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4458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0:45
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包括:电机壳体,壳体内于周向设有数个壳体油槽;定子,其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中设有周向油路,所述周向油路分别与各定子铁芯槽、壳体油槽连通;所述定子铁芯槽中定子绕组与周向油路径向间隙布置以便冷却油回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子冷却油路,使得冷却油直接对端部及发热量较大的定子绕组进行冷却,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

Oil-cooled structure of motor stator

A motor stator oil cool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motor shell with several shell oil grooves in circumference; a stator,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motor shell, including stator core and stator winding; a circumferential oil circuit is arranged in the stator core,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oil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each stator core groove and shell oil groove respectively; The stator winding and circumferential oil path in the iron core groove are arranged in clearance for cooling oil reflux. By setting the stator cooling oil circuit, the cooling oil can directly cool the end and the stator winding with larger heat, thereby improving the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油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产业正在高速发展,随着各国的环保措施和环境政策日趋严格,未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而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汽车内核心部件,其特性决定了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随着电机功率密度的增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对电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电机的散热直接制约电动汽车功率密度的提高,以及电机的电气和力学性能。目前电机主要采用水冷或油冷方式进行冷却,传统的水冷结构通过电机壳体表面的水道将定子产生的热量交换出系统。该水冷结构对产热量较大且有绝缘层阻隔的绕组的冷却有限,在电机的长时间工作下,势必会造成绕组温升较快。采用油冷方式,冷却油可以直接作用于内部发热部位进行冷却,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冷却效率。但现有设计中通常采用冷却油落到定子端部、绕组进行冷却的方式,该方式可能会导致定子冷却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通过设置定子冷却油路,使得冷却油直接对定子绕组和端部进行冷却,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电机壳体,壳体内于周向设有数个壳体油槽;定子,其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中设有周向油路,所述周向油路分别与各定子铁芯槽、壳体油槽连通;所述定子铁芯槽中定子绕组与周向油路径向间隙布置以便冷却油回流。所述周向油路与定子铁芯槽、绕组间隙轴向贯通,对定子绕组冷却的同时同步对定子端部冷却。所述电机壳体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设有与外部回油管路相连的回油孔。所述回油孔设置在端盖底部。所述电机壳体与定子铁芯采用热套工艺装配。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回油管路设有冷却油流量控制器,所述冷却油流量控制器用于对温度传感器反馈的电机内部温度信息进行判断,从而控制电机中冷却油流量;当电机内部温度过高时,冷却油流量控制器控制增加流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同时监控电机内部冷却油的液面高度,防止冷却油液面过高;当电机内部温度正常时,冷却油流量控制器控制减少流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以此方式,来实现电机冷却油的流量控制,提高冷却效率。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子冷却油路,使得冷却油直接对端部及发热量较大的定子绕组进行冷却,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原理图;图2为实施例1中周向油路结构示意图;图中:电机壳体1、定子2、端盖3、冷却油流量控制器4、壳体油槽11、油槽油孔12、壳体进油口13、壳体出油口14、定子铁芯21、定子绕组22、周向油路23、径向进油孔24、回油孔31、定子铁芯槽进油孔23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机壳体1,壳体内于周向设有数个壳体油槽11;定子2,其设置在电机壳体1内,包括定子铁芯21和定子绕组22;所述定子铁芯21中设有周向油路23,所述周向油路23分别与各定子铁芯槽、壳体油槽11连通;所述定子铁芯槽中定子绕组22与周向油路23径向间隙布置以便冷却油回流。所述电机壳体1设有端盖3从而形成封闭工作空间,防止杂物进入电机内部;所述端盖3设有与外部回油管路相连的回油孔31,回油孔31用于导出进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结合内部传感器来反馈内部冷却油信息,以便对流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进行精确控制。所述回油孔31设置在端盖3底部,保证冷却油回流。优选地,本实施例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部回油管路设有冷却油流量控制器4,所述冷却油流量控制器4用于对温度传感器反馈的电机内部温度信息进行判断,从而控制电机中冷却油流量;当电机内部温度过高时,冷却油流量控制器4控制增加流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同时监控电机内部冷却油的液面高度,防止冷却油液面过高;当电机内部温度正常时,冷却油流量控制器4控制减少流入电机内部的冷却油;以此方式,来实现电机冷却油的流量控制,提高冷却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1设有壳体进油口13和壳体出油口14,壳体油孔14是冷却油回流的主要途径;所述壳体油槽11在与定子2接触面处开有油槽油孔12,所述定子铁芯21上对应设有径向进油孔24,所述径向进油孔24与周向油路23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1与定子铁芯21采用热套工艺装配,过盈装配后保证油槽油孔12与径向进油孔24完全对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周向油路23对应定子铁芯槽设有定子铁芯槽进油孔231;当冷却油经过油槽油孔12、径向进油孔24、周向油路23、定子铁芯槽进油孔231流入定子绕组22与定子铁芯槽之间空隙后,可对发热量较大的绕组进行直接冷却、均匀散热。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壳体内于周向设有数个壳体油槽;定子,其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中设有周向油路,所述周向油路分别与各定子铁芯槽、壳体油槽连通;所述定子铁芯槽中定子绕组与周向油路径向间隙布置以便冷却油回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壳体内于周向设有数个壳体油槽;定子,其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定子铁芯中设有周向油路,所述周向油路分别与各定子铁芯槽、壳体油槽连通;所述定子铁芯槽中定子绕组与周向油路径向间隙布置以便冷却油回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周向油路与定子铁芯槽、绕组间隙轴向贯通,对定子绕组冷却的同时同步对定子端部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定子油冷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蔡云龙田旭范佳伦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