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3387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使蕹菜与玉米增产改善品质,相较于单作玉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每平米可以提高52.68~67.79%;玉米籽粒产量每平米可以提高40.54~52.02%;玉米赖氨酸含量可以提高73.69~84.21%;其中相较单种蕹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蕹菜的产量可以提高39.12~42.93%;蕹菜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提高34.02~36.64%;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1049.35~1058.72mg/kg;大幅减少了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可生食的标准;减少亚硝酸对人体的致癌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粮食与蔬菜的需求量大,但日前供给量明显不足,粮食与蔬菜的供给稳定除了能够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外,也是保持我国经济稳定的一大重要因素。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蕹菜俗称空心菜,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与纤维素的蔬菜,其食用纤维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胶浆及果胶组成,具有通便排毒的功效,也是我国人民餐桌上的常见蔬菜。间作是指同一田地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种植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作物;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光能浪费,两种作物间还能产生互补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为了提高作物产量,中国专利CN10754893A公开了一种玉米与空心菜的间作方法,虽然对间作玉米产量有所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对玉米品质的作用也无法获知,其中空心菜更是保持原有产量,并没有实现任何增长;这与王晓丽等.玉米/空心菜间作降低土壤及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04):463-467.研究结论相一致,间作情况下并没有同时将玉米与蕹菜的产量与品质提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与蕹菜的产量,并且对玉米中赖氨酸的含量、蕹菜中还原性维C的含量进行有效提高,并且有效控制了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一种能够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按质量比例计,包括50:15:8:16:11的人畜粪肥: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硫酸铵;(3)间作:每行玉米间作一行蕹菜;所述玉米的株距为30cm、行距为35cm;所述蕹菜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所述蕹菜的种子经过复合肥浸泡;所述复合肥的浓度比例为90%,所述复合肥为质量比例=0.7~1.5:1~1.3的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组合物;(4)田间管理:按照一般步骤进行田间管理。为了解决现有间作方法不能同时提高玉米与蕹菜产量的问题,专利技术人尝试采用营养丰富的有机肥对玉米与蕹菜的产量进行提高;但发现仅采用有机肥对蕹菜的产量不能有优异的提高,但对玉米与蕹菜的品质有较大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解决蕹菜的产量问题,专利技术人尝试采用更精细的施肥方式,施用复合肥的方式对蕹菜的产量进行提高,专利技术人采用多种叶面肥配方,其中包括氨基酸与烟碱混合物,发现其并不能取得本专利技术所起到的技术效果;最终发现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的混合物能够对蕹菜的增产起着极佳的技术效果;由此得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间作方法;但如果对间作方法进行改变,则难以取得本方法所取得效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抽穗期时,每公顷玉米穴施复合肥100~200kg,肥料加施次数少,用量少,减少了其他化肥的使用,具有深远的环保意义。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4)还包括,当蕹菜幼苗有1~2真叶时,喷施稀释800倍的复合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地块的坡度为7°,在此坡度下,玉米与蕹菜争光、水、肥的矛盾可以进一步缓解,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并且可以有效拦截土壤,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氨基酸包含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中的至少三种。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人畜粪肥经过酵母菌与绿色木霉菌发酵堆制,采用酵母菌与绿色木霉菌发酵可以有效杀灭有机肥中的有害病菌,保证肥料清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3)中蕹菜经过复合肥浸泡的时间为10小时,在此时间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最佳。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缓释长效混合肥为1800kg/公顷;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的方法肥料使用量小,每公顷的使用量仅为1800kg;对与蕹菜与玉米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提升效果。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间作方法可以同时提高玉米产量并改善玉米品质,提高玉米的经济价值,相较于单作玉米,本专利技术中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每平米可以提高52.68~67.79%;玉米籽粒每平米可以提高40.54~52.02%;玉米赖氨酸含量每平米可以提高73.69~84.21%。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间作方法可以使蕹菜增产并且改善蕹菜的品质,相较单种,蕹菜的产量可以提高39.12~42.93%;蕹菜中还原性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提高34.02~36.64%。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间作方法高效,使蕹菜中硝酸盐的含量降低了1049.35~1058.72mg/kg;大幅减少了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达到可生食的标准;减少亚硝酸对人体的致癌危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仅仅是为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举例,而非是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向的限定。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实施例1(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坡度为7°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每公顷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1800kg;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为50:15:8:16:11的人畜粪肥: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硫酸铵;其中人畜粪肥经过发酵菌发酵腐熟,发酵过程中加入绿色木霉素菌杀菌;(3)间作:每行玉米间作一行蕹菜;玉米的株距为30cm、行距为35cm;蕹菜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播种前,将蕹菜的种子经过复合肥浸泡10小时;复合肥为质量比例=0.7:1的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组合物;所述氨基酸为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的组合物;(4)田间管理:玉米播种后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玉米抽穗期时,每公顷玉米穴施复合肥100kg;当蕹菜幼苗有1真叶时,喷施稀释800倍的复合肥。实施例2(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坡度为7°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每公顷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1800kg;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为50:15:8:16:11的人畜粪肥: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硫酸铵;其中人畜粪肥经过发酵菌发酵腐熟,发酵过程中加入绿色木霉素菌杀菌;(3)间作:每行玉米间作一行蕹菜;玉米的株距为30cm、行距为35cm;蕹菜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播种前,将蕹菜的种子经过稀释100倍的复合肥浸泡10小时;复合肥为质量比例=1.5:1.3的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组合物;所述氨基酸为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的组合物;(4)田间管理:玉米播种后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在玉米抽穗期时,每公顷玉米穴施复合肥200kg;当蕹菜幼苗有2真叶时,喷施稀释800倍的复合肥。实施例3(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坡度为7°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每公顷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1800kg;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为5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按质量比例计,包括50:15:8:16:11的人畜粪肥: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硫酸铵;(3)间作:每行玉米间作一行蕹菜;所述玉米的株距为30cm、行距为35cm;所述蕹菜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所述蕹菜的种子经过复合肥水溶液进行浸泡;所述复合肥的浓度占比为90%,所述复合肥为质量比例=0.7~1.5:1~1.3的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组合物;(4)田间管理:按照一般步骤进行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2)施底肥:播种前浅耕,清除残茬,向地块施与缓释长效混合肥;所述缓释长效混合肥,按质量比例计,包括50:15:8:16:11的人畜粪肥: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硫酸铵;(3)间作:每行玉米间作一行蕹菜;所述玉米的株距为30cm、行距为35cm;所述蕹菜的株距为15cm、行距为40cm;所述蕹菜的种子经过复合肥水溶液进行浸泡;所述复合肥的浓度占比为90%,所述复合肥为质量比例=0.7~1.5:1~1.3的氨基酸与乙酰胆碱组合物;(4)田间管理:按照一般步骤进行田间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间作玉米品质和产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在玉米抽穗期时,每公顷玉米穴施复合肥100~200k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间作玉米品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芝杜含梅丁舰周李洪杰周丽娜赵卓屈敏李乙弘王宁刘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