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23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转换风腔、密封垫和驱动装置;转换风腔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用于将吸附平台中的空气送入转换风腔;出风口通过管路与负压装置连接,用于为转换风腔提供负压;密封垫活动设置在转换风腔内,用于控制出风口的开启/关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垫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吸附台的开启与关闭,提高生产效率,且易于与外部管道连接集成。

A Channel Control Box for Adsorption Platfor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uct control box for an adsorption platfor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aser processing, including a conversion air chamber, a sealing pad and a driving device; the conversion ai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the adsorption platform through a pipeline for feeding air from the adsorption platform into the conversion air chamber; Connecting with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through pipeline, it is used to provide negative pressure for the converting air chamber; the sealing pad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converting air chamber to control the opening/closing of the outlet; a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movement of the sealing pad.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realiz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adsorption table,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is easy to connect and integrate with the externa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加工
,具体来讲是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
技术介绍
户外广告灯箱及大面积显示屏用激光加工时,需要工件表面平整,表面越平整,加工精度就越好,所以就需要放工件的工作平台需要有吸附功能。但是,现有大面积工件吸附平台频繁启动关闭时,存在风机损耗大、效率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例如现在加工长宽1米2以上的工件需要几分钟,设备24小时工作不停歇,这就要求吸附平台连续24小时工作。工件在摆放好之前不需要吸附,没有吸附的时候工件比较好摆动,放好位置后开启吸附,就可将工件表明放平整。因长时间的使用且高频率的开启关闭,常规的风道控制对风机的损耗比较大,且对控制单元要求比较严,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吸附台的开启与关闭,提高生产效率,且易于与外部管道连接集成。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分别与吸附平台和负压装置连接,包括转换风腔、密封垫和驱动装置;所述转换风腔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用于将吸附平台中的空气送入转换风腔;所述出风口通过管路与负压装置连接,用于为转换风腔提供负压;所述密封垫活动设置在转换风腔内,用于控制出风口的开启/关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垫运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杆和气缸,所述控制杆的一端与密封垫连接,控制杆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缸设置在转换风腔外部,控制杆的端部穿出转换风腔后与气缸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杆与密封垫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片挡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杆与气缸的连接处设置有调速阀。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垫板,该垫板的中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转换风腔设置在垫板上并紧靠在支撑板的一侧面;所述气缸通过支撑座安装在垫板上并位于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控制杆依次穿过支撑板、转换风腔后与密封垫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杆与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轴承。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负压装置为抽风风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风口设有多个,分别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风道控制盒将风机的频繁启动转换为气缸的频繁的运动。通过本专利技术,降低风机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综合来说,本专利技术的风道控制盒,能有效快速的实现吸附台的开启与关闭,提高生产效率,且易于与外部管道连接集成。其次,风道控制盒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上的滑动轴承,保证控制杆方向不发生偏移。能够确保密封垫与转换风腔紧密贴合,防止了气腔的漏气。再次,控制杆与密封垫连接部分做可移动设计,即控制杆与密封垫连接处设置有挡片,通过增加或减少挡片数量来调节控制杆与密封垫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调节密封垫的位置来达到最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道控制盒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风道控制盒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垫板;11-支撑板;12-支撑座;13-滑动轴承;2-转换风腔;21-进风口;22-出风口;3-控制杆;31-气缸;4-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分别与吸附平台和负压装置连接,具体的,负压装置为抽风风机。该风道控制盒包括转换风腔2、密封垫4和驱动装置;转换风腔2设置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进风口21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用于将吸附平台中的空气送入转换风腔2;具体的,进风口21可设有多个,具体数目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整,分别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出风口22通过管路与负压装置连接,用于为转换风腔2提供负压;密封垫4活动设置在转换风腔2内,用于控制出风口22的开启/关闭;密封垫4的形状与出风口22相适配,当吸附平台需要关闭时,将气腔与抽风风机隔开,此时密封垫能完全与转换风腔贴合,没有漏风现象。当吸附平台需要开启时,气缸通过控制杆带动密封垫4回缩,转换风腔进出口连通,形成完整风道。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垫4运动。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控制杆3和气缸31,控制杆3的一端与密封垫4连接,控制杆3的另一端与气缸31连接。具体的,控制杆3的一端加工有螺纹,以便于连接气缸,另一端与密封垫4通过螺纹压紧。本实施例中,气缸31设置在转换风腔2外部,控制杆3的端部穿出转换风腔2后与气缸31连接。优选的,控制杆3与密封垫4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片挡片。挡片厚度为2mm,通过增加或减少挡片数量来调节控制杆与密封垫之间的距离。控制杆3与气缸31的连接处设置有调速阀,可调节进气大小速度。更优选的,风道控制盒还包括水平设置的垫板1,该垫板1的中部竖直设置有支撑板11;转换风腔2设置在垫板1上并紧靠在支撑板11的一侧面;气缸31通过支撑座12安装在垫板1上并位于支撑板11的另一侧;控制杆3依次穿过支撑板11、转换风腔2后与密封垫4连接。具体的,控制杆3与支撑板11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轴承13。气缸实现控制杆前后移动,滑动轴承保证控制杆的方向不偏离,可以更好的让密封垫与支撑架贴合。本专利技术的风道控制盒,能有效的控制吸附平台的开启与关闭,可以大大降低风机的故障率,且能够满足吸附平台高频率的开启与关闭要求,通过专业配套激光打点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工控电脑、控制卡、控制软件,电磁阀,压缩空气等,,在设备开始工作时,该控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吸附平台的自动开启,设备结束工作时,该控制系统自动发出指令,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吸附平台的自动关闭,提高生产效率,且降低设备成本。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分别与吸附平台和负压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风腔(2)、密封垫(4)和驱动装置;所述转换风腔(2)设置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用于将吸附平台中的空气送入转换风腔(2);所述出风口(22)通过管路与负压装置连接,用于为转换风腔(2)提供负压;所述密封垫(4)活动设置在转换风腔(2)内,用于控制出风口(22)的开启/关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垫(4)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分别与吸附平台和负压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风腔(2)、密封垫(4)和驱动装置;所述转换风腔(2)设置有进风口(21)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21)通过管路与吸附平台连接,用于将吸附平台中的空气送入转换风腔(2);所述出风口(22)通过管路与负压装置连接,用于为转换风腔(2)提供负压;所述密封垫(4)活动设置在转换风腔(2)内,用于控制出风口(22)的开启/关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密封垫(4)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控制杆(3)和气缸(31),所述控制杆(3)的一端与密封垫(4)连接,控制杆(3)的另一端与气缸(31)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1)设置在转换风腔(2)外部,控制杆(3)的端部穿出转换风腔(2)后与气缸(31)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附平台用的风道控制盒,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威黄进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工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