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763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胶装置。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上胶辊、第二上胶辊、胶槽,第一上胶辊的圆周辊面的部分设置在胶槽内。胶槽上设有入胶口,入胶口通过送胶管连接溶胶罐,溶胶罐的罐壁上设有加热装置。胶槽内设有用于检测胶料液位的液位计,送胶管上设有电磁阀,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电磁阀的受控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复合层的涂胶工艺中,送胶顺畅,涂胶均匀度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了最终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合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纸塑铝液体无菌包装材料用密封条具有起始热封温度低、密封性、阻隔性和刚性好,特别是液体浸泡后剥离强度不下降的特点。随着国内纸塑铝液体无菌包装的不断发展,灌装线包装速度的不断提高,目前无菌包装密封材料通常为复合材料,各复合层之间通常采用底涂剂胶水层复合,但是在复合层涂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胶水热熔不良,导致出胶不顺,复合层在涂覆时涂胶不均匀等问题,影响后续生产的密封材料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上方的第二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下方的胶槽,所述第一上胶辊的圆周辊面的部分设置在所述胶槽内;所述胶槽上设有入胶口,所述入胶口通过送胶管连接溶胶罐,所述溶胶罐的罐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胶槽内设有用于检测胶料液位的液位计,所述送胶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受控端。本技术的溶胶罐用于将颗粒状的胶料通过加热装置进行熔融,并通过送胶管送入胶槽内,在第一上胶辊和第二上胶辊相向滚动的过程中,将熔融的胶料随着第一上胶辊的滚动带到通过两者之间的复合层上,实现涂胶。由于本技术在溶胶罐处先对胶料进行预先加热,因此送胶时,不会产生不顺问题。另外,在送胶过程中,增设了对胶槽内胶料液位的监测,实时根据液位情况,通过简单的液位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磁阀的开合程度,就可以控制送胶量,进而保持胶料在胶槽内的液位,避免胶槽内由于胶料过少引起涂胶不均匀问题,或胶料过多后复合层后续复合时胶料溢出问题。所述第一上胶辊采用陶瓷网纹辊,陶瓷材料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的特点,由于第一上胶辊长期浸在胶槽内,因此上述设计可大大延长了第一上胶辊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上胶辊包括不锈钢辊,在所述不锈钢辊的辊面上包覆有一层橡胶层,形成一橡胶辊。当橡胶层磨损时,可以保留不锈钢辊,将橡胶层拆下更换,节省生产成本。所述橡胶层表面设有凸起的压纹结构。在橡胶辊转动时,压纹结构对经过的复合层产生作用,在复合层表面压纹结构压到的地方才能涂到胶料。上述设计能满足特殊涂胶的情况。所述第二上胶辊的两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上下移动机构连接所述机架,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可以采用机械式移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气动式移动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复合层存在不同规格,有薄有厚,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复合层均能实现涂胶目的,本技术在第二上胶辊两侧增设上下移动机构,当涂覆不同规格的复合层时,对上下移动机构进行上下微调,实现第一上胶辊和第二上胶辊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满足两者之间经过不同厚度的复合层。所述溶胶罐内设有检测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温度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受控端。通过温度计对溶胶罐内的胶料熔融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恒温熔融,顺利送胶的目的。所述胶槽的槽壁上设有预热装置。当胶槽内存在胶料,且胶料由于停止生产形成固态时,人工很难清理。因此在胶槽上增设预热装置后,在启动涂胶装置时,能及时熔融胶槽内的胶料,避免胶料的浪费。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用于复合层的涂胶工艺中,送胶顺畅,涂胶均匀度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保证了最终的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置上下移动机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上胶辊1、设置在第一上胶辊1上方的第二上胶辊2、设置在第一上胶辊1下方的胶槽3,第一上胶辊1的圆周辊面的部分设置在胶槽3内。第一上胶辊1采用陶瓷网纹辊,陶瓷材料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的特点,由于第一上胶辊1长期浸在胶槽3内,因此上述设计可大大延长了第一上胶辊1的使用寿命。第二上胶辊2包括不锈钢辊,在不锈钢辊的辊面上包覆有一层橡胶层,形成一橡胶辊。当橡胶层磨损时,可以保留不锈钢辊,将橡胶层拆下更换,节省生产成本。橡胶层表面设有凸起的压纹结构。在橡胶辊转动时,压纹结构对经过的复合层产生作用,在复合层表面压纹结构压到的地方才能涂到胶料。上述设计能满足特殊涂胶的情况。胶槽3上设有入胶口,入胶口通过送胶管4连接溶胶罐5,溶胶罐5的罐壁上设有加热装置51。加热装置51为现有技术,加热装置5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或电阻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设计时,优选采用电阻加热装置,可以在溶胶罐5的底部和或侧边设有电阻丝进行加热。溶胶罐5内设有检测温度的温度计,温度计通过温度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加热装置51的受控端。通过温度计对溶胶罐5内的胶料熔融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恒温熔融,顺利送胶的目的。温度信号处理电路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处理温度计输出的温度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电路即可使用。在溶胶罐5内还可以设置搅拌机构,用于搅拌熔融的胶料。胶槽3内设有用于检测胶料液位的液位计,送胶管4上设有电磁阀41,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电磁阀41的受控端。液位信号处理电路为现有技术,只要能处理液位计输出的液位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的处理电路即可使用。参照图2,第二上胶辊2的两侧设有轴承21,轴承21通过上下移动机构6连接机架,上下移动机构6可以采用机械式移动机构,也可以采用气动式移动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复合层存在不同规格,有薄有厚,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复合层均能实现涂胶目的,本技术在第二上胶辊2两侧增设上下移动机构6,当涂覆不同规格的复合层时,对上下移动机构6进行上下微调,实现第一上胶辊1和第二上胶辊2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满足两者之间经过不同厚度的复合层。胶槽3的槽壁上设有预热装置。当胶槽3内存在胶料,且胶料由于停止生产形成固态时,人工很难清理。因此在胶槽3上增设预热装置后,在启动涂胶装置时,能及时熔融胶槽3内的胶料,避免胶料的浪费。预热装置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红外线加热装置或电阻加热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在具体设计时,优选采用电阻加热装置,可以在胶槽3的底部设有电阻丝31进行加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上方的第二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下方的胶槽,所述第一上胶辊的圆周辊面的部分设置在所述胶槽内;所述胶槽上设有入胶口,所述入胶口通过送胶管连接溶胶罐,所述溶胶罐的罐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胶槽内设有用于检测胶料液位的液位计,所述送胶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受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上方的第二上胶辊、设置在所述第一上胶辊下方的胶槽,所述第一上胶辊的圆周辊面的部分设置在所述胶槽内;所述胶槽上设有入胶口,所述入胶口通过送胶管连接溶胶罐,所述溶胶罐的罐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胶槽内设有用于检测胶料液位的液位计,所述送胶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液位计通过液位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受控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胶辊采用陶瓷网纹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涂剂高速预分散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胶辊包括不锈钢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军王晓井余鑫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