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07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合适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将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进行轮作;轮作周期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本发明专利技术轮作周期内小麦、玉米施肥次数由4‑6次改为2次,极大程度简化施肥次数,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达到解放劳动力的现实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取腐植酸增效、秸秆全量还田、有机肥替代等技术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了氮磷钾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绿色施肥、绿色防控。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小麦玉米轮作周期的科学施肥、肥料利用率的提高、耕地健康培育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市场前景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属于农业技术、腐殖酸肥料及应用

技术介绍
华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是华北地区主要的粮食种植方式,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单产水平都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一地区的化肥大量投入已成为粮食持续高产稳产的依赖条件之一,但也随之带来了肥效降低、环境污染和增产不增收等问题。肥料是农业生产投入的最主要部分,关系着我国土壤质量、农业耕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多年不同区域小麦、玉米肥效试验的结果表明,目前豫中地区氮磷钾肥料利用率还很低。其中小麦氮肥利用率为26.4%-36.2%,磷肥利用率为7.9%-9.8%,钾肥利用率为19.2%-34.4%;玉米氮肥利用率为18.9%-24.7%,磷肥利用率为14.7%-16.5%,钾肥利用率为17.7%-33.3%。究其原因:①长期大量施用氮肥导致小麦、玉米生长必需的部分营养元素比例失调;②大量使用化肥并且长期不施有机肥,造成农田通气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减弱。③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肥现象较为普遍。河南省年总化肥用量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单位面积用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36倍和4.76倍,导致氮肥利用率较低,在部分髙肥力农田肥料氮的利用率不到10%,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豫中地区冬小麦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6月上旬收获,夏玉米紧接着在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冬小麦生育期较长,夏玉米生育期不及冬小麦的一半,因而冬小麦和夏玉米这一轮作周期的施肥分配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业生产中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常规施肥方法是:冬小麦播种前施入全部的磷钾肥和氮肥总量的60%-70%,来年返青-拔节期撒施或机械深施剩余30%-40%的氮肥。夏玉米随播种施入70%的氮肥和全部的磷钾肥,在喇叭口期追施剩余30%的氮肥。一个轮作周年,农民施肥4次,而多者甚至5-6次。近年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大部分向城市转移,为保证作物高产往往采取一次性、大施肥量施肥,化肥用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操作模式是农民多年的期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这种操作模式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迫切需要研发轮作周期中简化施肥次数和施肥工序的绿色施肥方法,来满足现实生产中农民操作的实际需求。构建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改进现有施肥结构及肥料的性能满足小麦玉米轮作周期高产稳产需求并显著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绿色简化施肥技术是发展趋势。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从根本上决定着土壤肥力的发展方向,土壤肥力决定着作物的目标产量、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效益。农作物秸秆是农田生态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基础,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通过地面覆盖或机械化直接还田方式归还土壤中,从而起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通过改善土壤—作物系统内养分调控,达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过去农民一直关注化肥对作物增产效果,不重视土壤肥力平衡和生态安全问题,盲目地偏施化肥,特别是氮肥,有机肥用量减少甚至不用,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造成施肥效益下降,病虫害频发。腐植酸是土壤基础肥力永续利用的“团粒宝贝”,它既与土好,又与肥好,是土壤养分的运转“仓库”。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如人畜粪便、秸秆、动植物残体等传统的有机物已经失去了天然本色,传统有机肥的特质已不复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含高铜、高锌、高砷等饲料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加之畜禽对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有限,导致畜禽粪便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甚至还有一些激素、抗生素、放射性物质以及其它有机物污染物含量的超标。传统有机肥的“变质”使得腐殖酸与化肥结合的协同作用更为重要。一方面,腐殖酸通过稳定、缓释、控制作用,延长肥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对量的约束,调控释放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促进有效物质合成,平衡各种营养物质,从形状上改善了化肥质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品种搭配合理、关键技术集成配套(重点推广深松整地、化肥深施、种肥同播),有机-无机协同增效,施肥运筹得当,节肥增效明显,且绿色环保的简化施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其中,小麦品种为矮抗58、豫麦49;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浚单20;(2)将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进行轮作;其中,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模式为:矮抗58﹢郑单958,豫麦49﹢郑单958,矮抗58﹢浚单20;(3)小麦玉米年度轮作施肥量总量:氮肥(N)24-34kg/亩,磷肥(P2O5)12-14kg/亩,钾肥(K2O)14-16kg/亩,腐植酸5-10kg/亩;其中,小麦采用生育期氮磷钾肥及腐植酸分层施肥法,玉米采用种肥同播施肥法;(4)轮作周期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优选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模式为:矮抗58﹢郑单958。小麦季施氮肥16kg/亩,磷肥6-8kg/亩,钾肥6-8kg/亩,腐植酸0-5kg/亩;玉米季施氮肥8-16kg/亩,磷肥6kg/亩,钾肥6-8kg/亩,腐植酸0-5kg/亩。优选的,小麦季施氮肥16kg/亩,磷肥6kg/亩,钾肥6.5kg/亩,腐植酸5kg/亩;玉米季施氮肥8kg/亩,磷肥6kg/亩,钾肥8kg/亩,腐植酸5kg/亩。氮肥来源于大颗粒尿素、磷酸一铵和腐植酸肥料,磷肥来源于磷酸一铵,钾肥来源于氯化钾和腐植酸肥料,腐植酸来源于腐植酸肥料;其中,大颗粒尿素含N46%,磷酸一铵含N11%、P2O544%,氯化钾含K2O60%;腐植酸肥料含腐植酸10%、有机质50%、N11%、K2O1%。小米玉米的轮作方法为:10月上旬播种小麦,6月上旬收获;然后6月上中旬播种玉米,9月中下旬收获。分层施肥法为小麦播种前的施肥方式,在整地时将除腐植酸肥料外的氮磷钾肥70%及腐植酸肥料撒施后深耕,剩余肥料结合耙地撒施垡头;种肥同播施肥法为所有肥料和玉米种子同时播入田间的一种操作模式,不用间苗,后期不用追肥,肥料在种子的侧下方10cm以上。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具体方法为: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加施2kg/亩RW腐熟剂作业后,立即旋耕或耙地灭茬,使秸秆残体与土壤混合均匀,以利于腐解。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具体方法为:小麦收获后,将小麦秸秆粉碎与麦糠混合,添加RW腐熟剂处理25天,然后覆盖在播种25天的玉米行间。腐熟剂用量为每立方米秸秆+麦糠添加腐熟剂1kg,均匀喷洒。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针对河南小麦、玉米轮作周期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氮素实时监控、磷钾衡量监控”的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和技术,腐植酸肥料的“三大创新理论”之作物根际环境调控理论、土壤生态环境控制理论,集成创新腐植酸增效、有机肥替代、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种肥同播、优质高产品种优化搭配、绿色防控等技术,研发了一种适合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轮作周期内小麦、玉米施肥次数由4-6次改为2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其中,小麦品种为矮抗58、豫麦49;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浚单20;(2)将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进行轮作;其中,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模式为:矮抗58﹢郑单958,豫麦49﹢郑单958,矮抗58﹢浚单20;(3)小麦玉米年度轮作施肥量总量:氮肥(N)24‑34kg/亩,磷肥(P2O5)12‑14kg/亩,钾肥(K2O)14‑16kg/亩,腐植酸5‑10kg/亩;其中,小麦采用生育期氮磷钾肥及腐植酸分层施肥法,玉米采用种肥同播施肥法;(4)轮作周期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其中,小麦品种为矮抗58、豫麦49;玉米品种为郑单958、浚单20;(2)将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进行轮作;其中,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模式为:矮抗58﹢郑单958,豫麦49﹢郑单958,矮抗58﹢浚单20;(3)小麦玉米年度轮作施肥量总量:氮肥(N)24-34kg/亩,磷肥(P2O5)12-14kg/亩,钾肥(K2O)14-16kg/亩,腐植酸5-10kg/亩;其中,小麦采用生育期氮磷钾肥及腐植酸分层施肥法,玉米采用种肥同播施肥法;(4)轮作周期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小麦玉米轮作品种搭配模式为:矮抗58﹢郑单95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小麦季施氮肥16kg/亩,磷肥6-8kg/亩,钾肥6-8kg/亩,腐植酸0-5kg/亩;玉米季施氮肥8-16kg/亩,磷肥6kg/亩,钾肥6-8kg/亩,腐植酸0-5kg/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小麦季施氮肥16kg/亩,磷肥6kg/亩,钾肥6.5kg/亩,腐植酸5kg/亩;玉米季施氮肥8kg/亩,磷肥6kg/亩,钾肥8kg/亩,腐植酸5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小麦、玉米轮作周期化肥减量增效绿色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来源于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占领牛银霞申占保詹真马跃福袁建生陈建玲张浩赵寒梅王玉雪徐绍峰王边红魏改红刘裕常栓根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