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美专利>正文

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7387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它包括:包箍设备;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悬臂侧面且水平设置的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安装在所述L形转接板端部的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下端的安装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真空吸盘。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包箍设备和下料组件进行配合,能够实现对钢化玻璃锅盖的夹持、包箍,随后利用下料组件转移至出料带上,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
技术介绍
锅盖一般为圆形,中间有提纽;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现有的常用锅盖通常如申请号为201530107997.6的中国外观专利所示,包括弧形钢化玻璃本体、包裹在本体边缘处的不锈钢包边以及开设在本体上的出气孔,本体中部安装有手提部,出气孔处安装有包覆纽扣。上述的锅盖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不锈钢条对钢化玻璃本体的边缘处进行包覆,现有的包箍设备只能进行初步的操作而不能箍紧,这就需要自动包箍设备辅助包箍以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它包括:包箍设备,所述包箍设备包括操作台、竖立于所述操作台上表面的支撑架、安装在所述操作台上表面的底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表面的限位凸台、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限位凸台上的锅盖放置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侧面的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下端且与所述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压块以及包箍组件,所述包箍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上的滑块、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滑块相连接的调节螺杆、设置于所述滑块一侧的安装杆、安装在所述滑块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相接触的垫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另一面相接触的压块、安装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安装杆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气缸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下端的压轮;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固定在所述支撑悬臂侧面且水平设置的滑轨、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安装在所述L形转接板端部的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下端的安装板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真空吸盘。优化地,所述包箍设备还包括与所述限位凸台相连接且位于所述操作台下方的传动轮以及与所述传动轮相连接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通过采用特定结构的包箍设备和下料组件进行配合,能够实现对钢化玻璃锅盖的夹持、包箍,随后利用下料组件转移至出料带上,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包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下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主要包括包箍设备8’和下料组件9等。其中,包箍设备8’如图1所示,包括操作台81’、竖立在操作台81’上表面的支撑架82’、安装在操作台81’上表面的底座83’、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83’上表面的限位凸台84’(限位凸台84’可以以自身的轴心线为旋转轴进行转动;该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设备还包括与限位凸台84’相连接且位于操作台81’下方的传动轮85’以及与传动轮85’相连接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电机80’,这样利用电机80’可以带动限位凸台84’的转动)、可拆卸地卡设于限位凸台84’上的锅盖放置板86’(锅盖放置板86’中心处开设有与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通孔;同时它的上表面开设有多道同心设置的限位圆槽861,以用于安装钢化玻璃锅盖)、安装在支撑架82’侧面的第一气缸88’、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88’下端且与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压块87’以及包箍组件89’,包箍组件89’包括安装在支撑架82’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891’、可滑动地安装在水平轨道891’上的滑块892’(滑块892’竖直设置在水平轨道891’上)、穿设在支撑架82’上且与滑块892’相连接的调节螺杆893’(通过转动调节螺杆893’能够带动滑块892’在水平轨道891’上移动)、设置在滑块892’一侧(在本实施例中为前侧)的安装杆894’、安装在滑块892’侧面且与安装杆894’相接触的垫块895’、安装在滑块892’侧面且与安装杆894’另一面相接触的压块897’(压块897’和垫块895’将安装杆894’夹在中间,这样能够确保其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安装在滑块892’上且与安装杆894’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气缸890’以及安装在安装杆894’下端的压轮896’。这样第二气缸890’工作时可以带动安装杆894’上下运动,进而带动压轮896’的上下运动;而调节螺杆893’可以调节压轮896’相对锅盖放置板86’的放置,从而使其与锅盖边缘处的不锈钢条对应。而下料组件9如图2所示,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架82’(支撑架82’的下方为钢化玻璃锅盖包箍操作台)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91(支撑悬臂91与支撑架82’相垂直)、固定在支撑悬臂91侧面且水平设置的滑轨92、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92上的连接板93(可以在支撑悬臂91上安装与连接板93相连接的气缸,用于带动连接板93在滑轨92上移动)、固定在连接板93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94、安装在L形转接板94端部的气缸95(气缸95竖直设置,用于驱动其下部安装的部件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设置在气缸95下端的安装板96以及固定在安装板96上的多个真空吸盘97;这样利用气缸95的工作可以带动真空吸盘97进行上下升降。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箍设备(8’),所述包箍设备(8’)包括操作台(81’)、竖立于所述操作台(81’)上表面的支撑架(82’)、安装在所述操作台(81’)上表面的底座(8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83’)上表面的限位凸台(84’)、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限位凸台(84’)上的锅盖放置板(86’)、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2’)侧面的第一气缸(88’)、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88’)下端且与所述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压块(87’)以及包箍组件(89’),所述包箍组件(89’)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2’)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89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891’)上的滑块(892’)、穿设在所述支撑架(82’)上且与所述滑块(892’)相连接的调节螺杆(893’)、设置于所述滑块(892’)一侧的安装杆(894’)、安装在所述滑块(892’)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894’)相接触的垫块(895’)、安装在所述滑块(892’)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894’)另一面相接触的压块(897’)、安装在所述滑块(892’)上且与所述安装杆(894’)上端相连接的第二气缸(890’)以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杆(894’)下端的压轮(896’);下料组件(9),所述下料组件(9)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撑架(82’)上且水平向外延伸的支撑悬臂(91)、固定在所述支撑悬臂(91)侧面且水平设置的滑轨(92)、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92)上的连接板(93)、固定在所述连接板(93)自由端的L形转接板(94)、安装在所述L形转接板(94)端部的气缸(95)、设置在所述气缸(95)下端的安装板(96)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板(96)上的多个真空吸盘(9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化玻璃锅盖边部自动包箍下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包箍设备(8’),所述包箍设备(8’)包括操作台(81’)、竖立于所述操作台(81’)上表面的支撑架(82’)、安装在所述操作台(81’)上表面的底座(8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83’)上表面的限位凸台(84’)、可拆卸地卡设于所述限位凸台(84’)上的锅盖放置板(86’)、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2’)侧面的第一气缸(88’)、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88’)下端且与所述限位凸台(84’)相配合的压块(87’)以及包箍组件(89’),所述包箍组件(89’)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架(82’)侧面的多道水平轨道(89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水平轨道(891’)上的滑块(892’)、穿设在所述支撑架(82’)上且与所述滑块(892’)相连接的调节螺杆(893’)、设置于所述滑块(892’)一侧的安装杆(894’)、安装在所述滑块(892’)侧面且与所述安装杆(894’)相接触的垫块(895’)、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仇如成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