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指纹硬化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807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指纹硬化膜。耐指纹硬化膜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所述保护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聚酯层为聚酯树脂层;所述热熔胶层为PU热熔胶层。首先将环氧树脂、流平剂、溶剂、甲基纤维素、硅烷偶联剂、莪术呋喃酮和吡草醚加入至反应设备中,升温反应,然后冷却至室温搅拌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粘结层的组分、合理设计各层的组分及之间的厚度,从而使产品具有粘合性较好等优点。同时,这种耐指纹硬化膜还具有十分显著的耐指纹特性,既保证了光的正视透过率,还能保证表面硬度,使划痕不易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指纹硬化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
,具体涉及一种耐指纹硬化膜。
技术介绍
PET硬化膜结构为了提高PET薄膜的表面性能,以改善印刷的适应性和真空镀铝层的结合力,通常采用电晕处理的方法来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但是,电晕法存在时效性等问题,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电晕处理后的薄膜张力很容易衰减。然而化学涂布法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故受到印刷业和镀铝业的青睐。业内已开发出PET化学涂布系列产品:如用水溶性聚合物涂布,可提高PET薄膜的表面张力;用丙烯酸酯类乳液涂布,可改善印刷的适应性(可使用水溶性油墨);采用聚氨酯水溶液涂布,能加强镀铝层与PET基膜的结合力,并可增加镀铝层厚度。另外,采用涂布法还可制得高阻隔膜和抗静电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类硬化膜,其耐指纹特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耐指纹硬化膜,具有耐指纹特性较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指纹硬化膜,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所述保护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聚酯层为聚酯树脂层;所述热熔胶层为PU热熔胶层;所述粘结层由环氧树脂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指纹硬化膜,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所述保护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聚酯层为聚酯树脂层;所述热熔胶层为PU热熔胶层;所述粘结层由环氧树脂20‑38份、流平剂3‑9份、溶剂12‑18份、甲基纤维素2‑4份、硅烷偶联剂6‑15份、莪术呋喃酮1‑3份和吡草醚2‑4份制成;所述基材层为PET;所述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的厚度依次为80‑200μm、30‑50μm、120‑200μm、30‑40nm、800‑12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指纹硬化膜,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所述保护层为镍铬合金层;所述聚酯层为聚酯树脂层;所述热熔胶层为PU热熔胶层;所述粘结层由环氧树脂20-38份、流平剂3-9份、溶剂12-18份、甲基纤维素2-4份、硅烷偶联剂6-15份、莪术呋喃酮1-3份和吡草醚2-4份制成;所述基材层为PET;所述保护层、聚酯层、热熔胶层、粘结层和基材层的厚度依次为80-200μm、30-50μm、120-200μm、30-40nm、800-1200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指纹硬化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贤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新康意安得达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