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386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8:34
一种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转动单元;该底座单元包含一底座、一底座支撑体、一第一转动组件,及一第二转动组件,该第一转动组件与该第二转动组件形成一转动中心线;该转动单元包含一转动基座,及一转动支撑体,该转动基座的一端与该第一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该转动支撑体的一端与该第二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使该转动基座以该转动中心线为中心进行锥形转动;该转动支撑体设有一可改变长度的致动器,以使该转动基座能于锥形转动的圆弧切线,执行正交方向的直线运动;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模拟机车转向倾斜的多种离心状况,有效减少马达的使用数量,还可以模拟骑乘机车时发生打滑的状况,较以往单靠旋转机车载具的技术更为逼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体感装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提升打滑效果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般电子游戏场所,具有体感的游戏机较受游戏玩家喜爱,其特点是游戏机可与玩家进行游戏的互动,并提供游戏中运动效果反馈的感觉,令玩家具有身临实境的感觉,在电子游戏场所中相当受到好评。除此之外,一般大型游乐园中,具有体感的游乐设施也往往挤满人潮,属于热门的游乐设施。早期发展较为成熟的机车厂商已发展出训练用途的摩托车模拟器,来模拟机车行驶时身体的感觉,其中,以侧向倾斜模拟(roll)、纵向倾斜模拟(pitch),及侧滑模拟(yaw),来呈现机车的旋转动作自由度。参阅图1所示,为台湾专利第I357346号一种具打滑效果的机车游戏设备30,包含一车体32、一倾斜机构38,及一转动机构40。该转动机构40设置于该车体32及该倾斜机构38的下方,并包含一转轴70及一马达72,该转轴70设有一第一皮带轮7002,该马达72设有一第二皮带轮7202,该第一皮带轮7002及该第二皮带轮7202间设有一用以传动的皮带74,该马达72控制该车体32转动,以使该车体32模拟机车打滑的体感。参阅图2所示,为美国专利第US5209662A一种机车骑乘模拟系统,包含一基座1、一可动托架2、一可动机构6,及一机车座体13,该可动机构6上设有一可将该机车座体13滑动的滑动机构7、一将该机车座体13升降的升降机构8,及一可将该机车座体13左倾或右倾的转动马达17。续上所述,该机车骑乘模拟系统是以该转动马达17模拟侧向倾斜自由度(roll),并以该可动托架2模拟纵向倾斜自由度(pitch),再以该滑动机构7模拟侧滑自由度(yaw),进一步模拟实际骑车的感觉,用以训练车手操控机车。参阅图3所示,为美国专利US4019261A一种飞行模拟器的运动系统,包含一基架32、一可推动一框架24的致动器28、一可推动一框架20的致动器26,及一可转动框架16的致动器22,以使一教练驾驶舱10可以模拟上升、抬头,及转动等多种体感。虽然已知技术公开了可模拟多种体感的技术手段,但是其模拟侧向倾斜自由度(roll)的旋转中心线,是设置于座体下方,或是座体的中心,造成座体只能呈现左右摆动,或是左右旋转的形态,尤其是以旋转中心线进行圆柱状旋转,如该座体需要模拟多种体感,就必须加上多个致动器,造成整个体感系统过于复杂。除此之外,虽然目前的游戏机,或是较为专业的机车骑乘模拟系统可以提供模拟骑乘机车的感觉,但是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下列缺点:一、体感模拟不够真实:虽然机车游戏设备公开了可旋转车体的转动机构,来模拟机车打滑的效果,但是单单旋转车体缺少了向外滑动的效果,使打滑效果的体感模拟不够真实。二、损耗较多能量:早期机车游戏设备的摆荡结构通常设置于机车座体的下方,此时该人员的乘坐重心较高,不管是利用该人员的双脚来驱动机车座体进行左右偏摆,或是利用动力马达来控制机车座体的偏摆方向,都必须支撑较高的中心而耗费较多的能量。三、机械结构复杂:虽然已知体感模拟系统上所设置的滑动机构,可单独将机车后轮的位置进行偏滑,以模拟侧滑的自由度,但是如果需要取得逼真的打滑或其他的体感效果,必须额外使用多个致动器模拟侧向倾斜自由度、纵向倾斜模拟自由度,及侧滑模拟自由度等多种体感效果,系统的机械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机械结构,可以达到以最少的动力组件来模拟多种体感自由度的效果,并适用于其它具有体感效果的游乐设施,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包含一底座单元,及一转动单元。该底座单元包含一底座、一自该底座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撑体、一设置于该底座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一设置于该底座支撑体顶部的第二转动组件,该第一转动组件与该第二转动组件形成一转动中心线。该转动单元包含一用以承载至少一人员的转动基座,及一与该转动基座连接的转动支撑体,该转动基座的一端与该第一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该转动支撑体的一端与该第二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该转动基座以该转动中心线为中心进行锥形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分别为一轴承,该第一转动组件及该第二转动组件的转动中心对准该转动中心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第一转动组件的高度低于该第二转动组件的高度。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转动单元还包含一用以转动该转动基座的转动动力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转动单元的转动支撑体具有一伸缩致动组件,以控制该转动支撑体的长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转动单元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转动组件与该转动基座之间的第一关节组件、一设置于该第二转动组件与该转动支撑体之间的第二关节组件,及一设置于该转动基座与该转动支撑体之间的第三关节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转动支撑体具有一与该第二转动组件连接的第一转动支撑杆,及一与该第三关节组件连接的第二转动支撑杆,该转动单元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一转动支撑杆及该第二转动支撑杆之间的第四关节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底座单元还包含一用以偏摆所述底座的二个轴或二个轴以上的摆动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转动基座设有一用以承载该人员的承载构件,该承载构件选自于站立平台、正常座椅、跨坐座椅、躺姿座椅,及趴姿平台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还包含一机车游戏单元,包含一设置于该转动基座的机车操控组件、一与该机车操控组件电连接的游戏控制组件,及一与该游戏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游戏显示组件,该人员由该机车操控组件对该游戏控制组件发出一操控指令,以使该游戏控制组件控制该转动动力组件、该伸缩致动组件,及该游戏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还包含一体感模拟单元,其包含一储存一体感程序的体感控制组件,及一与该体感控制组件电连接的画面显示组件,该体感控制组件执行该体感程序,用以控制该转动动力组件、该伸缩致动组件,及该画面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还包含一滑行游戏单元,其包含一用以侦测该转动基座的旋转角度的角度侦测件、一与该角度侦测件电连接的游戏控制组件,及一与该游戏控制组件电连接的游戏显示组件,该游戏控制组件执行一游戏程序,并接收该角度侦测件所侦测的角度信息,以控制该转动动力组件、该伸缩致动组件,及该游戏显示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该转动基座以该第一转动组件为锥形的尖端顶点,以该转动中心线为中心,执行锥形摆荡或锥形旋转。当该转动动力组件驱动该转动基座以锥形摆荡时,可以模拟机车的转向倾斜的离心状况,包含侧向倾斜自由度(roll)、纵向倾斜自由度(pitch)及离心侧滑自由度(yaw)。改善早期机车模拟装置必须分别以多个动力设备模拟真实机车转弯的状况,有效减少马达使用的数量。该伸缩致动组件可以控制该转动基座的一端向外座动,用以模拟骑乘机车时发生打滑的状况,较以往单靠旋转机车载具的技术更为逼真。除此之外,该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还可以运用于大形体感模拟舱体,并由该转动动力组件将该转动基座旋转至顶端,以模拟向下俯冲等体感。附图说明图1是台湾专利第I357346号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单元,所述底座单元包含一底座、一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撑体、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一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体顶部的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形成一转动中心线;及一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含一用以承载至少一人员的转动基座,及一与所述转动基座连接的转动支撑体,所述转动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所述转动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所述转动基座以所述转动中心线为中心进行锥形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座单元,所述底座单元包含一底座、一自所述底座向上延伸的底座支撑体、一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第一转动组件,及一设置于所述底座支撑体顶部的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形成一转动中心线;及一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含一用以承载至少一人员的转动基座,及一与所述转动基座连接的转动支撑体,所述转动基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所述转动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枢设在一起,所述转动基座以所述转动中心线为中心进行锥形转动。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分别为一轴承,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转动中心对准所述转动中心线。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的高度。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还包含一用以转动所述转动基座的转动动力组件。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的转动支撑体具有一伸缩致动组件,以控制所述转动支撑体的长度。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还包含一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转动基座之间的第一关节组件、一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转动支撑体之间的第二关节组件,及一设置于所述转动基座与所述转动支撑体之间的第三关节组件。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转向的体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撑体具有一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宏解翼彰李孟文
申请(专利权)人:智崴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