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85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体、前行进轮和后行进轮,后行进轮的上端设有驾驶座,机体的前端固定有横杆,横杆上设有除草机构,前行进轮的后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端固定在机体的下表面,连接座的底端设有三组犁铧组件,连接座的后侧设有施肥机构,施肥机构包括搅拌箱,搅拌箱固定在机体的上表面,搅拌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第二转轴连接,第二转轴位于搅拌箱的内部,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搅拌箱内部的下端设有下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去除杂草,中耕效率高,能控制下料的数量和速度,同时达到精准施肥。

A self-propelled middle plough seeder and fertilizer applic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self-propelled medium tillage seeder and fertilizer applicato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front-end driving wheel and a rear driving wheel,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driv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seat, the front end of the body is fixed with a cross bar, the cross bar is provided with a weeding mechanism, the rear side of the front driv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seat, the top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dy, and the top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three sets of Plowshare components, and the rea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ertiliza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mixing box, the mixing box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dy, the top of the mix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and a second moto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ports, the second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mixing box, the second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screw stirring paddle,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mixing box The lower en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blanking component.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move weeds, have high efficiency of middle ploughing, control the quantity and speed of blanking, and achieve precise fert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具体是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
技术介绍
在种植农作物之前,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通常会对土地进行除草和松土,对土地进行多次中耕施肥作业,传统的中耕施肥工作都是由农民手工进行,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284150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其结构包括机油存放箱、发动机、连接杆、前行走轮、驾驶座、方向盘、后行走轮、存储箱、输送管、搅拌箱、可调节喷头,所述机油存放箱前端固定连接发动机,该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通过设置搅拌箱,在需要进行搅拌肥料时,将肥料放入搅拌箱内,使用旋转叶片进行旋转搅拌均匀,传输至存储箱后,直接进行使用,解决了需要在外界进行调节比例,导致装填麻烦的现象,通过设置可调节喷头,当面对不同的农作物时,可以使用调节转杆对喷头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农作物进行不同的喷洒方式,以达到施肥效果最好,解决了对于不同的农作物无法达到精准施肥的问题。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无法对土地进行中耕翻土的工作,同时自动施肥工作是一直进行的,不能控制是否施肥,也不能控制施肥的数量和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体、前行进轮和后行进轮,所述后行进轮的上端设有驾驶座,所述机体的前端固定有横杆,横杆上设有除草机构,所述前行进轮的后侧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固定在机体的下表面,连接座的底端设有三组犁铧组件,所述连接座的后侧设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搅拌箱,搅拌箱固定在机体的上表面,搅拌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料口,两个所述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搅拌箱的内部,第二转轴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所述搅拌箱内部的下端设有下料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草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横杆的顶端,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有切割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犁铧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设有V形的犁刃,犁刃上固定有U型凸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搅拌箱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杆的左侧设有导轨,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左端贯穿搅拌箱的左侧壁延伸至搅拌箱的外侧,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固定有限位杆,限位杆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与滑动杆的左端相连,所述搅拌箱的底端设有集料管,集料管的底端设有喷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杆的右端开设有凹槽,固定杆的左端设有卡块,所述固定杆上的卡块与滑动杆上的凹槽相吻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有三个,三个所述喷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犁铧组件之间的间距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转动,对农田中的杂草进行初步的去除;2、通过犁刃能翻动农田表层的土进行中耕工作,其中犁刃的斜V型能很好的将下层土翻到地面上,并通过U型凸起能将翻出的土向两边排出,中间为沟,达到松土的效果,三组犁铧组件能同时翻出三条沟,提高了中耕效率;3、通过拉动拉杆带动滑动杆在导轨上向左侧滑动,滑动杆和固定杆分离,肥料通过固定杆和滑动杆之间的缝隙下料,能控制下料的数量和速度,同时还能达到精准施肥。附图说明图1为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中切割刀的俯视图。图3为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中犁铧组件的侧视图。图4为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中喷头的侧视图。图中:1-机体,2-驾驶座,3-前行进轮,4-后行进轮,5-横杆,6-第一电机,7-第一转轴,8-切割刀,9-连接座,10-连接杆,11-犁刃,12-U型凸起,13-搅拌箱,14-进料口,15-第二电机,16-第二转轴,17-螺旋搅拌桨,18-固定杆,19-导轨,20-滑动杆,21-拉杆,22-限位杆,23-集料管,24-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体1、前行进轮3和后行进轮4,所述后行进轮4的上端设有驾驶座2,所述机体1的前端固定有横杆5,横杆5上设有除草机构,所述前行进轮3的后侧设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顶端固定在机体1的下表面,连接座9的底端设有三组犁铧组件,所述连接座9的后侧设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搅拌箱13,搅拌箱13固定在机体1的上表面,搅拌箱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料口14,两个所述进料口14之间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16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6位于搅拌箱13的内部,第二转轴16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17,所述搅拌箱13内部的下端设有下料组件。如图1~2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草机构包括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位于横杆5的顶端,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7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底端固定有切割刀8。如图3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犁铧组件包括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下端设有V形的犁刃11,犁刃11上固定有U型凸起12。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该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坐在驾驶座2上操作机器,通过前行进轮3和后行进轮4滚动行走,启动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8转动,对农田中的杂草进行初步的去除。在行走的过程中,犁刃11能翻动农田表层的土进行中耕工作,其中犁刃11的斜V型能很好的将下层土翻到地面上,并通过U型凸起12能将翻出的土向两边排出,中间为沟,达到松土的效果,三组犁铧组件能同时翻出三条沟,提高了中耕效率。将肥料经过进料口14进入到搅拌箱13中,启动第二电机15,带动第二转轴16和螺旋搅拌桨17对肥料进行搅拌,混合效果好,当混合完成后,肥料可以通过下料组件进行施肥工作。实施例2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固定在搅拌箱13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固定杆18的左侧设有导轨19,导轨19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杆20,所述滑动杆20的左端贯穿搅拌箱13的左侧壁延伸至搅拌箱13的外侧,所述搅拌箱13的左侧固定有限位杆22,限位杆22内滑动连接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与滑动杆20的左端相连,所述搅拌箱13的底端设有集料管23,集料管23的底端设有喷头24。进一步的,所述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体(1)、前行进轮(3)和后行进轮(4),所述后行进轮(4)的上端设有驾驶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固定有横杆(5),横杆(5)上设有除草机构,所述前行进轮(3)的后侧设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顶端固定在机体(1)的下表面,连接座(9)的底端设有三组犁铧组件,所述连接座(9)的后侧设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搅拌箱(13),搅拌箱(13)固定在机体(1)的上表面,搅拌箱(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料口(14),两个所述进料口(14)之间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16)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6)位于搅拌箱(13)的内部,第二转轴(16)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17),所述搅拌箱(13)内部的下端设有下料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包括机体(1)、前行进轮(3)和后行进轮(4),所述后行进轮(4)的上端设有驾驶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端固定有横杆(5),横杆(5)上设有除草机构,所述前行进轮(3)的后侧设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顶端固定在机体(1)的下表面,连接座(9)的底端设有三组犁铧组件,所述连接座(9)的后侧设有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搅拌箱(13),搅拌箱(13)固定在机体(1)的上表面,搅拌箱(13)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进料口(14),两个所述进料口(14)之间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转轴(16)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6)位于搅拌箱(13)的内部,第二转轴(16)上固定有螺旋搅拌桨(17),所述搅拌箱(13)内部的下端设有下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机构包括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位于横杆(5)的顶端,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转轴(7)驱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的底端固定有切割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中耕播种施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占领寇长林孙笑梅申占保牛银霞苗小红乔伟军詹真闫克民徐绍峰王威周中合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