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及包含它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68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3:03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及包含它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

Laminated material for vacuum insulation board outer covering material and vacuum insulation board outer covering material containing it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relates to a laminated material for the outer skin material of a vacuum heat insulating plate and a vacuum heat insulating plate outer skin material comprising the laminated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及包含它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及包含它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
技术介绍
真空隔热板由气体或水分透过率低的外皮材料和位于作为真空状态的外皮材料内部的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的芯材及吸气材料构成而热阻隔效果非常优异,真空隔热板与如聚氨酯或泡沫塑料等的现有隔热材料相比,其隔热性能高数倍以上,因而近年来成为需求不断增加的尖端材料。一般而言,真空隔热板的外皮材料包含金属成分,由此能够维持外皮材料内部的真空状态,从而使气体阻隔性、水分阻隔性及芯材的隔热性能极大化。另外,真空隔热板的热效率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芯材性能,但也会受到包围芯材的外皮材料的热传导率的影响。因此,在真空隔热板的外皮材料包含金属成分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起因于金属成分的高热传导率的热传递现象。为了使该热传递现象最小化,真空隔热板的外皮材料从包含金属薄膜的形式转换为在基材层上沉积金属的形式。具体而言,为了防止气体透过,目前商用的如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3-0021528号所述的真空隔热板的外皮材料将诸如不透明铝箔的金属箔或者在表面上沉积有金属或类似金刚石的碳物质等的塑料膜作为阻挡层来使用,但仍然无法排除因金属沉积层导致的热传递现象,从而正在进行使金属层最小化的开发。[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KR10-2013-0021528A1(公开日2013年03月06日)专利文献2:KR10-2012-0017148A1(公开日2012年02月28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其包括:一个以上的非金属阻挡层,包含形成有薄膜层的、含有聚酯、聚烯烃或聚酰胺中的任一种以上的基材层;以及热粘合层,位于非金属阻挡层的下端。此外,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叠层材料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包括:一个以上的非金属阻挡层,包含形成有薄膜层的、含有聚酯、聚烯烃或聚酰胺中的任一种以上的基材层;以及热粘合层,位于非金属阻挡层的下端。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的特征在于,不包含额外的金属层。上述术语“金属层”为在膜或基材上包含薄膜或沉积的铝(VM-PET)的其他金属,是指不透明层。所述薄膜层可以采用包含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的任一种以上的水分及气体阻隔性材料而形成在基材层的上表面上。具体而言,所述有机材料可以是选自由乙烯-乙烯醇、聚乙烯醇和纳米粘土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无机材料可以是选自由氧化硅和氧化铝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有机材料可通过使板状型或针状型等的有机材料分散并涂布或硬化在基材层上而形成薄膜层,所述无机材料可通过真空沉积等方式而沉积在基材层上,所述有机材料及所述无机材料可以是阻隔性材料,可通过复合包覆方式在基材层上形成有多层所述有机材料及所述无机材料。此外,所述薄膜层可进一步包含天然物质。所述薄膜层可被形成为足够的厚度以便能够具有水分及气体阻隔能力,具体而言,所述薄膜层可以是0.1μm至1μm,更具体而言可以是0.3μm至0.9μm,最具体而言可以是0.3μm至0.6μm。在所述薄膜层薄于0.1μm的情况下难以呈现水分及气体阻隔能力,在所述薄膜层厚于1μm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降低叠层材料的加工性。所述非金属阻挡层可形成为包含聚酯、聚烯烃、聚酰胺及玻璃纤维中的任一种以上的基材层。具体而言,所述基材层可以是聚酯、聚烯烃或聚酰胺膜或片材,或者可以是聚酯或玻璃纤维无纺布,或者可包含所述膜或片材和无纺布中的任一种以上。所述基材层可形成为5μm至30μm的厚度。在所述基材层的厚度小于5μm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因外部的冲击或划痕等而容易损坏真空隔热板的外皮材料,在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超过30μm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增加制造费用以及降低加工性。所述非金属阻挡层可在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中形成一层以上且可具有水分及气体阻隔能力。具体而言,可形成有两层以上的所述非金属阻挡层,更具体而言,可形成有三层以上的所述非金属阻挡层。最具体而言,所述非金属阻挡层可包含第一非金属阻挡层、第二非金属阻挡层及第三非金属阻挡层。另外,所述第一非金属阻挡层至第三非金属阻挡层可包含薄膜层。所述第一非金属阻挡层至第三非金属阻挡层的薄膜层可分别包含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第一非金属阻挡层至第三非金属阻挡层的薄膜层可包含一层以上的有机材料及一层以上的无机材料,第一非金属阻挡层至第三非金属阻挡层的薄膜层可同时包含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作为一例,所述第一非金属阻挡层和所述第二非金属阻挡层的薄膜层可包含有机材料,所述第三非金属阻挡层的薄膜层可包含无机材料。所述第一非金属阻挡层至第三非金属层采用分别包含有机材料及无机材料的结构,从而能够弥补各材料的缺点并在多种温度及湿度条件下使老化最小化。所述热粘合层形成于非金属阻挡层的下端,所述热粘合层为在制作真空隔热板时与其他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的热粘合层进行热粘合的层。所述热粘合层可包含聚烯烃系列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以上。所述热粘合层可形成为20μm至60μm的厚度,具体而言可形成为30μm至50μm的厚度。在热粘合层的厚度小于20μm的情况下因粘合力较弱而无法进行热粘合,在热粘合层的厚度超过60μm的情况下因穿过密封层的外部气体及水蒸气的流入量较多而有可能会降低真空隔热板的耐久性。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的各层可通过粘合层来粘合。具体而言,所述粘合层可以是以聚氨酯为基础的粘合剂,可涂布并形成2~8g/m2的粘合层,具体而言可涂布并形成3~4g/m2的粘合层。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可通过如下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即,在制造一层以上的阻挡层之后利用粘合剂来涂布并堆叠它们,然后利用粘合剂在阻挡层的底面上粘合热粘合层。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通过涂布粘合剂而堆叠一层以上的阻挡层,热粘合层也通过粘合剂来堆叠。考虑各个阻挡层的氧及水分阻隔特性而确定叠层顺序,并且尽可能对置粘合呈现阻挡性能的薄膜的涂层或沉积层。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可以是热传导率变化得以减少的叠层材料。与由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制造的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初始热传导率相比,所述热传导率变化减少至1.5mW/mK或1.8mW/mK以上和/或小于2.0mW/mK、2.5mW/mK或3.0mW/mK。所述热传导率的测量可以是对在加速测试条件(温度80℃、湿度65%RH)下保管1、2、3、4、5或6周之后测量的热传导率进行比较。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可以是边缘部的热桥现象得以减少的叠层材料。所述边缘部的热桥现象减少是指Kthermalbridge(热桥)的减少,相对于以铝箔为阻挡层的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所述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的Kthermalbridge可以是10%以下、7%以下或6%以下,具体而言可以是0.1%至10%、0.5%至7%、0.5%至6%或1%至6%,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所述阻挡层来应用的铝箔可以是6μm至9μ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包括:一个以上的非金属阻挡层,所述非金属阻挡层包含形成有薄膜层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含有聚酯、聚烯烃或聚酰胺中的一种以上;以及热粘合层,所述热粘合层位于非金属阻挡层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28 KR 10-2017-0026674;2017.11.24 KR 10-2011.一种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包括:一个以上的非金属阻挡层,所述非金属阻挡层包含形成有薄膜层的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含有聚酯、聚烯烃或聚酰胺中的一种以上;以及热粘合层,所述热粘合层位于非金属阻挡层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隔热板外皮材料的叠层材料,其中,所述薄膜层采用包含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的一种以上的水分及气体阻隔性材料而形成在基材层的上表面上,所述有机材料为选自由乙烯-乙烯醇、聚乙烯醇和纳米粘土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无机材料为选自由氧化硅和氧化铝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俊崔烘热文湘权
申请(专利权)人: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