壳体1远离密封座7的一端设有冷却装置10,冷却装置10包括设在第一壳体1壳壁内的环状冷却管11,冷却管11靠近第二密封环6的一端下部设有冷却管进口12,且冷却管进口12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下方,冷却管11远离冷却管进口12的一端上部设有冷却管出口13,且冷却管入口13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上方,冷却管11通入冷却液,成型后的聚氨酯管受冷降温后,体积略微缩小,有利于聚氨酯管的脱模,整个发泡模具的两端分别具有保温和降温的作用,使聚氨酯原料的成型和脱模更加简单,有利于聚氨酯原料的加工,且整个发泡模具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的外环面设有第一密封环(5),且所述第一密封环(5)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密封环(5)所对应的第一壳体(1)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第一密封环(5)与第一壳体(1)端面相平齐的一侧表面设有密封座(7),所述密封座(7)的直径长度与第一密封环(5)的外直径长度相等,所述密封座(7)远离第一壳体(1)一端的表面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密封螺栓(8),所述密封螺栓(8)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第一密封环(5)的内部,所述密封座(7)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侧面的中心设有芯棒(2),所述芯棒(2)与第一壳体(1)相平行,且所述芯棒(2)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远离密封座(7)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芯棒(2)与第一壳体(1)之间相对应的密封座(7)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注料管(9),所述注料管(9)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密封座(7)远离芯棒(2)一侧侧面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包括呈管状的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一端的外环面设有第一密封环(5),且所述第一密封环(5)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密封环(5)所对应的第一壳体(1)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第一密封环(5)与第一壳体(1)端面相平齐的一侧表面设有密封座(7),所述密封座(7)的直径长度与第一密封环(5)的外直径长度相等,所述密封座(7)远离第一壳体(1)一端的表面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密封螺栓(8),所述密封螺栓(8)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第一密封环(5)的内部,所述密封座(7)靠近第一壳体(1)一侧侧面的中心设有芯棒(2),所述芯棒(2)与第一壳体(1)相平行,且所述芯棒(2)的另一端与第一壳体(1)远离密封座(7)一端的端面相平齐,所述芯棒(2)与第一壳体(1)之间相对应的密封座(7)上均匀分布有四个注料管(9),所述注料管(9)的另一端贯穿密封座(7)并延伸至密封座(7)远离芯棒(2)一侧侧面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发泡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瑞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