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50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开种植沟、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可以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栽培方法,利用玉米是对氮肥需要量较大的作物,同时玉米的根系发达,有80%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和水分,间套种魔芋则能吸收土壤下层的养分和水分,因此玉米与魔芋的合理搭配,可以分别吸收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营养,各取所需,互为补偿,把土地的增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鲁,16世纪传入我国,至今有4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魔芋是唯一含葡甘聚糖高的善食纤维植物。具有降血压、血糖、血脂的作用。有排毒、养颜、通脉、减肥、开胃之功效。对食动物类酸性较强的人起调节酸减平衡作用。对肠胃淋巴、腿部肿涨起调节之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灭火等行业。魔芋适种区在湿润的山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往魔芋净种、魔芋与玉米套种等种植模式因病虫害严重、农药和化肥施用超量等,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魔芋生产的综合效益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在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魔芋品种:选择种龄小、无病虫危害、表面光滑的球茎作为种芋;玉米品种: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2)选地整地选择肥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魔芋品种:选择种龄小、无病虫危害、表面光滑的球茎作为种芋;玉米品种: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2)选地整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根茬,深耕20~30cm,使土粒细碎、土壤松软、地面平整、耕层塌实;(3)种子处理玉米种子处理: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使种衣剂在玉米种子外层形成均匀薄膜,待薄膜固化后准备播种;魔芋种子处理:种芋切块应在阳光下晾晒2~3天,让创面失水收缩,切口愈合后即可播种;(4)开种植沟在栽培畦一...

【技术特征摘要】
1.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选择魔芋品种:选择种龄小、无病虫危害、表面光滑的球茎作为种芋;玉米品种:选用粒大、饱满、具品种特性的杂交种籽粒作种子,除去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混杂粒及杂质;(2)选地整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土壤消毒,前作收获后及时清除根茬,深耕20~30cm,使土粒细碎、土壤松软、地面平整、耕层塌实;(3)种子处理玉米种子处理: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使种衣剂在玉米种子外层形成均匀薄膜,待薄膜固化后准备播种;魔芋种子处理:种芋切块应在阳光下晾晒2~3天,让创面失水收缩,切口愈合后即可播种;(4)开种植沟在栽培畦一侧开沟或用开沟工具开沟,深3~4cm,再按行距0.3~0.4m开第二条沟,用第二条沟土覆盖第一条沟,依此顺序进行,播完后耙平畦面,浇透水;(5)播种4月底,雨季来临之前播种魔芋,大行距60~80㎝,小行距30~40㎝,株距20~40㎝,每亩种植2000~3000株,根据种芋大小,实行分级分片种植,魔芋播种后用玉米秆或蔗叶覆盖,控制杂草生长,避免土壤板结;玉米在3月初播种,株距30~35cm,每亩3500~3550株,出苗后覆土、耙平;(6)田间管理喷除草剂和覆盖地膜:栽培畦或垄整平后,每亩用33%的二甲戊乐灵乳油150ml对水喷洒,喷洒后及时覆地膜;追肥:两行魔芋中间轻划一道魔芋施肥沟,施入专用肥,施肥后将土趟平,在玉米种植沟2~5cm处划玉米施肥沟,施入专用肥,施肥后将土趟平;(7)采收成熟后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玉米与魔芋间作的栽培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树法
申请(专利权)人: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