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8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共用一个静平台的两个Delta并联机构,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在上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输出轴垂直向下的冗余驱动电机,在下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与其形成球铰结构的活动球,在所述活动球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转动杆,在所述活动球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末端手爪,所述冗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末端手爪的空间六个自由度运动,扩大了转动杆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范围,提高了机构的运动学性能。

A 6-DOF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Redundant Driv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x-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redundant drive, which comprises two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s sharing a static platform, two parallel moving platforms of the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 are arranged parallel up and down, the motion branches of the two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s are staggered and evenly arranged, and installed in the center of the moving platform of the upper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 A redundant driving motor with an output shaft vertically downward is moun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moving platform of the lower Delta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a movable ball forming a spherical hinge structure, and a rotating rod fixed to the movable ball is arranged above the movable ball, and an end claw fixed to the movable ball is arranged below the movable ball.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redundant driving motor and the end claw fixed to the movable ball are arranged below the movable ball.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by a universal joint.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six degrees of freedom movement of the end claw in space, enlarge the rotation range of the rotating rod around its axis, and improve the kinematics performance of th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技术介绍
为满足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生产率,全球轻工业领域都在积极探索和研制各种新型机器人装备。特别是电子行业的高速重复性装配应用场合,传统的少自由度高速并联机构因末端运动自由度不足,难以满足多种运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自由度更多、运动范围更大的并联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现机构末端六自由度运动的并联机构。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共用一个静平台的两个Delta并联机构,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在上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输出轴垂直向下的冗余驱动电机,在下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与其形成球铰结构的活动球,在所述活动球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转动杆,在所述活动球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末端手爪,所述冗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两个静平台共用、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的Delta并联机构,并在两个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之间增加万向节、转动杆的传动和中心球铰结构的约束,实现了末端手爪的空间六个自由度运动,扩大了转动杆绕自身轴线的回转范围,提高了机构的运动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部分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从动支链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末端执行部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4,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共用一个静平台的两个Delta并联机构,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在上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输出轴垂直向下的冗余驱动电机,在下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与其形成球铰结构的活动球,在所述活动球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转动杆,在所述活动球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末端手爪,所述冗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实现上述方案的具体结构如下:请参阅图1~图4,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包括驱动部分a、传动部分b和末端执行部分c。如图1、2所示,驱动部分a包括静平台1、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15、第三电机16、第四电机17、第五电机18、第六电机19,各电机与静平台1下端结构固定连接且各电机均匀分布,之间相隔角度为60度。如图1所示,传动部分b包括第一主动臂2、第二主动臂4、第三主动臂6、第四主动臂9、第五主动臂11、第六主动臂13、第一从动支链3、第二从动支链5、第三从动支链7、第四从动支链8、第五从动支链10、第六从动支链12,所述第一主动臂2转轴与第一电机14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臂4转轴与第二电机15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臂6转轴与第三电机16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臂9转轴与第四电机17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臂11转轴与第五电机18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六主动臂13转轴与第六电机19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臂2末端与所述第一从动支链3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臂4末端与第二从动支链5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臂6末端与第三从动支链7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臂9末端与第四从动支链8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臂11末端与第五从动支链10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所述第六主动臂13末端与第六从动支链12上端通过两球铰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各从动臂支链为平行四边形结构且均包含从动杆28、从动杆30、个拉簧29和拉簧30,从动杆28和从动杆30上下两端分别通过拉簧29和拉簧31连接,以保证从动支链为平行四边形结构。如图4所示,末端执行部分c包括第一动平台27、第二动平台24、万向节26、转动杆21、中心球铰22、第七电机20、末端手爪23和球铰盖25,所述第一动平台27通过分别通过两球铰与第一从动支链3、第三从动支链7、第五从动支链10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动平台24分别通过两球铰与第二从动支链5、第四从动支链8和第六从动支链12下端连接,所述第七电机20固定安装于第一动平台27上端,所述万向节26上端与第七电机20输出轴固定连接,万向节26下端与转动杆2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21下端与第二动平台24通过中心球铰22连接,所述中心球铰22与转动杆21固定连接,所述球铰盖25固定安装于第二动平台24上且与中心球铰22同球心。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主动臂2、第三主动臂6、第五主动臂11分别通过第一电机14、第三电机16、第五电机18驱动,进而通过第一从动支链3、第三从动支链7、第五从动支链10传动,可实现第一动平台27的空间三维平动,所述第二主动臂4、第四主动臂9、第六主动臂13分别通过第二电机15、第四电机17、第六电机19驱动,进而通过第二从动支链5、第四从动支链8、第六从动支链12传动,可实现第二动平台24的空间三维平动。当第一动平台27和第二动平台24运动一致时,可实现末端手爪23的空间三维平动,当第一动平台27和第二动平台24产生相对平动时,通过万向节26、中心球铰22和转动杆21的约束可实现末端手爪23的空间三维转动,所述万向节26通过第七电机20实现冗余驱动,并经过万向节26、转动杆21和中心球铰22的传动,可实现转动杆21绕自身轴线的无限制回转,进而扩大了转动杆21绕自身轴线的转动范围,提高了机构的运动学性能。上述第七电机20为冗余驱动电机;静平台1为两个Delta并联机构的共用平台;第一电机14、第三电机16、第五电机18、第一主动臂2、第三主动臂6、第五主动臂11、第一从动支链3、第三从动支链7、第五从动支链10和第一动平台27构成第一个Delta并联机构;第二电机15、第四电机17、第六电机19、第二主动臂4、第四主动臂9、第六主动臂13、第二从动支链5、第四从动支链8、第六从动支链12和第二动平台24构成第二个Delta并联机构,第一个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在上,第二个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在下。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一个静平台的两个Delta并联机构,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在上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输出轴垂直向下的冗余驱动电机,在下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有与其形成球铰结构的活动球,在所述活动球的上方设有与其固接的转动杆,在所述活动球的下方设有与其固接的末端手爪,所述冗余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冗余驱动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一个静平台的两个Delta并联机构,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动平台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支链交错均匀布置,在上的Delta并联机构动平台中央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臧家炜梅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